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歷史不能假設,研究歷史必須假設

《新史記》高伐林



經常聽到人們在立論或駁論中說:“歷史是不能假設的”,“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乍一聽,此話有理:探討過往歲月發生過的真實事件,豈有虛構容身之地?細一想,假設是人類抽象思維的重要特性之一,是人類科研探討未知領域的基本方法之一,難道歷史學研究如此特殊,必須將這種邏輯工具摒弃在外?
歷史能假設嗎?

古今中外史家誰沒假設?

“歷史”這個概念,有多重含義,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指人類社會已成過去的事件和行動,另一個是對這些事件、行動有系統地進行的記錄、詮釋和研究。前者,真實發生的歷史當然是一次性、單維度的,不能無中生有;但後者,研究歷史,假設就十分必要了——這並不難理解,簡單打個比方吧:象棋比賽在對弈時“落子無悔”,但是在復盤時就要推敲“假設走了這一步會如何”,“如果不走那一步會怎樣”。

歷史研究與別的科研相比,甚至還更離不開假設!這是因爲,歷史研究的對象具有不可實驗性和不可重複性,這就決定了歷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得靠包括假設在內的邏輯推理。例如,在原始歷史資料不完整、有缺環時;在通過原始歷史資料探求其反映的歷史真相時;在總結歷史真相的多方面原因時……多問幾個“如果”,就都非常必要。

當然,不言而喻,歷史研究中的假設,與其它學科研究中的假設一樣,並非憑空臆造。假設必須要遵循一定規範,並非人們所誤以為的可以天馬行空,任意篡改。

古今中外所有歷史學家和其他社會科學學者,都會用到假設,在史學等著作中俯拾即是。例如:

太史公曰:……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非有桀、紂之暴,湯、武之仁,人歸之,天命之,君臣之分當守節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紂則成湯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吳則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寧亡國而不為者,誠以禮之大節不可亂也。故曰禮莫大於分也。(司馬光《資治通鑒·周紀一》)

如果沒有秦的改革(指“書同文”),可以想象,幾種地區性的不同文字可能會長期存在下去。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不能設想中國的政治統一能夠長期維持。在造成政治統一和文化統一的一切文化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與方言的多樣性正好形成對比)幾乎肯定是最有影響的因素。(《劍橋中國秦漢史》,第一章:秦國和秦帝國)

請大家想一想,假如沒有蘇聯的存在,假如沒有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假如沒有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假如沒有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出現,假如沒有東方各被壓迫民族正在起來鬥爭,假如沒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等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人民大眾和統治他們的反動派之間的鬥爭,假如沒有這一切的綜合,那末,堆在我們頭上的國際反動勢力必定比現在不知要大多少倍。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能夠勝利嗎?顯然是不能的。勝利了,要鞏固,也不可能。(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

即如南宋岳飛,他若成功,南宋就可復興,然而岳飛失敗了。……又如文天祥,倘使沒有一個文天祥,那將是一部中國歷史的失敗。(錢穆《國史新論·中國歷史人物》)

……

在假設情境中追究真實歷史
清華大學歷史系秦暉教授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談及他與東德最後一個共產黨總理,現在的民主社會主義黨領導人漢斯·莫多羅,探討“回過頭來看,當初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幾乎整個討論都在假設的情境之中進行。

http://i2.sinaimg.cn/dy/c/2008-04-15/U2181P1T1D15360060F23DT20080415122351.jpg 
歷史學家秦暉教授。

秦暉問:如果當初不搞改革就一直沿著你們原來的道路走下去,行不行?莫多羅說,我們那一套明顯是不行的。

秦暉再問,這個後果按照你的說法是因為統一的方式不好,是西德吞併了你們。但是你們能不能吞併西德呢?莫多羅說,如果不改革,我們肯定吞併不了西德,如果改革,也不行,光民主制投票我們都投不過他們。

秦暉進一步問,你考慮過第三種方式沒有?假如最後一位東德領導人昂納克,把民主化鎮壓下去,也不想搞什麼共產主義了,開始搞開放,跟西德搞經濟一體化。如果是這樣的話,會怎麼樣?秦暉對這個“怎麽樣”做了篇幅很長的分析描繪,我這裡沒有足够篇幅來引証。他自答:如果真是實行這一套,“去工業化”就會發生在西德了。“假定東德人能接受,又假定西德也玩這個遊戲,最後的結果會是什麼呢?我覺得如果東德不出問題,西德就會出大問題了。”

那麽,西德怎麼對付這種狀況呢?秦暉指出:無非有三種可能,也就是三種“假設”:第一種可能是原來鼓吹自由貿易的西德只好付出很大的道義代價,搞貿易保護主義;第二種是,西德只好學東德低人權優勢,“等於是被他(昂納克)統一了,也就是說等於被他和平演變了”;第三種可能,就更糟糕了,西德會大量出現遊行、造反,全國大亂,被東德軍事統一“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秦暉問了莫多羅最後一個“假設”:如果東德取得了這樣的勝利,你會喜歡嗎?

這番回憶,實在是“歷史的假設”最有說服力的範例!秦暉對不少人講了這場討論,人們說:對那種假設的局面,西德人不會同意,東德人也不會同意。

德國的史實自然走了不是這條路。然而就在“假設”之中,談者、讀者都進一步透視了歷史複雜真相的本質——不僅認識了德國,也認識了中國。(《新史記》雜誌14期)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