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中共党媒评论员笔名的政治密码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路线,抓上层建筑,抓意识形态,要学一点历史,要批判孔子。

  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大后,9月4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儒家和儒家的反动思想》一文,在《北京日报》发表。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两校“大批判组”其实就是梁效,它名义上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大批判组”,实际是江青根据毛泽东的意图,抽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关人员,拼凑起来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即“两校”的谐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

梁效的代表作还有《孔丘其人》、《从〈乡党〉篇看孔老二》、《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回击右倾翻案风》、《党内确实有资产阶级──天安门事件剖析》、《评邓小平的买办资产阶级经济思想》、《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等。

除“梁效”,另外一个是上海市委写作组,常用化名“罗思鼎”(谐音“螺丝钉”,取义于雷锋名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那个年代,梁效、罗思鼎们的大块文章登在“两报一刊”上,到处被转载、印发和学习。

为了当时的政治需要,梁效共撰写了219篇文章,发表的有181篇,其中三十多篇成为当时圈定的学习文件。

当前,作为中共喉舌《人民日报》一遇到中国发生重大事件或重大话题,便会紧跟刊登署名“本报评论员”或其它笔名的文章予以解读和评论,引导舆论。从文革到改革年代,这些神秘的评论员背后蕴藏着独特的政治密码。

《人民日报》始终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一个“看台”,中共的重大决策通常在第一时间通过它传播到全国。

 “本报评论员”

中共官方刚刚宣布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人民日报》随即于次日刊发署名为“本报评论员”的署名文章《肩负神圣使命 忠实履行职责》。

7月23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后,“本报评论员”连发六文,对讲话进行全方位解读和评论,引导舆论,一时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香港媒体8月15日以“薄熙来事件”为例分析称,《人民日报》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一般针对重大事件,或者重大话题。在中央宣布薄熙来不再担任重庆市委书记之后,《人民日报》发表《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等三篇署名“本报评论员”的评论。

“任仲平”

《人民日报》其中较著名的笔名还有“任仲平”。港媒称:“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每一篇任仲平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大公报社长张研农称,他长期担任“任仲平”项目组组长。

“国纪平”

《人民日报》社内部不仅有针对国内问题评论的笔名写作,对国际问题上亦有相关以笔名发表的评论。其中具有影响力的两个笔名,其中一个是“国纪平”。 “国纪平”取谐音“国际的重要评论”。

“钟声”

2008年又推出“钟声”系列国际评论,是“中国之声”的谐音缩写,两类国际评论主题围绕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

“皇甫平”

“皇甫平”实为“在黄浦江辅佐邓小平”之意。当时中国的改革进程因为特殊历史和现实因素而受到影响。该笔名评论连发四文,为改革摇旗呐喊。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讨论和观点论战,改革舆论态势因之得到根本扭转。

“郑青原”

2010年10月末,《人民日报》以“郑青原”笔名连续刊发五篇评论,其内容更涉及“政改”等敏感话题。

新华网曾于2010年10月31日在首页醒目位置登载署名“肖勇”的文章《揭秘:<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的“郑青原”》,指出“郑青原”取义正本清源的谐音。有分析指,这是比“仲祖文”、“任仲平”更高级别的化名或谐音,或是政治局级别的舆论导向,意在对全党进行思想的澄清和意志统一。

“仲祖文”

“仲祖文”是“中共中央组织部文章”的谐音,为中组部发表文章时采用的笔名。2011年末至今,恰为省级党委陆续换班、十八大召开趋近的时间节点,“仲祖文”频频发文,多次就人事政策、干部作风等宣示政策以及号召倡议,如《换好届还要接好棒》,《听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等。

周康伟,博客中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