明鏡新聞網編者按:早在2014年10月出版的《新史記》22期,就發表長文披露了安邦的來龍去脈。
《新史記》特約記者 呂仁敏
了解了安邦集團的運作團隊,他們買下紐約地標建築——華爾道夫酒店交易是否合算,從他們的心理著眼,或許就有了新的判斷。
盡管華爾道夫酒店每間客房收購價達130萬美元(折合人民币約800萬元),但對比同等級別的奢華酒店——上海半島酒店就還是低廉多了。半島酒店連同地皮價格約30億元人民币,但其僅235間客房,每間客房竟高達近1300萬元人民币。
這還是其次。專業人士指出,安邦更看中的,應該是美國的不動產市場比較穩定,不動產是永久的,這與中國國內不動產市場有被“調整”的可能及商業地產50年期 限,完全不一樣。買下華爾達夫酒店,讓“太子黨”們實現了資產結構的多元化,“鶏蛋放在多個籃子裡”,就算投資回報率沒有那麽亮眼,但卻絕對是高穩定性的 地產投資——這對安邦保險集團而言,再划算不過了!
更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習近平、王岐山的反腐風暴刮了近兩年,眼下沒有止息的跡象,政治權力的博弈與金融、保險領域的競逐,交織在一起,政策變動也使投資環境處於不確定、動蕩之中,這些“太子黨”很難有安全感。
分析人士指出:這筆交易,讓“太子黨”們的億萬身家和能够掌控調度的巨大資金,多了一層保護殼:讓他們在中國國內享受其祖輩、父輩多年身居高位帶來的特權和 人脈,同時能利用美國和西方國家穩定完善的法治和經濟規範來保護自己。“既要社會主義的草,也要資本主義的苗。”中西通吃,社資兼撈,資金如此外流,對他 們的未來,既是出路,也是退路。
不僅如此。一位經營金融産品多年的高幹子弟對《新史記》記者分析說,華爾道夫酒店不是一家普通旅館,可以說,華爾道夫酒店的大門,就象徵了西方世界的大門,它積澱了美國和西方的百年榮耀,它是無數政要名流炫耀的資本。
坐落在曼哈頓中城的地標——華爾道夫酒店。
這筆交易,意味著過去被西方憐憫、提防、壓制的中國“泥腿子”“土八路”,揚眉吐氣地與西方平起平坐,分庭抗禮,甚至堂而皇之地成了美國和西方權勢標誌、財 富象徵的主宰。
12
※任何地方都可掌握中國內幕,《明鏡郵報》每日送至您郵箱。
※明鏡書刊安卓App,世界領袖的電子書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