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谁在保家,谁在卫国?——朝鲜泪与梦之二


同一个家国,不同的主义,在这场错误的战争中,谁在保家,谁在卫国?


内战,扭转人心,割裂南北。

这里是北纬三十八度线上最知名的一段。60多年前,这里一度充斥着炮火、叫喊、缠斗和死亡;如今,平静的“三八线”仍旧显得危机四伏,双方间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互相威胁、恐吓。对于朝鲜半岛民众而言,民族在这里撕裂。

1950年6月27日,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今称首尔)。在平壤,朝鲜领导层正焦急地等待数十万南方朝鲜劳动党党员“揭竿而起”,加入人民军,一举击破韩国李承晚政权,统一南北。因为一个名叫朴宪永的前南方政治领袖曾经承诺,会有至少20万南方同胞正等待着人民军的到来。

http://ourhistory.blog.21ccom.net/files/2013/07/%E5%9B%BE%E5%9B%9B%E5%8D%81%EF%BC%9A1950%E5%B9%B46%E6%9C%88%EF%BC%8C%E6%9C%9D%E9%B2%9C%E5%86%85%E6%88%98%E7%88%86%E5%8F%91%EF%BC%8C%E6%9C%9D%E9%B2%9C%E4%BA%BA%E6%B0%91%E5%86%9B%E6%94%BB%E5%8D%A0%E6%B1%89%E5%9F%8E%E3%80%82.jpg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

同一时期,曾经在朝鲜平安南道人民政治委员会工作的“脱北者”白善烨晋升少将,并执掌韩军第一师。正如朝鲜人民军对朴宪永的期盼一样,在无法确知外部力量是否会介入半岛战事的前提下,韩军也把击败北方军队的重任寄托在这名生长在北方的职业军人身上。

朴宪永:南北双方共同的敌人

1950年11月,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指挥部。朝鲜人民军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和他的副首相、外相,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朴宪永对桌而饮。由于战局不利,屋子里的气氛有些紧张。几个月之前,人民军一举南下,占领了朝鲜半岛90%的国土,但随着美军在仁川登陆,北方告急,连平壤都已经落入韩美军人手中。

一个月之前,朴宪永在北方几乎走投无路之际,刚刚作为金日成的特使前往中国,恳请毛泽东主席派遣军队援助朝鲜。

http://ourhistory.blog.21ccom.net/files/2013/07/%E5%9B%BE%E5%9B%9B%E5%8D%81%E4%B8%80%EF%BC%9A%E5%8C%97%E6%9C%9D%E9%B2%9C%E7%9A%84%E4%BC%9A%E8%AE%AE%E7%85%A7%E7%89%87%EF%BC%8C%E5%8F%B3%E8%B5%B7%E4%B8%BA%E5%A4%96%E4%BA%A4%E4%BA%BA%E6%B0%91%E5%A7%94%E5%91%98%E6%9C%B4%E5%AE%AA%E6%B0%B8%E5%92%8C%E9%87%91%E6%97%A5%E6%88%90.jpg

北朝鲜的会议照片,右起为外交人民委员朴宪永和金日成

酒过三巡,金日成显得微醺,他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扶着桌子。突然指着对面的朴宪永骂道:“你的游击队都去哪里了?你不是说老百姓会起义吗?结果都去哪里了?”

金日成所说的,正是家乡在汉城的朝鲜共产主义运动元老朴宪永先前承诺,只要占领汉城,就会有南方劳动党成员起兵支持人民军,推翻李承晚政权。

对于金日成的责骂,朴宪永显得有些委屈。作为总政治局主任,朴宪永从来没有机会执掌战争指挥权,为给人民军争取援助,他东奔西走,已经筋疲力尽。朴宪永认为,作为人民军最高指挥官,金日成应承担战局失利的责任,而不是埋怨别人。他指出,在多次战役中,金正日的命令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金日成大怒。他说:“你这个臭小子,你这是什么话?如果战争出现失误,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你也有。有你这样判断形势的吗?”

说罢,金日成抄起桌上的大理石墨水瓶砸向朴宪永。

这则故事记录在朝鲜战争中南方大将白善烨的回忆录——《白善烨将军朝鲜战争回忆录》中。至于朴宪永有没有被这个墨水瓶砸中,大概已经无据可考。不过,韩国首尔延世大学教授朴林明认定,朝鲜劳动党两位高级领导人金日成和朴宪永之间的关系在朝鲜战争中已经破裂,这也给朴宪永战后的命运写下伏笔。

朴宪永,生于“三八线”以南,忠清南道礼山郡人。他19岁开始流亡海外,组织共产主义运动,参与1925年朝鲜共产党成立,是朝鲜共产主义运动的元老人物。1945年,后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袖金日成从苏联返回朝鲜前,朴宪永在汉城领导共产党党中央,在国内积累了一定的声望。

就朴宪永和金日成的关系,不少历史学家都试图在有限的资料中理出头绪。有人说,朴宪永是朝鲜战争爆发的真正“推手”;有人说,朴宪永为朝鲜人民军最终未能一统南北“背黑锅”。朴宪永的是是非非与这场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但大国之间就朝鲜半岛的未来“暗流涌动”。在苏联军舰的帮助下,金日成返回朝鲜,径直在苏联占领的北方咸镜道成立朝鲜共产党北方局。尽管金日成公开表示服从汉城共产党党中央和朴宪永的领导,但北方局由于在苏控区,得到苏联支持,行动较为独立。

另一方面,朴宪永在南方的日子并不好过。朝鲜共产党在汉城的活动受到美国占领方和南朝鲜政权的打压,主要领导人遭到通缉。朴宪永、李承烨等共产党领导人于1946年被迫撤往北方。随后,南北双方各自建国,半岛即将进入战火纷飞的时代。

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撤到北方的朴宪永并不甘心把党内权力让给金日成,两人一度形成对峙关系。

http://ourhistory.blog.21ccom.net/files/2013/07/%E5%9B%BE%E5%9B%9B%E5%8D%81%E4%BA%8C%EF%BC%9A%E5%8C%97%E6%9C%9D%E9%B2%9C%E5%86%9B%E9%98%9F%E6%8A%B5%E6%8A%97%E7%BE%8E%E5%86%9B%E3%80%82.jpg
北朝鲜军队抵抗美军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位于平壤的劳动党党校正在举行一场学习班毕业典礼。此前两年,朝鲜半岛共产主义运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鲜光复后,一度形成了朴宪永领导的南方共产党和金日成领导、由朝鲜共产党北方局改组而成的北方共产党,随后两党相继改名劳动党,进而合并。

不少原南方劳动党党员跟随朴宪永一同北上。他们在这次学习班毕业典礼上和北方党员一起庆祝。突然,有一名喝多了酒的南方劳动党党员起身高呼:“朴宪永万岁!”这虽然只是一句酒话,却让朴宪永陷入了被动。不少党内领导人指责朴宪永搞宗派主义,南北劳动党员之间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在苏联方面的调解下,朴宪永接受了寄人篱下的现实,出任朝鲜南北劳动党联合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并担任朝鲜副首相兼外相,成为朝鲜战争前北方政权的“二把手”。

在第一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中,除朴宪永外,朴文圭、李承烨、许成泽、李炳南、金元凤、白南云6名部长级官员同样来自南方劳动党,形成南北各分天下的局面。

就之后的朝鲜战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权力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与战争爆发紧密相关。

由于认定美国不会直接干涉朝鲜战争以及南方李承晚政权不断扬言北进,朝鲜方面普遍持有武力统一半岛的主张。在朴宪永看来,南方是自己已经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多名南方劳动党领导人也正在汉城等地从事地下工作,一旦战端开启,能够赢得不少南方民众的支持,从而迫使李承晚政权屈服,完成南北统一。

有些史学家坚持,朴宪永之所以屡屡强调南方劳动党员的群众基础,是为了“争功”。按照金日成等人先前的方案,北方将通过人民军为主要力量武装统一半岛,巩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基础。这一方案受到朴宪永的反对,因为朴宪永希望把统一半岛的功劳记在南方劳动党头上。

不过,就在人民军发兵之前数月,南方劳动党留在汉城从事地下工作以及反政府游击队的领导人被李承晚政权逮捕,这使得朴宪永倍受打击,在党内的地位有所动摇。

无论朴宪永当时内心做何种想法,他确实夸下“海口”,称北方军队进入汉城之日,就是20万南方劳动党党员起兵响应之时。

时间回到1950年,根据先前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人民军6月25日凌晨向南方发起突然袭击。韩军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迅速溃败,仅仅过了不到3天时间就丢掉了首都汉城。随后,朝鲜军队势如破竹,一度占领了半岛90%的土地。

不过,朴宪永承诺的20万南方劳动党党员没有“如约而至”,等来的却是3个月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在仁川登陆。随后,战争的发展卷入了更多国家,北方一度溃败,金日成和朴宪永两人就承担战争失利责任陷入争执,这才有了金日成用墨水瓶怒砸朴宪永的一幕。

停战后,南方劳动党在朝鲜政府内威信受到重挫。不少政府内部人士认为,来自南方劳动党的领导人没有尽力发动群众、配合人民军进攻,应该为战争失利负全责。从1953年开始,包括朝鲜劳动党秘书、朴宪永在南方劳动党的副手李承烨在内多人被处决或判刑。南方劳动党彻底失势。

1955年,朴宪永同先前被处决的李承烨一样,被控为“美国间谍”,罪名是促使朝鲜人民军贸然进攻,获死刑判决。在不少传说中,朴宪永被极其残忍的行刑手段杀死,不过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

朴宪永的真实想法可能永远无法确切还原。不过,不少历史学家认为,虽然可能存在争夺权力的想法,但多次被敌人逮捕、一直希望南北统一的朴宪永无论如何不会是间谍。

一些俄罗斯史学家曾经撰文思考朝鲜战争的原因。他们认定,朴宪永可能比金日成更热衷于这场战争。朴宪永是汉城人,一直在南方从事共产主义运动,其号召力和人脉资源都留在南方。一旦南北统一,支持朴宪永的党内成员和党外群众都会增加,与一直在海外抗日的金日成相比,朴宪永更有优势争夺党内领导权。

不过,朴宪永的这种想法没有实现,相反,因为政治斗争的缘故,他最终成为南北双方共同的敌人,遭到南北方民众的指责。

朴宪永为了推动半岛共产主义运动和南北统一成为李承晚政权的敌人,战后又为战争失利承担责任,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敌人。他是否希冀回到南方,亦或掌握更大权力,无人可知。但朴宪永没能再次回到他一直奋斗的汉城,他的“家国梦”最终上演一出悲剧,留给后代人的只有唏嘘。

白善烨:流泪做先锋

还是1950年,9月15日,美军完成了仁川登陆,在短时间内扭转战争形势。28日,美军攻占汉城。一辆吉普车开进忠南道办公大楼院内,韩国国防军第一师师团长白善烨从车上走下来,前往二楼的办公室领取作战计划。

取到作战计划后,白善烨急切地翻着,希望看到第一师团的行军路线。作战计划清晰地标明,美军两个师团从汉城进军平壤,而韩军则要沿着海岸线进军海州方向。

白善烨着急了。多年之后,他在《白善烨将军朝鲜战争回忆录》一书中写到:“我不能理解。在占领敌军首都的过程中,这片土地的主人–(韩)国却被排除在外,怎么也不能只是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的发生。”

白善烨找到了美国第一军军团长弗兰克·米尔本,要求改变作战计划,让韩军第一师负责进攻平壤。白善烨知道,说服美军改变作战计划意味着改变后勤、通信、运输等一系列作战细节,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他依旧迎难而上。他给米尔本讲韩军的作战能力,讲部队的士气,甚至讲50多年前日军攻占平壤的作战方略。

不知不觉间,白善烨的眼泪开始顺着脸颊流下来。他说:“我的童年是在平壤度过的。大同江哪些地方深、哪些地方浅,我都非常清楚。因为大同江是我和我弟弟一起打滚玩耍长大的地方,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那里的情况……”随后,白善烨哽咽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如他所言,白善烨出生在平安南道江西郡,童年在平壤度过。他1939年从平壤师范学校毕业,随后前往伪满洲国奉天军官学校学习。日本投降后,白善烨回到平壤,就职于平安南道人民政治委员会,曾经担任有“朝鲜甘地”称号的朝鲜民主党创始人曹晚植的秘书。

1945年12月,白善烨“脱北”,加入韩国国防警备队,1950年成为韩军第一师师长。

美军仁川登陆后,已经成为韩军第一师团最高指挥官的白善烨已经磨拳霍霍,准备带领第一师团杀回故乡平壤。

在1950年9月的那天,美军米尔本军团长陷入沉思,他面前的白善烨脸上还挂着泪珠。最终,米尔本拿起了电话,要求参谋修改作战计划。而白善烨则飞奔到参谋办公室,亲自等了三个小时拿到修改后的新方案。

拿到作战方案后,白善烨率领第一师团进驻刚刚收复的汉城。在继续北进的同时,他有些担心自己三个月前被迫仓皇南撤时留在汉城的家人。他坐着吉普车去找弟弟白仁烨,后者是韩军第17独立团团长。一见到哥哥,白仁烨就说:“家人们都没事。母亲和大嫂都很安全。”

http://ourhistory.blog.21ccom.net/files/2013/07/%E5%9B%BE%E5%9B%9B%E5%8D%81%E4%BA%94%EF%BC%9A1951%E5%B9%B47%E6%9C%8810%E6%97%A5%EF%BC%8C%E7%99%BD%E5%96%84%E7%83%A8%E4%BD%9C%E4%B8%BA%E9%9F%A9%E5%9B%BD%E5%86%9B%E9%98%9F%E4%BB%A3%E8%A1%A8%E7%9A%84%E8%BA%AB%E4%BB%BD%E5%87%BA%E5%B8%AD%E4%BA%86%E5%BD%93%E5%A4%A9%E7%9A%84%E4%BB%AA%E5%BC%8F%EF%BC%8C%E5%8D%97%E6%96%B9%E5%86%9B%E9%98%9F%E5%8F%AA%E6%9C%89%E4%BB%96%E4%B8%80%E4%BA%BA%E5%87%BA%E5%B8%AD%EF%BC%8C%E6%98%AF%E8%8D%A3%E8%AA%89%E4%B9%9F%E6%98%AF%E4%BB%96%E6%9C%80%E5%A4%A7%E7%9A%84%E5%8F%AF%E6%82%B2%E3%80%82.jpg
1951年7月10日,白善烨作为韩国军队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当天的仪式,南方军队只有他一人出席,是荣誉也是他最大的可悲

听罢,白善烨低头思考了一下。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回到师团指挥部,部署北进行动。在白善烨看来,只要家人没事,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回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平壤。

为了先于美军进入平壤,白善烨动员一切力量。他顶着压力收编那些在南撤时留在汉城的第一师团士兵,补充兵员。就下属对这些士兵忠诚的质疑,白善烨说:“韩国成立不到两年,我们现在正经历巨大国难……现在并不是相互埋怨的时候。过去的一切就让它随着临津江的江水过去吧,让我们重新团结起来,为了此刻进攻敌军的首都团结一致。我一概不会追究过去的事情。”

行军途中,白善烨要求士兵日夜兼程,不少人脚上起泡,只能一瘸一拐地前进。为了振奋军队士气,白善烨在行军途中经常向着士兵们大声喊“平壤”,士兵们也大喊“平壤”。随后,这成了韩军第一师团的口号。

在平壤的边缘地带,第一师团的通讯参谋找到了人民军的通讯线路,接通了平壤总司令部的交换台,但由于没有平壤口音,担心在通话中露出破绽。于是,参谋找到了在平壤长大的指挥官白善烨。

白善烨接过电话,问道:“同志,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人民军总司令部的接线员非常焦急,甚至没有询问对方的身份,只是在慌张中说:“得赶紧撤退,我们也得活下去啊!”由此,白善烨判断,平壤已经“慌了神”,命令部队加紧进攻,喊出了“回家”的口号。

进军途中,白善烨看到了大同江,这是他和弟弟幼年时经常玩耍、知根知底的江水。白善烨脑海中浮现了自己7岁时的场景。那时,他刚刚失去父亲,母亲从平壤附近的江西郡搬到这座城市。当时,走投无路的母亲把三个孩子带到大同江大桥上,似乎要准备投江自尽。

白善烨回忆,那时13岁的姐姐对妈妈说:“树也得三年后才能生根,我们刚来平壤,不能就这样死去……让我们抱着死的决心再活一次。”于是,平壤成了他们的故乡,白善烨在这里生根,如今则希望带着军队打回故乡。面对熟悉的城市,白善烨“眼角开始发烫,心也跟着跳起来”。

终于,曾经流着泪要做先锋的白善烨终于第一个带兵进入了平壤,在回忆录里,他把这里称作“我1945年12月离开的故乡”。和他一同进入这座城市的还有美国第一军团联络官本·维泽。

按照白善烨的回忆,维泽的父亲是美国传教士,而维泽本人就生在平壤。“他用平壤话对我(白善烨)说:‘我得快点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真的想快点回去。’”

在平壤,白善烨首先来到的地方是位于万寿台的金日成办公室。他坐在金日成的椅子上,思考着整场战争的来龙去脉,思考为什么半岛陷入了那场“充满血腥味的同族相残”。

因为首先进入平壤,白善烨被李承晚亲自任命为少将,称他“挽回了(韩国)国军的名誉”。

不过,过了没多久,在中国抗美援朝部队的攻势压力下,白善烨所带领的部队以及支援他们的美军惨败。仁川登陆后,一直处于进攻态势的美韩军队随着战局的扭转开始步步后退。

可以想象,当被迫撤出平壤、再次离开大同江时,白善烨的心情是怎样的惆怅。

1951年7月,交战双方正式开始第一次和谈。北方的和谈代表中,有以南日大将为首的三名朝鲜将军,另外包括抗美援朝部队的邓华将军和解方将军;南方的和谈代表则是由四名美国将军加上白善烨共同组成。一场朝鲜半岛的战争,和谈时,南方军队竟然只有一人出席,这是白善烨的荣誉,也是他最大的可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个白善烨流着眼泪向美军争取获得进军故乡平壤权力的地方–忠南道,正是朴宪永的故乡。两个希望半岛统一的人,一个离开南方家乡去北方参政,而另一个离开北方的家乡率领南方军北进。然而,两人都没有如愿,“三八线”依旧横亘在南北之间。

几十年后,已经垂垂老矣的白善烨早已不在军中服役,谈起朝鲜战争的语气也多了一些平静的色彩。但每次说起战争中带着部队离开平壤时的感受,白善烨就无法再坦然面对。“有多少眼泪来自心底?对于没能实现统一大业、从战线上撤退的军人来说,内心的伤痛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现在,每当想起当时的各种情况,心里都会感觉麻麻的。”

那些未终结战争的一代

对于朝鲜半岛而言,“三八线”是停战协定规定的停火线,但却不是战争终结的信号。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讲,1951年停战后朝鲜半岛仍处于敌对状态,南北双方的战争没有结束,统一梦想没有实现。这或许就是国际政治与民族情感之间的差别吧。

1950年战争爆发时,朴宪永50岁,白善烨30岁。5年后,朴宪永被处决,白善烨离开军队选择从政。战争改变了半岛的发展历史,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当他们怀揣统一目标投身战争时,或许从未想过无法终结自己发起的战争。

对于朴宪永来说,他背负着“间谍”的罪名死去。作为朝鲜半岛南北政府的敌人,没有人为他说话。

2004年,朴宪永的女儿、莫斯科舞蹈学校教授朴维维安娜告诉韩国《东亚日报》:“将一生献给共产主义运动的父母在朝鲜和苏联被肃清的事实不仅是我们家族的悲哀,也是历史的一大讽刺……希望父亲也能得到正确历史评价的日期早日到来。”几十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尝试分析朴宪永在朝鲜半岛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的作用,试图为战争的爆发和结局提出新解释。

对白善烨来说,他已经是一位90多岁的耄耋老人了。这名与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彭德怀、邓华共同号称“韩战四杰”的功勋将军朝鲜战争后做过韩国驻多国的大使及内阁交通部长官等职务,后来从商。

2002年卢武铉政府时期,韩国民间机构民族问题研究所出版《亲日人名辞典》,指责白善烨在伪满洲国军校上学时在日伪军队服役,是亲日的“韩奸”。这让告别民众关注视线的白善烨又激起不少争议。

然而,2009年,李明博政府执政期间,将白善烨推举成为韩国“名誉元帅”,称老人是韩国军队第一大将,他成为“名誉元帅”能够提高朝鲜战争参加者的自豪感和国民安全意识。2010年,韩国陆军第一师把一块纪念石碑命名为白善烨将军石碑,是韩国第一个以战争指挥官个人名字命名的纪念碑。

这种迥然不同的待遇引发不少人的思考。一些史学家认为,政府更迭,不同领导人的南北政治纲领不同,直接影响了对朝鲜战争一代的评价。卢武铉政府提出对北方缓和的政策,与美国关系不睦,社会力量强调韩国民族主义有利于政府执政。而政策倾向美国的李明博政府对北方态度强硬,于是授予朝鲜战争中韩军中有号召力的将军以特殊荣誉也是有特定意图的。

战争的确从来都没有结束。哪怕战争中的那一代人已经死去或是老态龙钟,他们依旧在朝鲜半岛南北对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或许有一天,当朴宪永、白善烨或是朝鲜战争中其他半岛人心中的南北统一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关于他们的是是非非才能有一个平静的解答。

宿亮,“新历史合作社”《我们的历史》第三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