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苏联领导人困惑: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的目的何在?

炮击金门:苏联的应对与中苏分歧(1)


   摘要: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的目的就是要迫使蒋介石放弃沿海岛屿,而他最担心的就是美国的干预。为此,毛泽东设法把不知内情的赫鲁晓夫引到北京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试图利用中苏同盟的威力来影响美国的决策。由于金门守军的坚持和美国的援助,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愈演愈烈,苏联不得不出面为中国大陆提供核保护,以对抗美国的核恐吓。在危机处理的具体方式上,中苏之间发生意见分歧。苏联希望通过军事援助和召开国际会议等途径控制远东局势,而中国拒绝了莫斯科的建议,坚持“以我为主”独立解决问题。台海危机虽然因毛泽东决定放弃夺取金门而消除,但其结果却在中苏之间形成芥蒂。危机期间,中苏同盟显示了其力量和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伤害。

在冷战结束后的冷战国际史研究中,1958年的台海危机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题目,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对事件发展的基本过程也做出了比较完整和清晰的描述。西方学者和中国大陆学者利用的大体是相同的史料,他们的研究几乎也是同时起步的,其主要内容涉及毛泽东的决策、美国的反应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①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扩展了讨论的范围,他们的重点在于蒋介石的对策及美台关系内幕。②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即研究者很少专门讨论在这次危机中苏联的立场和态度,以及中苏之间的分歧。尽管不少学者都提到这次危机是导致中苏分裂的原因之一,但大多语焉不详。那么,对于毛泽东突然采取的这次军事行动,赫鲁晓夫究竟如何看待,莫斯科为此做出了哪些决定,中苏之间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到底有什么分歧?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发现的多边档案文献的梳理,回答这些问题。

  困惑: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的目的何在

在这次事件中,最令苏联领导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突然决定炮击金门,以至多年后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还感到纳闷:毛泽东究竟要干什么?③其实,这也是学者们在研究中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关于炮击金门的目的,有人认为是支援中东地区的反美斗争,分散美国的军事力量和注意力,也有人认为是进行国内政治动员,给“大跃进”运动鼓劲;有人认为是试探美国保护台湾的政策底线,以确定对美政策的基本方针,也有人认为是要在远东打击美帝国主义,给它套上一根“绞索”;有人认为毛泽东被美国停止日内瓦谈判所激怒,决定教训一下美国,让它回到谈判桌来,还有人认为毛泽东对苏联在对美斗争中的软弱表现不满,想通过实际行动显示其外交政策独立于莫斯科。讨论的核心最后汇集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毛泽东采取这次军事行动的目标,到底是不是为了占领金门?④现在看来,所有这些说法都是有依据的,而这些依据都是来自毛泽东本人说过的话。

问题是,毛泽东谈论炮击金门起因的这些话,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所说的。1958年7月18日,毛泽东最初做出炮击决定时说:金门炮战,意在击美,以实际行动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⑤然而,7月27日毛泽东又突然决定放弃炮击行动。⑥再次决定打炮的当天(8月2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说: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台湾太远打不到,我就打金马。25日又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讲:打炮的主要目的是火力侦察,考验美国人的决心,还可以声援阿拉伯人民。不说一定登陆金门,也不说不登陆。⑦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公开声明后,9月5日毛泽东在有民主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发言说:我们并不是现在就要解放台湾,也不是现在就要在金门、马祖登陆,而是要给国民党一个惩罚性的打击,同时要美国紧张一下,这样来支援中东阿拉伯人民的斗争。⑧当天下午,周恩来请苏联参赞苏达利科夫转告赫鲁晓夫,炮击金门只是要教训金马守军,让它紧张,并不准备登陆。⑨第二天,周恩来和毛泽东分别会见了来访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再次表示炮击金门不是要打台湾,也不是要登陆金马。⑩9月8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发表讲话,说金马就是套在美国人脖子上的一根绞索,还说紧张局势对中国有利,可以进行国内政治动员。(11)危机消除后,毛泽东解释说:金门和马祖“还是留在蒋介石手里好。要解决,台、澎、金、马一起解决。中国之大,何必急于搞金、马?”(12)

那么,到底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的目的何在呢?从决策时间上看,支援中东恐怕只是一个说辞,否则就不会在7月下旬中东危机最紧张的时刻放弃行动。(13)而一个月后再次决定实施炮击时,中东事件已经接近尾声了。(14)从决策逻辑上看,试探美国的政策底线并非目的,而是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和条件,关键问题是知道美国的政策底线后中国要采取什么行动。所谓“调动美国”,“让它紧张”,都是“试探”的结果,而不是事先的目的,因为当时还不了解美国的底线,如何就知道它会“紧张”,会被“调动”?“绞索”政策也是危机开始走向缓和时想出来的一种说法,是对党内和大众做出的解释。(15)至于为“大跃进”鼓劲的说法,也很难站住脚。鼓舞干劲有各种办法,但唯一不可取的就是在全国上下集中精力和物力实现“大跃进”的同时,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除非能够事先确定这一行动必然成功,而这一点恰恰是毛泽东心中无数的。如果指望行动本身“鼓劲”,则采用这种激烈的方式大概是最得不偿失的——炮击金门2个月消耗的炮弹在“大跃进”中大概是生产不出来的。(16)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需要搞清楚的,否则就很难理解苏联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针对的是什么,特别是中苏之间的分歧在哪里,为何产生。

通过梳理史料和思考,笔者认为,毛泽东决定采取这次军事行动真正的和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仅仅通过炮轰的方式来封锁金门,造成一种气势和压力,迫使蒋介石主动放弃金门,从而实现收复全部沿海岛屿的既定军事战略和安全战略。(17)要实现这一目的,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蒋军缺少斗志,无心守岛,否则只能使战争升级,采取空中轰炸和强行登陆的办法,而这是毛泽东不愿意也不准备实施的;第二,美国置若罔闻,无意干涉,否则中国采取的行动非但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会引火烧身,造成严重后果。然而,对于这两点,毛泽东实在没有把握。因此,对于这次战役的真正目的,毛泽东除了在政治局常委这样极小的范围内有所透露外,是无法明言的。至于后来所说种种,都是事态变化后的解释而非初衷。其结果,甚至直接指挥战役的中国军事领导人都摸不清毛泽东的意图(18),也就难怪苏联人会胡乱猜疑了。(19)

解放全部沿海岛屿是中共在国共内战时期早已确定的战略方针,但这一进程被朝鲜战争打断了。(20)战争结束后,由于美国新政府采取的“放蒋出笼”方针,蒋军加紧了对大陆的袭扰行动。(21)1954年初,中央军委确定了从小到大、由北向南、逐岛进攻的解放华东沿海岛屿的方针。(22)不久后开始的解放浙江沿海岛屿战役导致了令毛泽东一忧一喜的两个结果,忧的是远东出现的紧张局势加速了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谈判和签订,喜的是中共的军事压力迫使美蒋做出了主动撤离大陈等岛屿的决定。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危机还导致了一个后果,即开辟了两国之间直接谈判的渠道。(23)这些经验与中共下一步的行动决策和行动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

1955年3月22日刘少奇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发言很说明问题:“我们当前的步骤是解放我国的沿海岛屿,即是解放金门和马祖诸岛。为了有把握地完成这个任务,在军事上我们还要做不少的准备工作,在外交上也要进行严重的斗争。目前,美国想要我们答应不以武力解放台湾和沿海岛屿,来交换蒋匪军从沿海岛屿的撤退。……我们的方针是:利用印度、压迫英国,逼使美国退却。假使有可能在不妨害我们解放台湾的条件下,经过国际谈判使蒋匪军撤出沿海岛屿,显然是对我们有利的。我们正在本着这个方针进行外交上的接触,使和平解决沿海岛屿问题同苏联政府建议举行的十国会议联系起来。……我们不放弃任何对我们有利的举行国际谈判的机会,我们也要坚决地有把握地进行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的军事斗争。解放一江山岛逼出了美蒋从大陈岛和南麂岛撤退,这就证明,在我们继续为解放沿海岛屿而斗争的过程中,美蒋为形势所逼而撤出金门、马祖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继续坚决地进行斗争,美蒋是决不会自动撤退的。在斗争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同美国发生武装冲突,不要同它打起来,但是对于美国的武装干涉,我们应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24)

5月21日,周恩来又向苏联使馆详细通报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方针:“从亚非国家会议后东西方形势的发展看,我们有可能通过以外交途径与苏联、印度、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接触,主要是中印之间的接触,努力促进中美紧张关系缓和,使美蒋力量首先从金门、马祖以及其他沿海岛屿撤出,然后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谈判。要解决台湾问题,即撤出美国军队和解放台湾的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中美两国直接谈判。在美蒋力量从金门、马祖撤出以及准备和开始中美直接谈判的过程中,我们与蒋介石集团的代表有可能进行接触和谈判。但实际上,在我们完成福建省的公路和机场建设之前,在完成我们部队的部署之前,甚至在我们未能解放马祖附近的一两个岛屿之前,美国和蒋介石的武装力量不会从金门、马祖撤出的。”周恩来估计到中美谈判可能拖很长时间,甚至根本没有结果,但那时在中国实力增强并做出台湾地区非军事化的保证后,“美国有可能让出沿海岛屿,换取暂时的没有协议的停火”,甚至“可能从台湾撤出其武装力量”。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制定了分两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第一阶段争取“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放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如蒋军按规定时期撤离,我们将并不采取军事行动,否则就“以武力解放这些岛屿”。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通过谈判和平解放台湾。谈判可以在中美之间和国共之间同时进行,但“这丝毫不排除在必要时以军事途径解放台湾”。周恩来最后说:“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怎么迫使美国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自己的军队。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蒋介石集团的内部情况和美蒋签订的条约。”(25)

刘少奇和周恩来的讲话把中国对台湾及沿海岛屿问题的考虑和对策讲得十分全面、十分透彻:首先通过中美谈判压迫蒋军撤离金马,实现和平解放;此招不行,则采取军事行动迫使蒋军放弃金马,目前还没有做好准备,但已有大陈岛的先例;解决台湾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而收复金马则是比较简单和容易的。(26)因此,当日内瓦谈判陷入僵局,而福建的运输条件和军事准备完成后,对金马采取的军事行动便开始了。(未完待续)

注释:

①西方学者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有:Gordon H. Chang, Friends and Friends: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182-199; Shu Guang Zhang, Deterrence and Strategic Culture: Chinese-American Confrontations, 1949-1958, Ith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apter 8; Qiang Zhai, The Dragon, the Lion, and the Eagle: Chinese-British-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8, Kent 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4, Chapter 9; Thomas Christensen, Useful Adversaríes: Grand Strategy, Domestic Mobilization, and Sino-American Conflict, 1947-1958,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Chapter 6; Appu K. Soman, Double-Edged Sword: Nuclear Diplomacy in Unequal Conflict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1950-1958,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2000, Chapter 5; 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Chapter 7; Michael M. Sheng, Mao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Superpowers in the 1950s: A New Look at the Taiwan Strait Crises and the Sino-Soviet Split, Modern China, Vol. 34, No. 4, October 2008, pp.477-507,以及罗伯特·阿奇奈利:《“和平的困扰”:艾森豪威尔政府与1958年中国近海岛屿危机》,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 《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113-168页。
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深入,主要的成果见:徐焰:《金门之战(1949-1959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廖心文:《1958年毛泽东决策炮击金门的历史考察》,《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第31-36页;沈卫平:《“8.23”炮击金门》,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8章;章百家、贾庆国:《对抗中的方向盘、缓冲器和测试仪:从中国的角度看中美大使级会谈》,《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40-51页;宫力:《两次台海危机的成因与中美之间的较量》,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第36-75页;戴超武:《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赵学功:《第二次台海危机与中美关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61-72页;杨奎松:《毛泽东与两次台海危机》,《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第52-59页;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章;牛军:《三次台湾海峡军事斗争决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37-50页。
②台湾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一些纪念文集中,如唐淑芬主编:《八二三战役文献专辑》,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94年;国防部军务局编印:《八二三台海战役》,台北:国防部军务局,1996年。这方面的专门论著不多,主要有张淑雅:《台海危机与美国对“反攻大陆”政策的转变》,(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2001年12月),第231-297页;黄文娟:《没有硝烟的“战争”——1958年台海危机期间的美台关系》,《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辑(2006年6月),第189-211页;张力:《〈王叔铭将军日记〉中的八二三战役》,“战后中华民国军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年8月。
③Мемуары Никиты Сергеевича Хрущева//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1993,№2,c.80-81;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403-405页。
④参见前引书目,美国学者之间的讨论还可见戴超武:《美国历史学家与50年代台湾海峡危机》,《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5期。
⑤张爱萍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193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26-327页。
⑦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74、76-77页。
⑧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77-178页。
⑨周恩来接见苏达利科夫谈话记录,1958年9月5日,中国外交部档案馆(以下简称外档),109-00833-04,第94-103页。
⑩吴冷西:《十年论战》,第178-181页。
(11)《毛文稿》第七册,第391-395页;《人民日报》,1958年9月9日第1版。
(12)毛泽东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9月15日,转引自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29-1431页。
(13)7月25日美英法分别函复赫鲁晓夫,同意召开安理会各国首脑会议,但采取了拖延态度。(《人民日报》,1958年7月28日第1版。)8月4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继续在苏联和保加利亚进行军事演习,并呼吁召开联大非常特别会议讨论美英从中东撤军问题。(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速记记录,1958年8月4日,РГАНИ,ф.3,ол.12,д.996,л.1-11//Ф урсенко А. А. (2л. ред.) 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ом 1, Черновые протокольные записи заседаний стенограммы, Москва РОССПЭН , 2003, с .328-332。)
⑩8月8日联大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讨论中东危机。8月20日美国总统发表讲话,表示愿意有条件地撤军。8月21日联大紧急特别会议通过提案,要求外国军队尽快撤出中东。(《人民日报》,1958年8月10日第1版;8月22日第1版;8月23日第1版。)
(15)毛泽东特意嘱咐要公开发表“绞索政策”。吴冷西:《忆毛主席》,第80页;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68-869页。
(16)据台湾军方估计,到10月6日,落到金门的炮弹共474910发。(王叔铭:金门炮战作战检讨总讲评,1959年3月25日,台湾国史馆,特交档案·分类资料2090:B军事,100:8CKSP。)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金门炮战后,利用炮弹皮制作的各种菜刀竟成了台湾的走俏商品,至今盛誉不衰。
(17)这样的结论,以往已有研究者做出,并进行了合理分析。(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194-195页;牛军:《三次台湾海峡军事斗争决策研究》,第47-48页。)笔者的提法、依据和思路与前者略有不同。
(18)参见叶飞:《毛主席指挥炮击金门》,《人民日报》,1993年12月24日第5版。
(19)这一点,当时似乎只有蒋介石看得最清楚。炮击行动发生的第三天,蒋便在日记中写到:中共使用的是困扰的方法,其“不敢正式攻击金马之企图甚明”。蒋介石日记,1958年8月25日,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University of Stanford。笔者2009年5月去胡佛档案馆查阅时,蒋介石日记1955年以后的内容尚未开放,遂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罗敏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淑雅待8月开放后代为抄录有关炮击金门的内容,故直到12月笔者才得到罗敏和张淑雅发来的有关日记的抄录件。笔者在此对二位学界同仁表示感谢。
(20)笔者的相关讨论参见《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34-53页。
(21)详见杨国宇主编:《当代中国海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89-199页。蒋军发起的最大一次突袭行动是1953年7月的东山岛登陆战,详见国防部文史局编印:《海岛攻防战史》,未刊,1959年,第12-31页;孙淑文:《战后国军海军陆战队的重建与迁台初期建军发展之研究》,《军事史评论》第13期(2006年6月),第204-206页。
(22)徐焰:《金门之战》,第171页。
(23)关于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研究,除上面列出的研究成果外,还可参见张淑雅:《金马撤军?美国应付第一次台海危机策略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1995年6月),第411-472页;罗纳德·普鲁森:《1954-1955年的台湾海峡危机:火山口上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及其对危机的介入》,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第76-112页;詹奕嘉:《长期措施还是权宜之计?——试析第一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冷战国际史研究》第2辑(2006年6月),第175-188页。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6-138页。
(25)洛马金与周恩来谈话备忘录,1955年5月21日,АВПРФ,ф.0100,оп.48,д.394,д.11,л.125-134。
(26)早在1955年3月14日给彭德怀的指示中,毛泽东就考虑到马祖及其他岛屿的蒋军可能自行撤走。《毛文稿》第五册,第51页。

沈志华,《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