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緬甸官員太腐敗了,你有好東西,他們就伸手要”




《新史記》朱諾 專稿



我拿起相機,準備在城裡隨便走走。剛剛走出茶館,一個鬍子拉碴的中年男人便迎面攔住我,他張開“血盆大口”,露出被檳榔染成紅黑色的牙齒,嘴裡迸出幾個斷斷續續的英文詞,大概是問我要去哪裡。我回答說,隨便轉轉。他伸出一隻黑油油而粗糙的大手,一定要和我握一握,嘴裡還說著:“謝謝。謝謝。”我不知道他要“謝”的是什麼,只好陪著笑臉,回“謝”了他,奪路而去。

印度穆斯林的清真寺裡傳出早禱聲,緬甸的佛廟裡,僧人信眾正在更新佛龕前的祭品和鮮花。昨天遇到的兩位法國人從晨霧裡姍姍走來,我和他們打了招呼,尼姑手裡拿著一本《緬甸歲月》,我好奇地問她:“看這本書有什麼感想嗎?”

不知是我的問題太籠統,還是她根本就沒有聽清楚,尼姑眨了眨眼,略帶羞澀地說:“他是最棒的。”

江邊的一些房子看似殖民時代的老建築,實則沒有那麼古舊。一位老漢見我在他家的柚木樓下拍照,便熱情地拉我走近前些看個仔細,他指指樓梯前石欄上刻著的緬甸數字,告訴我那是“1325”。不知道緬曆的人也許會嚇一跳吧,我掐指一算,噢!1967年啊,也不算太老的房子嘛。我們一起哈哈大笑了一陣,老漢又拿出兩張舊錢幣:“這個算不算老的?已經不流通啦。送給你。”


老漢送給我兩張不再流通的舊緬幣。

這是一張面值10基和一張15基的紙幣,最醒目的是正面昂山將軍的頭像,發行銀行為“緬甸聯合銀行”(現在流通的緬幣都是緬甸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上沒有發行年代。緬甸軍政府曾經發行過無數次紙幣,面值除了正常的1、10、100,還有一些奇怪的35、45、75等。1987年,軍政府毫無預警地突然宣布幣值25、35、75等鈔票全部作廢,而推出45和90基的紙幣,理由是它們都是獨裁者奈溫將軍的幸運數字“9”的倍數。這可算是世界錢幣史上最滑稽的一幕了,它也直接導致了緬甸88年民主運動。

不過,這種15基的我還從未聽說過。不管怎樣,先收藏了。謝過老漢,繼續遛達。
路過政府的船運局售票處,我順道進去打聽一下回曼德勒的船票。昨天坐了一夜的火車,腰背已經不能承受回程13小時的木板座了。售票大廳的黑板上用粉筆寫著外國人的快船票價:45美金,可是售票人員告訴我,公家的快船已經不開了,理由是現在旱季,水不夠深,船隻容易擱淺。

“那慢船有沒有?”
“有,開到曼德勒兩天三夜。”

我的行程安排不允許我在河上漂這麼久,我只好無奈地苦笑了一下。在門口,我遇到了荷蘭人菲利普,他剛到杰沙,還沒有去城裡轉悠,就先來打聽船票的事,得到同樣的資訊後,他決定坐長途汽車回去。我們聊了一會兒奧威爾和緬甸之旅其他地方的見聞。然後,他要去英國俱樂部,而我則想去城外的一個撣族村子看看。

撣族的村子坐落在城北的江邊,步行20分鐘就到了。和緬甸其他地區的農村一樣,這裡的人們熱情好客,街上的孩子們向我揮手致意,嘴裡卻是他們唯一會說的英文單詞:

“Bye-bye!”

大概是韓劇正在緬甸熱播的緣故,這裡的人們總會向我說:“阿尼哈塞喲。”起初,我還試圖更正他們,後來,碰到類似的問候多了,我就乾脆做個下蹲馬步,揮舞胳膊作揚鞭狀,口中念念有詞:“剛弄死他!”這樣的舉動往往會引起他們的認同和善意大笑,因為眼下緬甸的大街小巷、好多商鋪裡傳出的音樂,正是PSY風靡一時的“江南Style”。

一位姑娘正在分裝自家釀製的米酒,見我好奇地湊近探視,就舀了一杯讓我品嘗。窗臺前聊天的小夥子們對我微笑,擺出酷酷的姿勢讓我拍照。最有意思的是一位男子看見我在給他的孩子拍照,竟然招呼草棚樓上的妻子,換了新衣服下來,讓我給他們拍了一張全家福。鄰居家的大嬸看見了,叫我等等,沒一會兒,她把半個村的鄉親都招呼了過來……
語言不通不再是障礙,我們在微笑和比劃中,彼此溝通。

田間,地肥水美,綠草如茵,牛羊在悠然地吃草,牧人卻不見蹤影。大江在遠處滾滾南去,風鈴在寺廟的垂檐下低聲歌唱,柚木橋靜臥在旱季明媚的陽光裡。一幅很美的田園山水畫,與奧威爾筆下窮山惡水、潑婦刁民的景致大相徑庭。

正午的伊洛瓦底江邊,男人們依舊無所事事地坐在茶館裡喝茶,女人們在河邊搓洗著衣服;搬運工們從貨船上卸下巨大的鐵皮油桶和沉重的大米袋子,再把當地特產的陶罐裝到船上去;野狗在高大榕樹的樹蔭下昏昏睡去,對岸飄來的微風把小攤上的烤魚香味吹滿整條街道。

我坐在客棧門前的石椅上,望著江水發呆。一位穿著隆基的中年男子走過來和我搭訕,開口竟然是地道的中文。我和他寒暄了一陣,得知他姓張,是出生在緬甸的第二代華人,祖籍江蘇南京,家在曼德勒,卻在緬北大山裡一個不方便透露地名的地方做生意。我估計那肯定和紅寶石或翡翠什麼的有關係。他說,沒錯,是開礦挖玉石和翡翠的。實際上,他這次路過杰沙,就是幫一位政府官員來鑑定一批玉石貨物的。

我們山南海北地閒扯了一陣,我問他能不能去山裡的礦區看一看。他說,“政府一般不允許外國人進去,不過,如今那邊來開礦的中國人很多,他們都和當地的官員混得不錯,打通了關節,要是有人在那邊接應你,也不是不能進去。”

我又問了他一些礦上的事,僱了多少員工?工錢要付多少?怎麼去銷售?怎麼賭石?他也告訴我一些鑑別真假玉石的知識,並指點我說,真正好的玉,還是去中國買吧,因為有些緬甸政府官員太腐敗了,你有好東西,他們就伸手要,所以一旦開採到好的玉,礦主就趕緊偷偷運到中國去賣個好價錢。而且中國的切割技術也高,把好料拿去中國可以切割出更好的成品。(《新史記》第13期)
-----------------------------------------------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4/%E6%96%B0%E5%8F%B2%E8%A8%98-13%E5%B0%81%E9%9D%A2%E7%B6%B2%E7%B5%A1%E7%94%A8.jpg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