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天才軍事統帥的神話與真相(6)

  《新史記》蘆笛

“狹隘經驗主義者”的平生得意之筆

在摒除了上述因素後,再來客觀地評價軍事家毛澤東,則我認為他既不是什麽軍事學家,也算不上出色的軍隊統帥,更不具備實戰指揮能力。

毛澤東的智力缺陷,是他從未受過系統現代教育,徹底缺乏理論思辨能力。因此,在軍事學上,他並未提出過什麽合格的軍事理論。所謂“毛澤東軍事思想”並非理論,不過是共軍因為缺乏硬實力,出於求生本能,集體摸索出來的一套經驗規則。它既不是毛澤東一個人的作品,也沒有太多智力含量,其根本原則應該是三條:第一,戰略上防禦,戰術上進攻;第二,戰略上以少勝多,戰術上以多勝少;第三,戰略上的持久戰,戰術上的速決戰。

這三條原則,都是人數不多、裝備窳劣的軍隊克敵制勝的一系列必要條件鏈引出來的邏輯結論:敵強我弱——當然只會是敵人主動發起戰略進攻,己方處於戰略防禦;己方武器窳劣,就只能避免陣地防禦,靠人海戰術,以野外伏擊或突襲的方式主動進攻——要讓兵力居劣勢的軍隊有行使人海戰術的可能,就只能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一路——要能打擊敵人一路,就必須在有利於己的地域上作戰,使得敵人無從發現自己的行蹤,而己方又對各路敵軍動態洞若觀火——要滿足這個條件,就必須發揚己方“人民操控術”優勢,將戰場選在內線,進行戰術上的速決戰與殲滅戰,否則有引起他路敵軍增援,使自己喪失局部數量優勢的危險。

但這一套經驗原則有其適用前提,並不是萬能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在處於戰略防禦勢態下,以戰術上的進攻消滅敵軍,藉此一點點積累自家的地盤與兵力、削弱對方硬實力。但這過程能否進行下去,取決於雙方最初的硬實力基數。己方擁有的硬實力基數,決定了每次傷害對方、壯大自己的增量(Δ)的大小。如果己方太弱,對方太強,就算己方百戰百勝,但每次削弱對方、壯大自己的增量都太小,那麼己方硬實力再積累也無可能追上對方,就像《西遊記》上的鳳仙郡若想下雨,必須靠一隻雞去一口口啄完一座米山那樣。只要對方大獲全勝一次,己方便會輸光當盡,這個過程就會中斷,而這就是抗戰前快要發生的事——跳蚤是無法頂起被子來的。

問題在於,毛澤東並不是像我在此演示的那樣,以邏輯思維導出那幾條簡單原則,而是靠“實踐出真知”,從自身經驗中一點點摸索出了結論。因此,他錯過了上述最重要的第一條原則:只要敵強我弱大局不變,己方就只能處於戰略防禦。正因為此,他才會屢次為其智力結構中深厚的反理性因素左右,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迫不及待地想轉入戰略進攻,制定出令人目瞪口呆的自殺計劃。這將在本書中介紹。

不僅如此,因為缺乏理論思維能力,毛澤東只可能是任弼時說的“狹隘經驗主義者”。他看不出那幾條經驗規則的適用前提,卻把它們當成了萬應靈丹,因而刻舟求劍,在形勢已經改變之後還死抱著不放。例如他只是從直接經驗中體會到建立根據地的重要性,卻不是靠邏輯思維推導出來的。因此,他既看不到只是在敵強我弱時才有此必要,也看不到其可行前提是敵軍打擊必須是斷續的而非持續的,這才能有“分兵發動群眾”的餘裕。因為不知道這兩條,他才會在共軍已經強大到可以與國軍決戰時,還令劉鄧大軍那支主力野戰軍放下殲滅戰不打,改行去當遊擊隊,去敵後徒勞無益地創造根據地。

又如自從井岡山的老土匪教會他“打圈子”的戰術後,它就成了所謂“毛澤東軍事思想”重要的一條。但毛澤東不知道,打圈子的目的是迷惑敵人,隱瞞自己的行蹤與動向,而這一般只適用於在群眾被黨組織控制的內線。若以大兵團去敵後搞這套,則無論怎麼打圈子也不可能隱瞞大軍的行蹤。而且,因為要比追兵走更多的路,軍隊只能持續急行軍,必定要因過度疲勞而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反而只能消耗自己。從這些例子來看,毛不過是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狹隘經驗論者。縱是中國人缺乏理性思維能力,將這種人捧為“思想家”也未免太過分了些。

作為軍隊統帥,則我認為毛確有一定的戰略眼光,其最輝煌的表演,便是看出抗戰是中共發跡的天賜良機,這當在本書中介紹。但這似乎是他唯一的真正的“平生得意之筆”,此前此後都不再顯示過類似的戰略目光。他的主要特點,是性格狂放,不拘小節,思維大而無當,流於模糊粗放,因此並不具備組織戰役的能力。惟其如此,他在決定了大略以後便放手讓下級去執行,自己不再干涉,更不會去操心那些戰術問題。這特點早讓張國燾看得清清楚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