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秦国大將白起、王翦的结局——灯下读史


  秦国统一六国的大业,本可提前30年完成。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昭襄王统治的后期,秦国一方面已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秦国当时拥有古今中外罕见的将军白起。当时六国中的任何一方,都阻挡不了这两者结合之下的雷霆一击。

  但这样千载难逢的结合,竟因从昭襄王到应侯到白起3人的人性弱点而稍纵即逝。白起抑郁中被赐死,统一大业也在昭襄王去世后历孝文王、庄襄王、嬴政三任秦王、近30年后才得以完成。

  论战功,白起可说是古往今来最显赫的将领,是战必胜、攻必克的常胜将军。秦赵长平之战后,韩、赵两国派苏代游说秦国丞相应侯、以阻止白起攻赵时曾说:“武安君为秦国攻占夺取的城邑有七十多座,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汉中,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四十万大军,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超不过这些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当然,取得这样的战绩,有秦国的综合实力为背景,有秦国整个的国家机器助力,比如:在长平之战中,赵军的指挥官先是老将廉颇,廉颇固然打不赢秦军,但他稳健防守,坚守不战,秦军也无从下手。于是秦国丞相应侯派人花费巨资,在赵国施行反间计,四处放风说秦军只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领,而廉颇好对付,就快要投降了。赵王于是很快派长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而秦国知道后马上秘密派武安君白起任最高指挥官。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昭襄王亲自出马,封给老百姓爵位各一级,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和粮草。此役斩首擒杀赵兵四十五万人,大获全胜,应该说,胜利是全国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在其他因素都存在的情况下,不同的将军出战,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如公元前258年,秦国派王陵进攻邯郸,在其他助力因素都存在的情况下,就损兵折将,不能成功。这就说明欲成大事,主事者的个人素质与整个集体的助力因素,缺一不可。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公司来说,同样如此。

  长平之战后的公元前259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随即攻下了皮牢、太原。惊恐之下的韩、赵两国派苏秦的弟弟苏代带着厚礼前去游说极受昭襄王宠信的应侯,问:“就要围攻邯郸吗?”应侯回答说:“是的。”苏代说:“赵国灭亡,昭襄王马上就会拥有天下了,武安君白起就当封为三公……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吗?……如果把赵国灭掉,它的北边、东边、南边的土地将会便宜了燕国、齐国、韩国、魏国……所以不如让他们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建立功劳了。”

  应侯人性中的弱点使他听进了苏代的话,并以此向秦王提出了建议。而昭襄王对应侯从来是言听计从的。于是,秦割取了韩国的垣雍和赵国的六座城邑便讲和了。武安君从此与应侯心里有了别扭,将相失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几个月之后,秦国又派将军王陵攻打邯郸。久攻不下。增派部队,却一下子损失了五个军营。秦王可能这时才悟到天才和凡夫是不一样的,打算派武安君代替王陵统率部队。但武安君认为现在这个仗已经不能打。是白起在和秦王较劲,还是白起的确认为此时和几个月前攻邯郸的局势已不相同?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白起就是不从命。秦王亲自下令,白起仍不肯赴任;秦王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仍坚辞不就,称病不起。这就犯了和领导较劲的毛病。

  属下和领导较劲,十有八九没好结果。昭襄王在古往今来大大小小的领导里算是非常不错的了,但白起的才能实在太高、功劳实在太大,又想着我能打的时候你听应侯的不让打,现在别人打不下了又来找我?这一口气实在咽不下,所以以他的智商,竟没算出这样较劲的后果,事情就越闹越大了。

  昭襄王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还是没能攻下邯郸。楚、魏纷纷救助赵国,秦军损失惨重。白起不合此时又放话说:“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了!”昭襄王闻言怒火中烧,强令白起赴任,白起就称病情严重,坚决不从命。应侯又请他,仍是辞不赴任。昭襄王一怒之下,免去了白起武安君的官爵,降为士兵,让他离开首都,迁到阴密。

  此后几个月,秦军败绩连连。恼羞成怒的昭襄王又派人驱逐白起。当他走到杜邮时,昭襄王与应侯及群僚议论说:让白起迁出咸阳,好像他还不服气,有怨言。议着议着,又来气,又可能怕以他的才能若有什么异动难以收拾,于是派使者赐剑给白起,令他自杀。一代天才将领,就这样窝囊死去。

  而昭襄王也失去了在自己手中完成统一大业的机会。直到二十多年后的公元前228年,秦始皇麾下的秦将王翦才平定了赵国。

  单从王翦和白起的不同命运即可看出,为什么统一六国的不是昭襄王而是赢政。王翦虽论才能和战功远不能和白起相比,但在赢政麾下已是头号的大将。在灭楚的战争之前,秦始皇问年轻气盛的将领李信:估计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由此认为王将军老而胆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攻打楚国。王翦就托病回老家养老去了。这就和白起的遭遇差不多了。

  李信攻楚大败之后,秦始皇的表现比昭襄王高明多了,他亲自乘快车奔往王翦老家,对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您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

  这时王翦也显出了比白起高明的一面——不往死里较劲,他说:“大王如果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的大军大败楚军,俘虏了楚王负刍,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统一了天下。

  太史公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所做的述评是:俗话说“尺有短的时候,寸有长的时候。”白起算计敌人能随机应变,计出不尽,奇妙多变,名震天下,然而却不能对付应侯给他制造的祸患。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在当时不愧是元老将军,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却苟且迎合,取悦人主,直至死去。到了他的孙子王离被项羽俘虏,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啊。

  其实,使人产生这样疑问和感慨的又岂止是白起?韩信不也是如此吗?能算计千军万马却算计不了自己的命运。韩信用兵之才超刘邦百倍,但他拉不起一支自己的队伍,而要跳来跳去为项羽和刘邦打工。白起有军队在手即是战神,无军队在手则不过一病弱老头。这和今天有的人能自己开公司、有的人却只适合打工一样。这固然是太史公说的尺有短、寸有长,但也说明事需人来成,而人要成事也需要各种因素的配合,缺一不可。

  孙凯,《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