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国难当头创名校,公正诚朴八十年

抗战初期四川省主席王缵绪一手创办巴蜀名校

王復加来稿


一、王缵绪乃是巴蜀学校的创始人
重庆(私立)巴蜀学校创办于1933年,创建人乃是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王缵绪。1929年,王缵绪以十万银元购买了富豪私产——嘉陵江畔的张家花园,又筹巨资从上海购置了大量教学用具,建立与实施了他的办学计划。1932年,王缵绪曾公开发表了《巴蜀宣言》将其办学宗旨昭示于社会各界。

 
第一教学楼(1932年建成)

王缵绪在他从事军政四十年之中,担任学校董事长职务整整十八年,他极力创办巴蜀学校与从事教育事业,是以教兴国,并实现他改变西南落后的教育面貌,“创造新兴的教学制度,实行新的教育理想”。经好友黄炎培介绍聘用教育家周勖成担任校长,以及孙伯才、康心如、卫楚材、卢作孚、何鲁等教育专家主持教务,并遵循校董事长王缵绪确定以“公而忘私,正大光明,诚实毋欺,朴实无华”即为“公正诚朴”校训。以重启发和实践的教育理念,采用“手脑并用,身心互通”的方针,以“儿童本位”教育原则及“教养兼施”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几年后,王缵绪所创办的巴蜀学校由幼稚园和小学扩展办起了初中和高中。这在解放之前就早已被公认为著名的学校。

1936年,巴蜀学校曾代表中国参加英国伦敦国际教育博览会,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学校学生的生活照片获得嘉奖。1937年4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肯定创办人王缵绪先生办学义举,为巴蜀学校题赠了“成绩斐然”四个金色大字的匾额,高度赞扬巴蜀学校的办学成绩与成功。当年,王缵绪聘用的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曾为巴蜀学校作词并谱写了最经典的校歌,至今还在巴蜀学校的上空荡漾,而巴蜀学校的创始人王缵绪,将早已被人淡忘,甚至不敢再提这位创始人,其原因是:巴蜀学校创始人王缵绪,是在“反右”运动之中,因声讨“阳谋”而赍志已殁,所以落得了将永世不得翻身,死无葬身之地。

回忆“七七事变”爆发的那一刻,全校师生在大礼堂挂起了大幅的中国地图,书写着“国破山河在!”与此同时,巴蜀学校也立刻变成了陪都的重要的文化宣传教育中心。校董事长王缵绪便接纳和安置在校内办公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还有黄炎培先生主办的“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到巴蜀学校演讲“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专题,吸引了众多听众;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巴蜀学校组织了数十场演讲会;众多著名学者和政治活动家有宗白华、马寅初、章乃器、老舍、郭沫若、邵力子、邹韬奋、沈钧儒、陈立夫、罗隆基、潘公展、齐燕铭、田汉、翁文灏、潘序伦、胡风等,都曾先后在巴蜀学校作过演讲及重要的报告。

1939年5月,重庆遭受到日机的大轰炸,社会局命令市区所有学校于6月底以前迁出市区。由于巴蜀学校是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阵地。因此,日机将连续三次轰炸巴蜀校园,炸死了六名校警,破坏了部分校内设施。但是,巴蜀学校从没有停止抗日救国各项活动;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组织民众和学生搞军事训练;学生在早操跑步时高唱《大刀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歌曲;王缵绪提议将各班级全部以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省区命名,将提示师生不忘收复失地之志;第一班为辽宁级、第二班为吉林级、第三班为黑龙江级等;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校董事长王缵绪亲自题赠“毋忘国耻”,铭刻在巴蜀学校毕业纪念品(墨盒)上,使其发挥教育意义。

 
巴蜀学校的创始人兼校董事长王缵绪曾为另一所教学大楼题写“诱诲堂”。

二、巴蜀学校为何迁至西充
为了师生安全,避免无谓牺牲。校董事长决定,将重庆(私立)巴蜀学校迁至四川省西充——王缵绪家乡。
此后,学校是在日机不断轰炸之下迅速转移。据统计:500多套校具(桌、椅、床)、2万余册图书、2000多件教学用具(钢琴、显微器、动植物标本、实验仪器)等,满满装了16艘大木船,从重庆嘉陵江运达南充,雇了上千余人,靠人力一件一件搬运到西充。

1939年,经过数月的波折及耗费了巨资,才将巴蜀学校迁至到了西充,圆满完成了搬迁和重建工作,9月正式开课。

王缵绪为什么没有将巴蜀学校转移重庆郊区,而是下了这样大的决心将学校迁至西充?这证实他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提高教育培育人才的迫切心愿。西充乃土地贫瘠,资源短缺。但西充人勤奋好学,自有穷不离书的古训,还有尊师重教的优良民风。由此,巴蜀学校的落户与创建,不仅是给西充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教学设备,而且还带来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一大批享有盛名的师资队伍有周勖成、孙伯才,卫楚材、李博程、汝龙、周佩珍、钟泽珠、杨双全、楚衡、杨应湘、刘雨春、沈淑平等,及本地聘请的教育首领李毅君、数学教师张敬虞、理化教师杨志伊、古学精深的国文教师徐秀实、何伯卫等;他们始终遵循着校董事长王缵绪的意愿,以全新的办学方式及儒雅的学者风范,为之人们所景仰,而不断吸引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至此为西充的教育事业起到了长足的发展。


学校图书馆——藏书楼

1942年,校长周勖成与正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的校董事长王缵绪(上将总司令)通电商议,将巴蜀学校迁回重庆张家花园。而王缵绪决定将西充巴蜀学校作为分校继续开办,全部教学设备留在西充,继续促进西充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校董事长王缵绪电令侄女王君素(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接任西充巴蜀学校校长职务。自王君素任职期间,王缵绪曾不遗余力地支持她继续筹资扩建学校续办了高中,后经王缵绪申报四川省教育厅并核实通过成为了省立重点学校。

1945年,巴蜀学校西充分校已发展成了(小、中、高)完整的教学体系。校董事长不断提供助学基金,资助孤贫学生,充实学校图书、仪器和其它设施;并以重金聘请了著名数理教师黄关林、张敬虞、英语教师高逸、史地教师王搏九、语文教师徐秀实、音乐教师叶创衡、体育教师童致中;还有知名教育家张晓梅、韩幽桐、张友渔、刘清扬等人。是校董事长王缵绪集众多智慧共同谋划出严格的教育及管理制度,旨在培养学生即为“公正诚朴”。他要求学校作到几点:一、重视体育锻炼,设立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二、经常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扩大知识境界;三、组织成立学生“自治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和卫生习惯;四、建立“校友会”,交流学习经验,促进互励共进的学习模式;五、大力提倡爱国教育,教唱抗日救亡爱国歌曲;六、结合物理课学习的知识成立了无线电小组,由楚衡老师指解导学生组装矿石收音机,每天师生轮流值班,把夜里12点以后收听电台的消息,由师生记录抄写成大字报,张贴在校内校外的墙上,使全校师生和当地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到抗日前线的战况;七、将班级和重庆巴蜀学校统一,以当时沦陷的国土省区命名,有绥远级、宁夏级、热河级、哈尔级等,以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1946年,国民党选举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时,向已被当选为国大代表王缵绪提出,要求把西充分校(即今日的四川省西充中学)的校长由张抚均担任。


学生军事训练


三、巴蜀学校曾誉为抗日救国的活动中心

1942年,周勖成校长及部分教职员工由西充返回重庆之后,很快在张家花园恢复了巴蜀学校并正常开课。在整个抗战期间,巴蜀学校始终保留着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中心地位,校董事长王缵绪经常派请军政各界知名人士到校为抗日救亡作公开演讲,并开展抗日救国的各项活动。与此同时,学校也开展起共产党的各项宣传活动,这在当时带给校董事长的压力和阻力不小,学校所出现的重大问题却让王缵绪承受了很大压力,曾受到军政内部的严重攻击。而王缵绪却擅长文韬武略,经常示以幽默及果敢的态度与当局抗衡,迫使国民党当局因学校董事长王缵绪的特殊身份与背景而不敢干预,他将维护与保证了巴蜀学校成为抗日救国的活动中心地位。

1949年底,重庆私立巴蜀学校经王缵绪与校方18年的不懈努力,早已发展成为集幼、小、中、高的完整教育体系,在当时就已进入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共产党成立之后,王缵绪将巴蜀学校和西充分校无偿的捐献给国家。当时,邓小平同志为此曾发表过重要的指示:“一切不变,只许办好,不许办坏”。 如今的巴蜀学校,是在王缵绪先生为学校教育事业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经过历任校长及全体教职员工努力,继续将学校发扬光大,为国家培养出6万多名优秀学子,有的已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如原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夫人刘永清、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夫人朱琳、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都曾是巴蜀学校走出来的校友。

1950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接办了王缵绪创办的重庆私立巴蜀学校,仅幼儿园改为西南干部子弟学校(分中小幼三个部),由刘西林任校长。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各部独立,幼儿园更名为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仅幼儿园占地面积644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是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有着优良传统的寄宿制和全日制并存的省级示范园、市一级园区;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设备精良,被誉为花园式的“儿童乐园”;现有十多个班,近千名幼儿。巴蜀小学、中学和高中依然在重庆渝中区张家花园,位居美丽的嘉陵江南畔持续发展到,占地30余亩;目前巴蜀小学已成为教育部的基础教育定点联系校和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巴蜀学校始终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国家考试基地、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是全国中学办学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今天,巴蜀学校已成为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学校,北京大学首批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清华大学首批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学校,连续四届入选中国百强中学,2011年入选美国马里兰大学评选的中国高中五十强(第23名),连续四届入选“中国百强学校”。巴蜀学校从创建至今培养出众多人才,有的已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遍布在海内外,它象征着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今日巴蜀中学

四、历任巴蜀学校的接班人

2003年,重庆巴蜀学校在举办六十周年校庆时,邀请到原创建人兼董事长王缵绪长孙们和首任校长周勖成的女儿参加了庆典活动。在庆典大会上傅唯泉校长对王缵绪先生以教兴国及兴学义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巴蜀学校还制作了邮资明信片一套(印有王缵绪肖像)供邮局发行。随后,西充中学也邀请了创始人王缵绪的后代们到校参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

2012年12月15日,重庆巴蜀学校的师生们前往四川西充,在王缵绪故居举行了隆重的“巴蜀学校祭祖活动,暨八十周年校庆启动仪式”。叶圣陶先生撰写的“巴蜀学校校歌”环绕故居山林,八万响鸣炮引来了八方民众参加与观看,气分隆重而热烈。主持人作了精彩的致辞:“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著名爱国将领、原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伟大的教育先行者,巴蜀学校的创办人王缵绪先生的故居,为纪念他对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缅怀他福荫学子的身先言行,学习他以报国为己任、教育兴乡、教育兴国的伟大情怀。

我们这些巴蜀后人来到这里,在先贤故居前开启校庆序幕,由重庆巴蜀中学王国华校长发表:“祭王缵绪先生”。原文如下:

校董缵绪,生于蜀中。西充为其故地,观音名以旧乡。幼时勤奋好学,多才多艺,能书善律,冠绝乡里,考取秀才,初显峥嵘。威武缵绪,志立于国,投笔从戎,勇冠三军,身处乱世仍能激流勇进,蹑足行伍却可随遇而安。戎马一生,建功卓著。

辛亥革命,奋勇杀敌,功任营长,继升团长。世道无常,共和大旗陨落,军阀割据纷争。内战漩涡,苦闷彷徨。先生审时度势,脱军阀混战之泥淖,投国民革命之先河。文韬武略,深得国民政府器重;官运亨通,终为治蜀一方大员。抗战期间,信念坚定,大义凛然,声讨精卫。枣宜会战,迎击日寇,亲冒矢石,身先士卒,督战负伤,无尚荣光。旋磨打圈,拖住日寇,碎其阴谋,轰动全国。常德之战,截击日军,艰难鏖战,且有斩获。率军奋不顾身,功封陆军上将。

秀才缵绪,心怀教育。一九三三,斥资百万金,自任校董创巴蜀,可谓因缘际会;亲聘教育专家,主持巴蜀教育,实乃造福后人。桃李芬芳,功在千秋。其校初为小学,继办初中,续办高中幼稚园,以教以养开风气之先,学生负笈来校者踵相接。办学伦敦参展,国府主席亲颁“成绩斐然”。全国解放,更名军政子弟学校,后改重庆四十一中,继之恢复巴蜀校名,历七十九载风雨,数万大江南北之学子,歆享巴蜀教育之恩泽,终擎现代教育之旗帜。

昨日之巴蜀,镌刻先生之伟绩;今日之巴蜀,书写杏坛之丰功。公正诚朴,秉承先贤之教诲;以人为本,开创后学之坦途。手脑并用,彰显生活教育之理念;挖掘潜能,紧贴素质教育之精神;三本理念,把握现代教育之灵性;制度立校,切中学校管理之脉根。以善为根,养善于心;以雅为骨,修雅于情;以志为魂,志立于行。引领教师终身学习,树立教育事业雄心;以全球化之眼光,育善雅志之英才。

历史变迁,巴蜀无愧先贤厚望,成为中华基础教育之领航者;时代发展,巴蜀定当仰望星空,成为明日教育之逐梦人。巴蜀八十华诞在即,教育事业再登征程!

藉此,缅怀缵绪先生开创之功,颂扬教育先辈经营之能,缵绪先生千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