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2萬餘被俘志願軍命運懸殊

韓戰期間,中共先後派出逾百萬軍隊以「志願軍」名義赴北韓參戰,近20萬人捐軀,2萬2000人被美軍俘虜。這些戰俘約1萬5000人(近七成)後來選擇 去台灣,7000人選擇回大陸。60年來,他們分居兩岸,經歷不同命運;選擇台灣者背井離鄉,飽嚐思家之苦,但多能安居度日,老有所養;回大陸者則因曾當 俘虜而備受歧視,苦不堪言;即使未當過俘虜者,也有人回國後橫遭厄運,一生落魄。

張澤石是志願軍戰俘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原籍四川廣安,韓戰爆發時正在北京清華大讀物理系,他被中共抗美援朝宣傳激動得熱血沸騰,毅然投筆從戎,1951年3月入北韓作戰,任60軍180師538團宣教幹事,不料三個月後,180師遭美軍包圍重創,他在突圍時被俘。

84歲的張澤石對香港「蘋果日報」說,在戰俘營他被美軍「甄別」出來,被指定任志願軍戰俘營翻譯。他作為志願軍俘虜中學歷最高、見識最廣者,也得到美軍的敬重,以致最後美軍希望送他去美留學,但他認為自己是中共黨員,一腔愛國,最終選擇回國。

未料他回國後被當成怕死鬼、變節者、甚至美軍間諜,受到開除黨籍、軍籍處分,「反右」、「文革」等歷次運動都被批鬥,直至1980年代中共為志願軍戰俘恢復 名譽,他才免受衝擊。過去10年他出版多本回憶錄反省那場戰爭,觀點與中共當局有別,一度令當局不快。張澤石說,「那是一場完全不應發生的戰爭」。

83歲的張一夫原名張更照,山西人,早年當國民黨兵,接受救護訓練,後被解放軍俘虜,又成為軍隊軍醫。韓戰爆發,他隨志願軍入北韓作戰,沒幾天就當了俘虜。被 俘後,戰俘遣返甄別時,美國人用最簡單辦法:左右各擺一張桌,戰俘從房間走出,向左的回大陸,靠右的去台灣,「要去台灣的人最多,很多人本來就是國軍出 身,現在想去台灣」。為表示決心,不少人都刺字「誓死反共」。

1980年代後期,兩岸開放老兵回鄉探親,張一夫回大陸見到當年志願軍的長官,「他跟我說,你去台灣對了,你回大陸就倒楣了,非要鬥你幾年不可」。他退役後在台北桃源開診所,懸壺濟世,直至退休;有趣的是,中共還給他家人頒發他 「戰死」證明,上有毛澤東簽名。他把它帶回台灣,以作紀念。

世界新聞網香港新聞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