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波匈事件使得毛澤東在中國拿起刀子


《新史記》柳江



(續前)1956年6月,波蘭發生波茲南市大罷工和遊行示威。10月23日,匈牙利爆發20萬人的示威遊行,隨後演變為起義,納吉上臺,立刻宣佈退出華沙條約組織。

10月30日,毛澤東讓正在莫斯科的劉少奇向蘇共中央提議:一個是進攻方針,用蘇軍把反革命壓下;二是退的方針,蘇軍撤出匈牙利。11月4日,蘇軍開進布達佩斯。

11月15日,毛澤東在八屆二中全會做總結發言:對蘇共二十大,他說有兩把刀子,斯大林這把刀子,俄國人丟了,列寧這把刀子,也丟得差不多了。斯大林的錯誤是沒有處理好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東歐國家的基本問題是階級鬥爭沒有搞好,不依靠群眾進行階級鬥爭,不分請敵我,這很危險. 他重提高崗事件,說北京有兩個司令部。有人裡通外國。最後他宣佈:準備明年整頓三風:一整主觀主義,二整宗派主義,三整官僚主義,說明毛澤東對黨內要拿起毛澤東這把刀子。

郭道暉認為, 毛澤東整風原旨在防腐保江山, 和歷來政治運動一樣,要敲打不同意見者。也正如夏衍1980年10月在四千高級幹部討論《決議草案》時說的:1957年反右,當時就有人說,毛主席怕的不是章羅聯盟,怕的是黨內出赫魯曉夫(指在毛百年後作“秘密報告”。)

1957年2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11次擴大會議上做了《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講話。《人民日報》沒有報導。中央曾有規定,黨的會議不發消息,主席講話沒有公佈前,也不能引用。因為毛的講話常大改,毛欽定的特派員胡喬木也不敢指示《人民日報》報導。《光明日報》、《文匯報》做了突出的報導。

3月6日至13日,中共中央召開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破例邀請黨外160名著名人士參加。10日召開新聞界座談會,毛澤東對常芝青(當今第一夫人劉永清的舅舅)說:“《光明日報》是民主黨派的報紙,你一個共產黨員在那裡當什麼總編輯。你撤出來,找一個民主人士去當總編輯。”胡喬木當場推薦新華書店總經理儲安平,說:“此人解放前在上海辦《觀察》,批國民黨批得很厲害,他當總編輯很合適。”毛澤東對儲和《觀察》早有耳聞,當場拍板。

4月10日,毛澤東從杭州回來,把陳伯達、胡喬木、周揚、鄧拓、胡績偉召集到豐澤園菊香書屋的臥室裡開會。毛大發脾氣:“最高國務會議和宣傳工作會議,已經開過一個月了,共產黨的報紙沒有聲音,你們按兵不動,反而讓非黨的報紙拿去了我們的旗幟整我們,過去我說你們是書生辦報,不是政治家辦報。不對,應當說是死人辦報。”總編輯鄧拓做了解釋,毛澤東依舊不依不饒,大罵鄧拓“占著毛坑不拉屎”,參加中央會議後不發消息,不寫社論,只能“增加板凳折舊費”,甚至說:“你很像漢元帝,優柔寡斷,你當了皇帝非亡國不可!”接著,毛澤東說:“現在對待知識份子的政策究竟是什麼?百家者,兩家而已:資產階級一家,無產階級一家。”


鄧拓

這次會議被共產黨的這幾位大秀才稱為“床前訓話”。鄧拓被逼辭職,老毛還說他是假的。6月1日,離毛為中共中央起草《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倡狂進攻》的黨內指示只有一個星期,他親自找吳冷西談話,要調吳到《人民日報》當總編輯。鄧拓明升暗降當了無實權的社長。一個星期後的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論《這是為什麼》。

以上是“引蛇出洞”驚心動魄的一幕。上任不過三個月的《光明日報》總編輯儲安平和《文匯報》的社長兼總編輯徐鑄成都被打成右派。

事後,鄧拓曾經對胡績偉說過:“主席說百家者兩家也,我就更相信他講的雙百方針是假的。”胡績偉認為:“鄧拓不執行毛的陰謀故而遭忌。”針對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對共產黨的批評,整風立即改變為反右派運動。1957年的毛澤東不會再考慮什麼《甲申三百年祭》,警惕的也不是什麼“糖衣炮彈”,他一心要消滅資產階級了,不僅黨外人士,就是黨內知識份子,也絕不能有獨立的思想見解,只能唯上,以毛澤東的馬首是瞻,否則就死無葬身之地。

《二卷》是這樣堅持“反右必要論”的:“事實表明,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和党的領導的敵對勢力確實存在,對極少數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堅決予以還擊,藉以教育廣大黨員和人民是正確的和必要的。反右派鬥爭在全國人民中間澄清了根本的大是大非,穩定了新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制度。如果放棄這種鬥爭,不在問題發生的範圍內鮮明地擊退極少數右派分子的進攻,就會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亂。在這方面,黨所取得的經驗是具有長遠意義的。”不知《二卷》的修改者們,這樣寫論述,你們自己相信嗎?你們是怎樣掂量96人與317萬的比重的?當你們確定“黨所取得的經驗是具有長遠意義的”,是指今天嗎?北大荒,夾邊溝,在你們的黨性中還能擠出一點點位置嗎?(《新史記》第3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