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日軍承認這回面對驚人的中國軍隊


《新史記》譚愛梅

反攻緬北計劃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行 動。它還包括中印公路的修建,從加爾各答到阿薩姆輸油管以及從阿薩姆到昆明輸油管的鋪設,這些都是浩大的工程。中印公路從印度東北的雷多到緬甸密支那的一 段,長達434公里,經過幾座高山與叢林河谷,工程尤其艱鉅。從密支那向南經八莫到畹町與滇緬公路銜接的一段,也有330公里。再加上沿線鋪設油管的工 程。而一離開印境,立刻就要面臨日軍佔領下的緬甸。英國人認為,在凶險的自然環境下築路,鋪油管,還要面對惡敵的攻擊,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受過美軍訓練的中國軍隊在巴莫用野戰炮轟擊頑抗的日軍。攝於1944年12月11日
史迪威相信,築路只要有軍隊在前面開道,打到哪裡,築到哪裡,即使進展緩慢,雨季時停頓,仍然是可能完成的。進入緬甸的軍隊負有攻擊敵人和保護工程人員與民 工的雙重任務,而路築到哪裡,補給供應運到哪裡,油管鋪到哪裡,也保證了軍隊行進的後勤支援。在當時緬北的陌生環境下,這是現代戰爭概念的一次大膽實驗。

當然,佔領了緬甸全境的日軍也不是省油的燈。日軍在戰略要地早已有周密的部署,在森林和險要的山隘入口,修建碉堡,據險而守。為應付盟軍反攻緬甸,1943 年初春成立南方軍的緬甸方面軍,下轄第15軍、55師團和直轄部隊。而指揮緬甸中、北部和雲南作戰的第15軍,其中負責緬北防務的第18師團,就是侵華之 初戰攻陷上海、南京的一支勁旅—-久留米師團。這支熟悉熱帶叢林戰的部隊,在前期緬戰中,也是攻佔曼德勒、橫掃緬東奪取滇西的常勝軍。他們架設電台,在廣 播中還譏刺美國的築路計劃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工程。因為路修成了,正好讓日本軍隊徒步走到印度去。

可是,同新38師派去印緬邊境保衛築路工兵的部隊實際接觸後,日軍首次發現,每次偷襲都被迅速擊退。1943年九月雨季結束後,集結到印緬邊境的新38師和新22師部隊以及駐印軍直屬的戰車營、炮兵團先後運到,反攻緬北的作戰行動正式展開。

日軍在作戰檢討中不能不承認,這一回他們面對的中國軍隊,素質有驚人的不同。裝備優良,射擊準確,戰術高超, 指揮聯絡和攻擊戰鬥都比過去強得多:“進攻於邦的敵軍,總是逐次浸透到我陣地側背,突然進攻,使我軍的障礙設施和正面火網完全無用武之地,不得不被迫後 退……”這正是孫立人迂回戰術的最佳寫照。(《緬甸戰場上的史迪威與孫立人》連載2。《新史記》第22期)
 
※需會員付費訂閱才可看全部內文,若你已訂閱請先登入會員,若尚未訂閱請先至會員訂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