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第十位常委”顛覆天朝潛規則

《名星》岳秋聲 專稿


【明鏡新聞網編者按】2 月27日,中國重要官方媒體之一中國新聞網刊出了一篇署名“王平”的評論,題為《別了,駱氏家輝!》,對剛剛離任的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Gary F. Locke),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並用上了種族侮辱性詞語,立即招致中國網民排山倒海的抨擊。本網特連載《名星》雜誌第6期發表的關於駱家輝的深度報導。


與其說駱家輝洞悉了天朝潛規則,不如說他顛覆了這些潛規則。故而這個黃皮白心的美國大使很招人嫌,官媒指他代表的是美國新殖民主義,換言之,駱家輝比起當年傾銷鴉片的英國佬義律,比起火燒圓明園的英使巴夏禮、法使葛羅更可惡,因為他拿的是軟刀子。

而 在草澤民間看來,駱家輝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天朝官場的糜爛與齷齪。須知巴黎市長騎自行車上班,拿一美元工資的紐約市長坐地鐵上班,那是西洋鏡景象,畢竟 隔了重洋;馬英九吃便當盒飯、穿舊衣、住公寓樓,妻子周美青坐公交車上下班,這確係一景,卻又隔了海峽。獨是駱家輝生就華人面孔,在天朝朗朗乾坤處處顛覆 官場禮制,偏對中國老百姓頗具親和力和道德感召力,尤其是全民對天文數字的“三公支出”及官員貪腐、奢華、糜爛之習忍無可忍之際。

其實在美國,駱家輝為人處事方式很普通,美國政務官和一般民眾莫不如是。試問駱家輝在西雅圖機場用折扣券買咖啡,“表演”給誰看呢?要不是有華人旅客用手機 拍下這幕情景,中國百姓也不會知道有此一幕。更何況,駱家輝的折扣券還被咖啡店拒絕了,要知道,他曾是西雅圖所屬的華盛頓州兩屆州長,這在天朝實在不可思 議!

在西方,民主並不僅僅是國家體制的選擇,而首先是 一種生活方式。難怪著名作家王朔忍不住在微博開罵:“人駱家輝不過吃碗炸醬麵,坐個經濟艙,去趟民工子弟學校,咱報紙就不幹了。你他媽一中國報紙,貪官不 敢報就算了,人家吃穿簡單點也礙著你了,非跟你一起鮑魚魚翅同流合污你丫才滿意?”



政治局的“第十位常委”

先按下中西價值觀和官場行為準則不論,駱大使駐華期間最大的外交風波,當然是王立軍闖館與陳光誠遁入使館這兩宗突發事件,這堪稱中美兩國關係的震撼彈。

王立軍夜奔成都美領館,引爆了中共自林彪出逃以來的最大危機,一連串的政治黑幕與醜聞落到駱家輝大使手裡,經緊急呈報國務院和白宮後,相關情報又與盟邦英國共享,遂使北京已無法按自己編寫的劇本去解釋這個“偶發事件”(胡錦濤最初的說法)。

其後中國政局急轉直下,薄熙來被連根拔起,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十八大的人事布局和政治版圖,而且周永康未來的黯淡結局亦由此而注定,所以駱家輝一度被網民戲稱為中共十八大政治局九常委之外的第十位常委。

關 於薄王案已無須多談,而周永康案還在發酵之中,這都按下不表。回頭看駱家輝的大使任期內,陳光誠逃館又是另一顆震撼彈。陳出逃後發布視頻質問溫總理、政法 系統和山東地方政府,令中央高層無言以對,其內心惱怒就益發熾盛,這在《北京日報》所刊登的《從陳光誠看美國政客拙劣表演》一文暴露無遺,該文指斥駱家輝 “種種行為與其自身職責不符,小動作不斷”。何謂小動作?此文列舉:“從乘飛機坐經濟艙、自己背包、拿優惠券買咖啡的‘平民生活秀’;到監測公布大使館空 氣質量數據,摻和北京的城市管理爭論;再到膽大妄為地以非正常方式將陳光誠帶入大使館”。

這 篇極其雷人的奇文旋即遭網民狂轟,至為尖刻的一條反諷警告:“行賄受賄、吃喝嫖賭才是駱家輝大使在中國的惟一出路!請你駱大使認清形勢,痛改前非,不要再 做傷害中國人民公僕的事情!”褒揚駱家輝的網評則有“拿著美帝工資的中國信坊辦主任”、“中國殘聯主席兼中央精神文明辦主任”、“唯一全家都紮根在國內的 部級官員”。

豈知還有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幫閒加入罵 戰,她就是前外交部長李肇星的侄女秦楓,此人在大陸背景的某香港衛視供職,已屬管理層。陳光誠事件一出,秦楓發微博指駱家輝是黃皮白心的香蕉人,“一個外 交官挑撥駐在國內鬥,這甚麼行為啊?有沒有外交規定,類似公開干涉內政的外交官可以驅逐?”


陳光誠(左)逃進美國大使館。


秦楓如此忌恨駱家輝,欲逐之而後快,那麼,大可以去問問李肇星,姑丈或會回答:有此規定,卻要慎用。要知道秦楓的堂兄李禾禾就在美國討生活,李肇星還私下託 美國官員關照自己的兒子,驅逐駱家輝,誰知人家會反過來驅逐誰?別忘記李肇星有一金句:“你是中國公民,還有甚麼比這更光榮的?”哪曉得他讓兒子背棄這份 光榮,去一個不那麼光榮的地方待著,這或就是李家的高風亮節,把光榮讓給別人,將屈辱留給自己。依照新華網和各大喉舌媒體力薦的那篇“沒有了祖國你將什麼 都不是”之高論,李禾禾原來和陳光誠總算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什麼都不是”。

《北 京日報》那篇奇文也有說對的地方,駱家輝確是代表美國利益,同時又代表著美國價值,他提升了美國在中國民眾心目中的形象,這正與大使“自身職責”相符。其 實並不在於他做了什麼,而是中國的民心輿情已有滄桑之變。20多年前方勵之進入美使館避難,坊間尚有微詞,這多少和民族主義情結有關;哪怕同情民運的一些 知識分子也曾批評,方勵之此舉令八九民運的道德資源有所流失。殊不知時光流逝,及至陳光誠進入美使館時,舉國網民卻是一邊倒地將他視為英雄。

陳 光誠事件雖然幾經周折,和美國使館交涉時也鬧出不快,但都無損陳光誠以盲人之身對抗專制的形象。同樣,駱家輝也未能將“唯一全家都紮根在國內的部級官員” 的形象堅持到底,其妻在他辭職幾個月前已帶著孩子回西雅圖了。或許網民的調侃雖不中亦不遠矣,那就是霧霾——即便逼不走駱家輝,至少會逼走駱太太和孩子。(《名星》第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