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中日戰期間日本公開追悼敵方主將



《名星》書籃 專稿


在日本看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的歷史,就不能繞過日本海軍創始人勝海舟。

勝海舟說:
【我 大反對日清戰爭(指甲午戰爭),因為那是狗都懶得理的兄弟吵架,日本勝了又如何。支那(注:當時日本稱中國是根據英語China發音為支那)到底是怪獸, 外國佬怎懂,最後知道了實力,歐美就會刷刷地過來。日本該乘歐美還不懂,和支那聯合搞商業、搞工業、搞鐵道。支那五億民眾是日本最大的顧客,而且支那自古是日本之師,東洋事務只應由東洋處理。】




位於東京大田區洗足池公園一隅的勝海舟墓。

勝海舟雖身為軍人將領,卻一貫反對艦炮殺氣、堅持和平主張,令江戶(東京)回避了內外戰火,保全了民眾生命財產,這是至今他仍受日本人民間愛戴、感謝和崇敬的原因。

勝海舟能公開追悼丁汝昌,說明當時日本社會的寬容;報社敢刊載,說明當時輿論也有自由。現在日本網民敬佩的是勝海舟這種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在中國被渲染成軍國主義色彩,但日本人理解略不同,其含有超越敵我的職業義氣,這也是日本社會的價值觀和是非觀。

在日本,可能因為不曾流血抵抗過外國入侵,每每總以《和平通商條約》保住國家主權;因此日本現在是正面評價400年來先後向荷蘭、美國和歐洲打開國門的歷史。2009年,天皇、皇后和首相出席的橫浜開港150年慶典,也就是紀念“黑船來航”。(《名星》第8期)

※需會員付費訂閱才可看全部內文,若你已訂閱請先登入會員,若尚未訂閱請先至會員訂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