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儒学专家杜维明:“学而优则仕”思想被严重误读
儒学专家杜维明的《龙鹰之旅》等三部著作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6月8日,杜维明在京举行讲座,介绍世界范围内儒家学说的研究现状。他称,儒学已经成为各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谈及儒学跟入世的关系,杜维明表示,现在人们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存在非常严重的误读。
热衷学术研究未离开校园
《龙鹰之旅》《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现龙在田》三本书是杜维明1966年到1985年间的学术随笔集,其中披露了不少个人治学的历程,这次是首次在大陆集结出版。在书中,杜维明写道:“整整4年——1460天都在美国的剑桥哈佛学习,没有浪费过一天一夜为谋生活或娱乐而不学习。”
讲座中,杜维明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从台湾东海大学到哈佛大学,以及在美国、印度、中国的讲学研究。他说自己从未离开过校园,当年答应来北大讲学,也特别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住在校园里。杜维明坦言,他在学术研究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跟官方和政治界接触。
儒家核心价值东西方不同
杜维明认为,仁爱的“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在讲座中他着重提到了“从仁学看天人合一”观点,而西方社会常常把“礼”看做儒家的核心价值。
杜维明表示,中国人对儒学的研究和认同并不一定比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好,上世纪80年代如此,直到今天,韩国的儒学研究仍然值得注意。他说:“我1984年做过调查,韩国儒学的研究和认同是在整个儒教文化圈排名第一的,日本第二,香港第三,台湾第四,大陆的儒研对象是上海,排在第五位。”
杜维明回忆,当时他做调查研究的时候中国大陆很多学生是反对儒家的。他说:“我1985年在北大上儒家哲学课的时候,多半是研究生。他们说,杜教授我们看你好像认同儒教,这在我们这一代绝对不可能。我们可以了解、批判、研究,但不可能认同。”在杜维明看来,那个时候的批判传统直到今天影响依然很大。
■人物简介
杜维明,著名学者,是儒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人物,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先后求学于台湾东海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曾在普林斯顿等大学任教。1981年起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担任历史及哲学教授,其间当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诠释中国文化、反思现代精神、倡导文明对话,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访谈
儒学已成为各文明交流中介
记者: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是否有对接的可能性,具体的结合点在哪里?
杜维明:我认为社会科学和传统文化有对接点,而且对接的范围很宽。马一浮先生把国学定义为六经,认为六经不仅是人文学,也是社会科学。也就是说,依据儒家的基本精神,人应该是多样的。儒家的六经——《诗经》体现了人的感性,《春秋》体现人的历史性,《尚书》体现人的政治性,《易经》当然是人的终极关怀。不同的社会科学都可以从更宽广的儒家经学中吸收养分。
记者:你说自己入世但又不跟官方接触,而且回避,你怎么看待儒学跟入世的关系?
杜维明:这个问题很好,而且比较有现实性。世界其他文明都有超越的一面,但孔子的选择是入世的,入世就和现实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现在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有非常严重的误读。
孔子进入现实政府并想起作用,毫无疑问这是世俗的。但是,他对政治的理解与当时的权力运作结构是矛盾的。他讲的是创造条件使大家能够安全,能够生活,然后富裕,然后“好礼”,培养道德理性。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在政治上的失意是必然的。孔子和他的弟子想通过道德教育来转化政治,不是说反过来接受政治的权威,这是儒家的主流。
回到你刚才讲的问题,我认为儒家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如果在政界他的影响力大,他的服务性可能会高。
记者: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儒家文明在人类各个文明之间充当中介角色?
杜维明:这个问题是我最近思考比较多的。2001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组织18个人的对话小组,最后大家同意用儒家的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对话的基本原则。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儒学不仅能够,而且已经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
我不是基督徒,但我是基督教神学的受惠者。我长期进行儒家和基督教的对话。最初,我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13个儒家学者和13个基督教学者对话,这13个儒家学者中有7个也是基督徒。
另外,关爱地球的价值观必须有一种世界公民的语言,而这种世界公民的语言就是儒家的语言。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诠释,所以它可以作为中介。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京华时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