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乃修
●《新史記》記者 高伐林
新史記:請教一個比較具體的話題。您知道,1957年,“反右”期間,翻譯家羅稷南當面對毛澤東提過一個問題:“要是魯迅今天還活著,他會怎麼樣?”
孫乃修:對,毛澤東回答說,以我估計,要麼是關在牢裏還是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不作聲。
新史記:按照周海嬰的說法,“毛主席對此卻十分認真,深思了片刻”才回答的;但據當時在場的電影演員黃宗英的回憶,“毛主席不過微微動了動身子,爽朗地答道”。那麽,您認爲,魯迅活到毛澤東時代,會怎麽樣?

孫乃修著《思想的毀滅——魯迅傳》(明鏡出版社)
孫乃修: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看。
從毛澤東方面看,他對任何人都不會手軟,魯迅在他眼裡,小文人一個,或做順奴,或進監獄,別無選擇。魯迅是毛捧起來的,倘犯逆鱗,立刻打倒。郭沫若是顯例,郭的名聲、人脈和社會影響,遠比魯迅大,在毛政權下,郭選擇迎合。
從魯迅方面看,研究者及一般文化人幾十年來受毛那番捧魯之言和宣傳的誤導,會把魯迅與骨氣、倔強、思想連在一起,以為他果真“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因此認為他會與毛澤東政權構成悲劇性衝突。
在 我看來,這種看法最靠不住。(《新史記》第21期)
《魯迅若活到毛澤東時代》(連載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