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拿舊文化髒水去潑現代知識女性


《新史記》孫乃修

魯 迅對楊女士的人身攻擊以及這種性別歧視和男性霸權立場,在同年11月寫的《寡婦主義》一文表現得令人驚駭。他為這位獨身的女校長起綽號“寡婦”“擬寡 婦”。四個月前他曾說舊文化勢力排斥異己時使用的手段,就是給對手加“惡謚”,起“綽號”,使人“只見綽號,就覺得他們是惡棍”,而且以私利為轉移,反覆 無常(注6)。現在,請看魯迅自己的言行:“所謂‘寡婦’,是指和丈夫死別的,所謂‘擬寡婦’,是指和丈夫生離以及不得已而抱獨身主義的。”他挖苦楊女士 獨身,恰恰暴露自己心中惡俗一角。



本文作者著有《思想的毀滅:魯迅傳》(明鏡出版社)。


楊蔭榆 (1884-1938)是留學美國歸來、從事教育事業的知識女性,始終未婚,這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後的中國知識界,本不應大驚小怪,且是個人私事,他人 無權置喙。可是楊女士這點私事,卻被魯迅抓住,似乎女人不嫁人必有問題,不是生理問題就是心理有病,正如俗漢見一男一女談話,以為必有勾當。於是,他對楊 女士的憎恨轉到對她的性關係、性生活作偷窺式想象,對她的婚姻關係有無(所謂“寡婦”“擬寡婦”)等性生活狀況做出揣測和推斷。

他 彎彎曲曲說:“在女子,是從有了丈夫,有了情人,有了兒女,而後真的愛情才覺醒的;否則,便潛藏著,或者竟會萎落,甚且至於變態。所以託獨身者來造賢母良 妻,簡直是請盲人騎瞎馬上道,更何論於能否適合現代的新潮流。自然,特殊的獨身女性,世上也並非沒有,如那過去的有名的數學家Sophie Kowalewski,現在的思想家Ellen Key等;但那是一則欲望轉了向,一則思想已經透澈的。”

這裡,他對獨身女性的偏見,已被自己舉的獨身女性例子推翻。他貌似從婚姻看女性心理健康,實際暗藏對獨身女性的偏見和譏刺。婚姻對女性心理健康固然重要,但決不是說,沒有婚姻必然導致女性心理變態。況且,沒有婚姻或獨身,並不等於沒有愛情生活。

因 此,不能簡單從是否獨身來論定女性心理是否健康。魯迅對獨身女性的譏刺和挖苦,帶有男權式偏見(所謂賢妻良母),意在剝奪獨身女性從事教育工作的權利。他 講了一套女人當嫁人的道理,旁敲側擊楊女士,從她有無性生活著眼,論定她是否心理健康。楊女士處理問題有何不妥,本應談論具體問題,不該涉及她的私生活, 可是魯迅卻硬說楊是獨身女性因此心理變態、沒有從事教育工作的權利云云。

照 魯迅看法,未婚女性、獨身女性、沒有情人或性愛的女性,不宜從事教書育人工作,否則就是寡婦治校。於是,性生活有無,成了他看女人是否健康、是否適宜從事 教育的唯一標尺。他自己孤身多年,半夜掄竿怒打交配中的貓,依然身兼數校教師,卻挑剔楊女士不宜從事教育。這不是男性霸權口吻麽?  (《女師大風潮與魯迅的感情糾葛》連載4,《新史記》第21期)
 
※需會員付費訂閱才可看全部內文,若你已訂閱請先登入會員,若尚未訂閱請先至會員訂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