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中國需要劉賓雁這樣可敬的左派

《新史記》記者 柯宇倩

劉 賓雁逝世八週年之際,明鏡出版社推出了由中國作家馬雲龍所著的《劉賓雁時代——鴉雀無聲雁有聲》一書,紀錄與大半個世紀時代軌跡基本同步的劉賓雁大起大落 的一生。2013年12月7日,普林斯頓中國學社、中國研究院、明鏡出版社、《新史記》雜誌社聯合主辦的“劉賓雁逝世八週年暨《劉賓雁時代》新書發佈會” 在紐約舉行,與會者分享了自己與劉賓雁的交往經歷以及劉賓雁的重要性及影響力。




在為《劉賓雁時代》一書撰寫導讀時,鄭義對劉賓雁的認識不斷加深,導讀引述詩人邵燕祥的話:“他(劉賓雁)的人道主義思想導致的溫情傾向,他的天真輕信和 善良,又使他不可能‘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的一些人和事……不合常情處,也就是高於常人處。”鄭義感慨:“邵老的觀察是很準確的,劉賓雁確實有些‘不 合常情處’。這些‘不合常情處’往往是深刻之處。有嚴重人格缺陷或把鬥爭奉為偶像的人很難理解劉賓雁:一位義無反顧、畢生反抗政治黑暗的鬥士,卻又超越政 治,訴諸良知。”

這隻雁,也是隻鷹

《人民日報》前社長兼總編輯胡績偉曾提出一個有名的命題:“人民性高於黨性”。在程凱看來,劉賓雁完全體現了這句話。1980年程凱擔任《羊城晚報》駐深 圳記者站站長時,認識了劉賓雁。當時劉賓雁正在調查一件案子,擔心當地政府會有偏向,因此一到深圳就找程凱,請他講述真實情況。

程凱轉述了劉賓雁所講的一個寓言故事:有隻烏鴉告訴老鷹:“你何必這麼辛苦,每天捕食鮮活東西,捕不到就得挨餓。像我這樣吃腐肉吧。”但老鷹嚐了腐肉後,對烏鴉說:“我寧願挨餓,也要捕食鮮活的東西!”程凱說:這就是劉賓雁,他是隻鷹,要捕捉中國最鮮活的東西。

詩人一平認為,從1949年到今天,中國就一直處在集權制度之下,這是反人類文明的制度,是對文明的根本性摧殘,中國今天禮崩樂壞,就是這種制度所帶來的 惡果。劉賓雁留給世人的最珍貴遺產,就是在文明價值被摧毀時,還保存了最核心的東西——在這樣的時代如何做一個人:善良、誠信、公義、責任、勇氣。“中國 的未來需要一個真正的左派力量,劉賓雁就是代表。他也始終保持知識份子的理想與批判精神。”

胡平認為,要發掘劉賓雁思想的遺產、要理解劉賓雁,就要先理解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劉賓雁的作品量並不大,時過境遷之後,沒經歷過那時代的人,也未必能看出 作品的份量。現在許多中國大陸的文學作品都有這樣的問題,很難讓讀者回到當時的時代氛圍中。他指出,上個世紀80年代的知名作家都有道德形象,受人崇敬, 在劉賓雁身上體現得特別鮮明;而後來出道的作家便缺乏這種道德形象。

劉賓雁強調的道德,是否會造成他人的反感?蘇煒說,這其實是因為不理解劉賓雁道德感背後的涵意:“所謂的普世價值,就是堅持人性、良知的底線。底線喪失是目前中國面臨的突出問題,所以從上到下都沒有安全感。”

雖然在意識型態上,蘇煒跟劉賓雁的觀點分歧很大,但蘇煒非常崇敬他:“可以做為對比的作家是王蒙,王蒙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躲避崇高’——他的文字和為人都沒有任何崇高感,王蒙未來不可能真正在文學上立足,但劉賓雁的作品,會永遠成為我們時代的象徵。”
除了作品與為人的崇高和道德感外,劉賓雁跟中國土地、中國老百姓還是息息相關的。蘇煒說,劉賓雁對中國老百姓的關注,是一股發自內心的力量。對劉賓雁來說,人格大於政治,土地大於黨國,百姓溫飽大於一己得失。

這也是高伐林的看法:劉賓雁“整個人生的永恆主題就是老百姓”。

2005年,高伐林專訪過劉賓雁,之後寫成兩萬字長稿,劉賓雁看過後作了一段補充說明,高伐林認為今日讀來仍有、甚至更有現實警示意義:“中國最深刻的變 化在社會,最可怕的危機在人心。中國創造了真正的‘奇跡’,是中國人本身的變化。在短短二、三十年內,中國人在金錢至上、人際倫理關系與觀念破除、個人慾 望恣肆橫流及兩性關係超級解放等方面,都完成甚至超過了西方500年演變的水平。一切都從毛澤東時代所倡導、所實行的極端向另一些相反極端轉移,來勢之猛 猶如暴風驟雨,偽理想主義、偽集體主義、偽英雄主義和偽革命精神,像一層皮一樣脫掉了,但真的那種種主義也一道離去。這是繼1949年那一次‘一面倒’引 起的又一次‘一面倒’,只不過這一次是民間自發——在否定社會主義時,也否定了對於一條更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的探索。”

有與會者認為,劉賓雁縱然有超越眾人的優點,但也不應忘了他身上的缺點、局限和悲劇因素。曾採訪劉賓雁多次的莫利人,目前為美國海外電視網總編輯、美國海 外電視台副台長。莫利人表示,劉賓雁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但另一方面,劉賓雁也是個悲劇人物,他在89年“六四”後對中國局勢的看法,有的太過樂觀,有的 預言並未兌現,還介入相當多的海外異議人士的是非,雖然他只是出於善意,卻被人誤讀。

作家、記者曾慧燕剛踏入新聞界時,就以記者為終身志業,當時受劉賓雁的影響非常大。曾慧燕在舊金山學英文時,有機會與劉賓雁交談,感到他對人對事非常天 真,也很有正義感。“但我們在評價偉人時,也應該區分他的優點和缺點,不能有太多的溢美之詞,我非常肯定他的歷史地位,但也要看到他的歷史局限。”

劉賓雁在馮勝平的眼中並非偉人形象,“他有人性中的一切缺點與優點。康德說,人類內心有道德律,劉賓雁身上就有這個東西,他對公平正義的追求,超過他對民 主自由的向往。他也是一個非常純真的人,他非常輕易相信別人,如果沒有夫人朱洪給他降溫刹車,賓雁在許多問題上會不適當地走得更遠——想利用他的人太多 了。”
(新史記》1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