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清国浙江宁波府镌赠美国华盛顿纪念塔碑,是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中的一块纪念石碑,来自大清国浙江宁波府,文字内容选自徐继畬所著《瀛寰志略》。石碑为华盛
顿纪念碑中唯一的中文石碑,于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制作,并于1853年7月12日至1864年3月7日间捐赠给华盛顿纪念碑,目前石碑安放于华盛顿…
|
![]() |
穿与脱,是两个相悖的衣着行为;有穿便会有脱。地球上各色人种的文明开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服装。从一万八千年前山顶洞人的骨针,到基督教文化中亚当夏娃
的无花果叶,我们人类就此开始了漫长的穿衣史。
早先,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日子里,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是多多益善。就像胖…
|
![]() |
本文转载自万维“李敖—大陆”博客,博主没有透露文章作者的姓名,介绍说:“是我一个好朋友写的一篇长文。这个好朋友在北大学习、工作、生活了33年,其
中29年是在北大历任最高领导人身边和北大学校党委核心机关任职,因此他对北大30年来的成长历程、演进步伐、发展脉络,历历在目,如数家…
|
![]() |
数十年前的南京城并不是一座不战而亡的城市。因为各种影视作品只专注于表现南京大屠杀,所以大多数人只知道在南京是发生了中世纪式屠城。但对于南京保卫战
很多人或是不知道,或是存在种种误解和谣传。南京不是华沙,不是巴黎,不是雅典,也不是布鲁塞尔。这座城市的保卫战曾经有悲壮和惨烈…
|
![]() |
我曾问过黄维先生:“我说我在军事博物馆资料室看到过一个挺大的相册,里边全是淮海战役中缴获的照片,有大有小,用135胶卷照的居多,也有用120胶卷
照的,其中有一张您和兵团的大官们在一个农家院里五六个人蹲着围着一张图开会,穿的都是士兵的大棉袄大棉裤分不出谁是官谁是兵。我看到现在…
|
![]() |
作者为刘伯承元帅长子。
刘伯承与邓小平合影
近一段时间,有些媒体以讹传讹,发表了一些不合史实的文章。如6月8日《春秋》周刊刊登的“太行老区——邓小平的第二故乡”(作者尚荣生)一文,即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一、毛主席召刘伯承回延安一事,刘伯承提出让邓小平担任129师政委一事
…
|
![]()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一、为什么常常称创始人为“鼻祖”?
这跟鼻子有关系吗?
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时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自”的读音和“鼻…
|
![]() |
——朱自清、闻一多怒斥拥兵叛乱
张学良强调:“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他对此的解释是,因为过去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副标题所涉内容…
|
![]() |
但到目前为止,国家应得之补偿、民间应发之控诉,并没有得到日方乃至世界舆论相等程度的尊重;甚至成反比,在世界人权舆论中还不及当年的战败者日本与德
国。这是一个不得不提起的基本面,这是为什么?
转眼间已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抗战八年,军民伤亡达2900万之众,物质损失不计其数,人权…
|
![]() |
今天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习近平亲赴南京出席国家公祭活动。这个国家公祭日意义重大。环球时报虽未专发社评,但在头版用整版登出
由本报六名记者署名联合写的综述文章。这篇题为“中国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 文中讲“国家公祭日是一国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
|
![]() |
今天,我看见中共在大张旗鼓地纪念南京大屠杀。在那次屠杀中,30万国人遇难。
我哀悼那些冤死的亡灵,诅咒日本军国主义。但是我也要说,今天,这场祭奠由你们进行,却也是最大的讽刺,因为常识告诉我,你们不配!
我只想问问你们,淞沪抗战,数十万国军前赴后继,上至将军,下至士兵血染…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