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默默無聞的死亡在她筆下重獲尊重


我們會被高耀潔教授自己的經歷極度吸引,然而她的焦點卻始終落在艾滋病受害者和艾滋孤兒承受的苦難上,正是因為他們,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告訴世界真相

《新史記》黎安友


《新史記》編者按: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14年12月19日,有“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之譽的高耀潔教授,在紐約迎來87歲生日。高耀潔出國之後著述的第三本書《高耀潔的回憶與隨想》,即將由明鏡出版社出版。本文為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教授為該書所寫的序言。


高耀潔前一本回憶錄——《高潔的靈魂》令人喜愛,卻也令人感到意猶未盡。書中只用了大約80頁的篇幅講述高教授退休前的個人和職業生活,關注的重點在於她發 現河南艾滋病疫情並引發政府關注的壯舉——她揭發出疫情根源在於腐敗官員開辦的血站的事實,以及她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兒提供的幫助。但這本新書更引發讀 者們的好奇:這些冒險舉動之後,高教授又經歷了什麼?她為艾滋病受害者所做的抗爭會不會成功,是不是會因為挑戰了從地方到省乃至全國各個層面的官員而受到 懲罰?


《高耀潔回憶與隨想——高潔的靈魂續集》(明鏡出版社)

《高 耀潔回憶與隨想——高潔的靈魂續集》恰恰是上一本書最好的補充。上一本書中限於篇幅無法盡述的精彩故事,這一次終於可以由高教授細細道來。她在本書中憶述 了祖輩居住的村莊和家族先人們的事跡,以及她和丈夫郭明久醫生長達52年的婚姻生活;描述了孩童時代被母親用傳統方式纏小腳的痛苦,以及後來行醫生涯的點 點滴滴,尤其是她診治過那些有生育問題和婦科癌症的貧苦農村婦女。她的經歷揭示了醫療服務落後和不公,並不只存在於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更存在於後毛時代改 革中的中國社會。在許多中國人脫離貧困之時,大量農村婦女卻被棄之不顧。高教授在書中還描述了由於替艾滋病受害者群體發聲而遭受到的迫害,最終使她被迫離 開中國、移居紐約。書中也首次講述了她來到美國之後的各種甘苦和病痛體驗,以及她的所見所聞所感。

高教授的人生經歷漫長而跌宕起伏。她所目睹更親身經歷的時代巨變和慘烈苦痛,是外國人和中國年輕一代都無法想像的。她走訪中國那些鮮有人問津的角落,聆聽從 未被人記錄過的故事。她的見證在許多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
 
※需會員付費訂閱才可看全部內文,若你已訂閱請先登入會員,若尚未訂閱請先至會員訂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