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明末李自成围攻开封:骇人听闻的大劫难


  河南的开封如今又是一个人烟稠密的繁华都市了,但可以肯定地说:如今大多数住在开封的居民十分之九都不是开封的老住户,真正开封的老住户--上溯三百六七十年祖籍开封的人基本都在明末李自成围攻开封的那场大劫难中死光了。他们无论老幼,不是死于刀兵,就是死于饥饿,再不然就被同类吃掉了,如果侥幸在这个人间活地狱中捱到最后没有死去,那就葬身在开掘黄河淹城的滚滚黄涛中,全城人口,十不余一,这场劫难之酷烈,在生死存亡关头,展示的人性善恶之极限,真令人惊心动魄,言之心悸!

  或曰:三百年前老黄历,翻它有什么意思?可是历史的言说就是翻老黄历,翻开老黄历,看到如此血腥酷虐的历史图景,就知道后来一些事,如鲁迅所言乃“古已有之”。而建立其上的一些杀人理论,无论多么堂皇,承继的原本是一条路:造反杀人而后称王而已。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还是来说开封。

  开封自古称大梁,南北朝时在东魏和北齐治下称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称汴州。五代时期,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在此篡位建都,改称开封府。此后开封之名一直延续至今。惟北宋在此建都时改称东京(亦称汴京或汴梁),但北宋在此设开封府,行政上仍归开封府管理。清官包拯就是有名的开封知府。

  开封历史上有过几次劫难,如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王贲率大军灭魏,掘黄河以淹大梁,城破后魏国国君投降,魏国自此灭亡。秦始皇推进了统一大业,但大梁城的百姓多数化为鱼鳖。那时城小人少,死的人想来也不会多。后来北宋灭亡,金人攻入开封,掠走了徽、钦二帝,烧了宫殿,抢走一些宫中美女和大部古玩珍宝,烧毁了一些图文古籍……受损的是文明,倒大霉的是赵宋皇室,金国的皇帝完颜亮还要在此建都,不会把老百姓全杀光,所以虽在异族治下,多数百姓还可保得性命。惟有明末李自成率军三次攻围开封,开封守军和百姓,困守孤城,历时长而外援绝,粮秣尽而生机灭,其情其景,据身历其事者所记,真可谓惨绝人寰!据单远慕先生在《开封史话》中所记:明代开封城墙,周长二十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一尺。城外的护城河,阔五丈,深一丈,全城有五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月城三重,城上四角有四座角楼,全城共有八十四个敌台,八十一个警铺,防御的设施也很多。到了明末,修建更为完善,城墙高达五丈,周长四千七百零二丈,护城河上宽五丈,底宽三丈,深二丈,在五座城门外,都有吊桥,真可谓"固若金汤"。李自成攻围三次,没有突进城去,除了军民固守不降外,城池坚固,也是一个原因。在明朝治下的二百多年中,开封经济相当繁荣,当时开封城有两多:一是王府乡绅的牌坊多,二是做买卖的街市多。从单远慕先生对开封城内各街市经营情况如数家珍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想象这座城市的富足、繁荣、和平和安定(由于篇幅所限,恕不具引)。比起中世纪欧洲任何一座城市来,当年的开封城都更加人性化,由于没有西方宗教对人的禁锢,它也是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城市。可是这一切,到了1641年(崇祯十四年),有了根本的改变。

  这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攻陷洛阳,洛阳乃福王的封地,宫殿壮丽,积藏甚丰,城破后,福王被杀,金帛子女被掳掠一空,掳获的战具、给养和降兵的加入,使李自成的军力空前壮大,大军东下,攻围开封。洛阳破后,开封守军和地方官知战祸不免,下令百姓坚壁清野,城外数十里内居民连同牲畜和粮食尽数撤入城内,水井全部填死,城中八十四个敌台(明代称坊)皆重兵防守,责任到人。这次攻防战主要在开封西城,开始百姓争道入城,扰攘拥塞,李军恰到,砍民抢路,欲突入城。城头守军,一面用炮矢阻击,一面拉起吊桥,关闭城门。李军则用抢来的百姓的大车和门板遮蔽开始攻城,开封西部外城坍塌多处,但守兵顽强抵抗,李军始终没有攻入。后来他们采用挖地道的方式,三日内,挖洞数处,因为他们在地洞里,所以守军无法攻击到他们,形势非常危急。城中守军后来用铁钎挖竖井,与洞相通后,向下抛火药,敌哄然逃出,城遂得安。此次攻围共七昼夜,李自成军队退去。第二次,李自成大军复来,号称雄兵五十万,从1641年12月24日打到1642年正月,李自成亲临督战,1642年元旦一战最为激烈凶险。参与守御开封的参政张达宇幕僚白愚记道:“因我防御严密,闯逆亲临窥视,怒各贼不能克城,随于本日调集马步精贼数万,伏于海壕之外,乘元旦以为我兵守懈,约令各贼同时齐攻,前驱乡民,继以骇贼,蚁附而上。复用大炮上击,各贼随响拥登,势危万分,存亡俄顷,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督率兵将躬临危险,指挥我兵奋死力敌,加以火药砖石齐施。贼不退兵,又以万人敌及芦柴浇油烘烧,烈焰弥天,贼众不能立足,焚死无数,方始退却。是战也,登城之寇已数十,皆被守兵钩上,立枭城头;官兵被伤数百,死攻死拒。”此可见冷兵器时代攻守战的惨烈。这次战斗,主要发生在东城和北城,李自成的军队用大炮小铳,对准开封昼夜攻打,东北城墙被打塌三十余处,却始终没有攻入城去,二十天后,再次撤退。1642年(崇祯十五年)四月至九月,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这次攻城之兵号称百万,改变策略,欲久围软困,“安营于省西大堤外,离城仅十里”。又正值夏月,把开封周遭夏麦全部收割。这次惨烈,不在兵戈之危,而在城内粮尽,白愚记道:“中州素称繁华,在城之民,多不积粮,即中人之家,亦无担石,而小户穷民,皆乏隔宿,贼之复困已两月矣。十室九空,饿死者十之三。”后来官府煮粥施赈:“人多粟少,日不过清粥一瓯,而大户男女皆就食灶前,老弱不能近,践踏死者日数百。仅施一月,粮尽民死。”后来,饥饿的官兵竟到百姓家中挨门挨户抢粮,妇女怀中藏的升米一饼皆被抢去。可怜开封百姓,悬命刀兵,立成饿殍!到了八月底,饿死的人已经有七成。“老稚形骸如鬼,奄奄气息仅存”。升粟万钱,米贵如珠,接下来就是人相食了。白愚记道:“粮尽之日,家家闭户,甘心待毙。白昼行人断绝,遇有僻巷孤行,多被在家强壮者拉而杀之,分肉而啖,亦无人觅。……甚有夜间合伙入室,暗杀其人,窃肉以归。居民虑不自保,先将仆婢自杀而啖,尤不忍闻者,父食其子,天地冤惨。”又记曰:“粮尽矣,强兵惟以杀人为食,僻街小巷之民,皆团聚大市而居,互相为卫。不惟剜尸以炊,亦且折屋而烧。画栋雕梁,顿成破壁,人家烟绝灶冷,飞鸟远飏绝迹。”又记允许官兵杀战马以为兵饷,杀马后杂以人肉卖之,一斤卖银价数两,一马可值千金。以前闻挂羊头卖狗肉,现在亲见挂马头卖人肉。此时的开封城,无疑是一座人间活地狱。

  开封久围不下,适值秋水暴涨,河南巡抚高名衡决朱家寨以淹围城的李军,李军反决马家口以灌城,以致两处并决,汴城沦为泽国。白愚在《汴围湿襟录》中记道:“贼久困汴,意为必克,不料坚持死拒,已及六匝月,守志更坚,贼恨汴甚。见阴雨连绵,秋水大涨,贼挖掘上流,坚塞东西南三面堤口,不令水分四溢,止留北面,使全河入汴。至九月十五日,督贼数万将河决开,城居釜底,河流一泄,怒浪巨涛,吼若雷鸣。北门顷刻冲没,合城男妇哀号,王府士庶尽升房垣,贼亦乱窜。及至夜半,水深数丈,浮尸如鱼。哀哉,百万生灵,尽付东流一道!”这是开封城最后的覆灭。在这灭顶之灾中,其间也有人类自身动物性的凶残,它所彰显的人性的黑暗令人心惊肉跳。据白愚所记:“全河入城,一望无涯。强壮者犹能移就大城,老弱者尽葬鱼腹。钟楼之上避存难民十余。有郑姓二人素业屠宰,合党数人日将孤弱难民拉杀数口,如屠猪然,解肢剖腹,立锅煮熟以卖。远近之人,架筏来买。每斤卖银数两,日得簪珥银钱数百金。彼时在楼之人虽众,莫敢劝阻。后闻兵船入城,架筏先遁。”这肯定算得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可怕的交易了。洪水过后,城为废墟,在城中困守六个月的白愚幸得逃出,他也算得官府的一个“公务员”,所以,记载颇为真实,关于开封城在这次兵燹洪灾中死去的人口,他记道:因为开封属旧都,城市周遭延绵三十里,平日市面繁荣,人口众多,自逢“寇乱”,两河外州邑的大户人家和在野之百姓,为避难纷纷携家入城,加上城中原有人口,统计起来,阖城八十四坊,约有十万余户,人口不下百万。后来政府赈济灾民,登记领赈的人不足十万。明朝开封人周亮工(栎园)因在潍阳做官,全家幸脱此难。其著文悲叹云:“嗟乎!汴之人何辜,贼亦何利于汴哉?始攻之不克,而再;再不克则三;三不克,始困之;困之而终不下,则使毕命于洪流。汴之人不死于刃,则死于饥;不死于饥,则死于溺。汴之人何辜也哉!贼之志不过金帛子女,至于攻围之无效,始逞志于一决。金帛徒输河伯,子女亦隶波臣,贼亦何利于汴,而顾使数千百年全盛之中枢,一旦潴为巨浸,荡为魁陵也!岂不悲哉!岂不悲哉!”

  或问:开封之人,被围之时,何不开门纳降?不是“迎闯王,不纳粮”吗?不箪食壶浆,以迎义军,却坚守不降,岂非自取其祸?据清初人林慧如所记:李自成攻城略地,有令在先:“下城不逾时,不杀;一日杀之三,再日十之七,三日屠之。”屠城之法:“每城陷,步兵环堞下,马兵徼之如覆海然,不使一人脱生。”城池一天攻陷,要杀人三成,两天攻陷,杀七成,三天就屠城,不使一人脱生。当初开封三围而不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守到底,这是开封之厄,也是势不得已耳!这使我想起一句民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信然!

  周树山,《随笔》2013年第2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