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毛泽东在“文革”中的批示艺术


  “文革”中,毛泽东的一些话作为“最高指示”,被人们传诵并奉行。不过,他的一些批示有时却并不明确,反映出他本人在一些问题上的犹疑。

  亲自处理和决定一些人事问题

  “文革”初期,邓小平被疏散到江西。1972年8月,邓小平给毛泽东写信,提出自己愿意出来做点工作。毛泽东随即在邓小平的来信上加了批语,嘱咐周恩来阅后交汪东兴将此信和批语印发给中央的各位同志。1973年3月10日,经毛泽东同意,中央作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决定。

  陈云原任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文革”中被解除了除中央委员之外的全部职务。1972年7月,陈云给毛泽东并中央写信,反映他在江西南昌疏散和下放的情况,请求中央根据其身体情况,予以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及“如果没有适当的工作可分配,可否在我身体还能走动的几年在春秋季节仍到外地下面去看看?如果可以这样办到的话,因为我不能坐飞机,可否破例在往返路上给我一个能烧暖气的公务车,避免受冷感冒,也可延长一点在外地走动的时间。”等等。毛泽东随即在陈云的来信和信封上分别写了批语:“请中央商定。我看都可以同意。”“请总理办。”此后,陈云的情况得到改观。

  某些批语意见不明确

  上述毛泽东关于人事问题的批语,都是比较明确的。不过,在有的批语上,反映出当时毛泽东的犹疑不确定,比如对待薄一波等。

  1966年8月,薄一波给毛泽东写信,信中说:“8月18日天安门上主席跟我握手并亲切勉励要我好好革命时,我深受感动……最近主席如果有时间,希望找我谈一次。我想主要谈两个问题:(一)工交各部当前“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情况,同时检查我在运动中所犯的错误及我的一个请求。(二)我对改革工业体制的一个设想。”

  8月21日,毛泽东在薄一波的来信上作了批语:“印发常委、文革小组及薄一波同志。请一波同志将一个请求和一个设想先用书面告我,然后谈话,可以缩短谈的时间。你是一个爱讲长话的人,我有点害怕听三四小时那样的长话。”

  从毛泽东的批语上看,已经显示出他对薄一波的成见,或者他已经不想倾听对方更多的解释了。

  刘澜涛时任西北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1931年,他在天津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捕,此后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院,1936年经中央批准,与薄一波等61人在履行了简单的必需的手续后,集体出狱,参加抗日。“文革”初,刘澜涛受到红卫兵的围攻。毛泽东很快就对中央关于刘澜涛出狱问题的复电稿和当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写的有关证明材料作出了批语。

  应该说,毛泽东是早就知道此事的,所以,他对周恩来报告所请写了“照办”两个大字。尽管如此,他内心仍有犹疑,最终酿成了“六十一人叛徒集团”冤案。

  带有“似”字的批语

  在毛泽东的有些批语中,往往会有一个“似”字,这除了公文的惯例、行文的习惯、对中央集体领导及民主作风的某种尊重之外,也是出于避免过于突然的一种心理反应。

  比如,上将苏振华曾任中央军委常委兼副秘书长、海军政委,在“文革”中却受到错误批判,并被解除了职务。1971年12月,苏振华给毛泽东写信,表示决心“回到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来,争取晚年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工作”。毛泽东在1972年3月5日批示说:“此人似可解放了。如果海军不能用他,似可改回陆军(或在地方)让他做一些工作。可否,请中央酌定。”之后,苏振华得以复出,翌年,担任海军第一政委。

  1973年11月,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罗瑞卿给毛泽东写信,内称:“我发现满身是病,两腿残伤,恳求主席和党解除对我的关押,给我一定限度的自由。”毛泽东随即在来信上批示:“似可释放。请中央酌定。”不久,罗瑞卿被解除监禁。至1975年,罗瑞卿又被恢复了党组织生活,8月担任中央军委顾问。

  “文革”的发动,文艺界是诱发点,也是重灾区,文艺界的领导人物几乎无人幸免。许多人成为“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如曾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周扬,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的林默涵等。

  1975年6月,林默涵给毛泽东写信,感谢不久前中央宣布对他解除监护、恢复自由。7月2日,毛泽东阅读了林默涵的来信后,想到了周扬。随即,他在来信上加写批语:“中央:周扬一案,似可从宽处理,分配工作,有病的养起来并治病。久关不是办法。请讨论酌处。”

     佚名,《快乐老人报》2012年3月1日,摘编自《大周末》《党史博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