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国学小常识:贡院是一种什么建筑



    贡院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时会试使用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又称为考棚。贡院的设置,最早开始于唐朝。为什么我国古代的考场叫“贡院”呢?

在古代,凡是送给皇帝的物品都叫贡品,唯独“贡院”贡献的是人才。所以贡院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

北京的贡院建立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大门五间,称为“龙门”,寓意鲤鱼跳龙门。中间三门上有横匾,中题“天开文运”,东题“明经取士”,西题“为国求贤”。贡院内沿中路主要有明远楼、公堂、聚奎阁和会经堂等建筑。东西两旁则分布着九千多间被称之为“号棚”的低矮考棚。在贡院的四角还建有了望楼。

北京的贡院既是全国明、清会试的考场,也是顺天府乡试的地方。乡试每三年一次。于农历的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连考三场,每场考试时间为三天,共考九天。全国的会试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试”,又叫“春闱”,考试时间也是九天,于农历的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连考三场,每场时间三天。

考试时的监考很严,考生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地搜身,以防考生身上藏有“夹带”。所谓“夹带”,即是把与考试相关的资料、答案等藏在身上。如有夹带,则送刑部严办。当考生进入考场的考棚后,就要锁门,称之为“锁院贡试”。因贡院的四周是用荆棘围圈起来的,所以又叫“锁棘贡试”。考生每人一间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试题发下,明远楼上响起鼓声,考生们就苦思冥想做起八股文来。

“锁院贡试”最怕着火,贡院着火的事件也很多,如在明朝天顺七年(1463),春试的第一天夜晚,贡院考场发生了严重的火灾,被大火烧死的考生有九十多人。明英宗很痛心,特恩赐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将他们埋在朝阳门外,并立了一块“天下英才之墓”石碑,民间称之为举人冢。

由于贡院屡屡失火,所以历朝不断改建。如清朝乾隆时期,又把贡院修葺一新,竣工时,乾隆皇帝还亲临视察,并高兴地赋诗一首,诗中有“从今不薄读书人”之句。


陈虎,《中华读书报》2013年07月1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