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大徹大悟的周揚為何在黨內總鬱鬱不得志?

《新史記》郭羅基/為什麼周揚、陸定一能夠在“文革”中浴火重生?同樣經過“文革”,有人坐了共產黨的監獄,痛感法制不健全了;當他們再度上臺,又頒佈壓制人民的法律來了。有人失去了權力,求助於人民的保護;一旦恢復了權力,又調動軍隊向人民開槍


周揚,昔日的“文藝沙皇”,後來成為思想解放運動的旗手。從前者到後者的轉變,中間經過了“文化大革命”。周揚在監獄裏面壁九年,大徹大悟。另一個在監獄裏大徹大悟的共產黨老幹部是陸定一。有幾個問題是值得研究的。為什麼周揚、陸定一能夠在“文化大革命”中浴火重生?同樣經過“文化大革命”,為什麼更多的共產黨老幹部走的是另一條道路?有人坐了共產黨的監獄,痛感法制不健全了;當他們再度上臺,又頒佈壓制人民的法律來了。有人失去了權力,求助於人民的保護;一旦恢復了權力,又調動軍隊向人民開槍。而大徹大悟的周揚、陸定一,為什麼在共產黨內總是鬱鬱不得志?

我回憶周揚,就是為了想一想這些問題。


晚年周揚多次當衆沉痛反省。

(一)反修中頂風批教條主義

1964年7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開全國政治理論課工作會議。六十年代的“主旋律”是批修正主義,這次會議的調子卻是反教條主義。差不多同時,劉少奇也批評了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江渭清的“教條主義”。而之前不久,毛澤東批評文藝界的各個協會“竟然跌到了修正主義的邊緣”,還勒令文藝界的負責人周揚下鄉改造:“周揚不下鄉,派一個班的士兵押送。”這些都是不尋常的信號,表明上面出現了緊張。

教育部組織大批人馬編寫了六本中學的政治課教材,初中三本:初一《思想品德教育》,初二《中國革命史常識》,初三《社會發展史常識》;高中三本:高一《科學社會主義常識》,高二《政治經濟學常識》,高三《辯證唯物主義常識》。因大學和中學的政治課中的教條主義傾向受到批評,這六本書沒有出版。

我從北大借調到教育部,擔任《辯證唯物主義常識》編寫組組長。我負責編的書雖然沒有被採用,對於反教條主義卻暗自叫好。我對會議敢於頂風反教條主義感到很吃驚,更為吃驚的是中宣部第一副部長周揚和部長陸定一在會上的講話。他們講話的主要部分不記得了,只有幾句話牢記不忘。

周揚在講到批評與自我批評時,說:“活著不讓人家批評,你死了還能阻止批評?”誰能“不讓人家批評”?當然是大大小小的“霸王”,最大的“霸王”就是毛澤東。我當時的思想已經很“反動”,一下子聽出了周揚的弦外之音,但不敢與人議論,說破玄機。毛澤東活著的時候,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不要說批評,連議論一下都不行,那都是“惡毒攻擊”;“惡毒攻擊”就是“反革命”;“反革命”就得坐牢以至殺頭。
果然,毛澤東一死,誰能阻止批評?“反革命”也平反了。

陸定一的講話更為露骨。他不知怎麼說到京劇《打金枝》,講了一個故事。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代宗皇帝的女兒昇平公主,當了駙馬。郭子儀七十大壽,傲慢的公主不去祝壽,郭曖打了她。她就向皇帝老子告狀。皇帝說:不向公公祝壽,是你不對。公主說:他還罵你皇上呢!問:在什麼情況下罵的?公主說:在床上罵的。皇帝說:不算,不算,床上罵的不算數。陸定一評論道:“你看,皇帝還有個政策,床上罵皇帝是不算數的!”下面的話,只能讓聽眾去意會了。

小時候聽老人說,姓郭的我們這一支是郭子儀第六個兒子、駙馬爺郭曖的後代。有關老祖宗的故事,我來了興趣,到中文系借了各種版本的京劇《打金枝》。仔細閱讀,就是沒有找到床上罵皇帝不算數的“政策”。我想,這是陸定一的借題發揮。

陸定一和周揚在“文化大革命”之初,作為“閻王殿”的“大閻王”、“二閻王”被打倒,就不足為怪了。
(《新史記》第4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