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杭州老字号张小泉:剪不断的百年情愁


剪刀
“裁剪江山成锦绣”是著名剧作家田汉为张小泉剪刀创作的赞美诗

每个老字号都有一部创业史,每部创业史都见证着中国的变迁。BBC记者沙磊最近走访了“张小泉”,听历史、看现状,展望这把剪刀能否也在国际舞台剪出一片锦绣江山?
商家企业,成功之路,想必都曾经有起有伏。
但是,杭州的张小泉公司历史更加悠久、动荡更加激烈。
历代王朝且盛且衰。经历过战争、革命,中国经济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再返回资本主义。

时光流转,“张小泉”却一直在悄悄地打造不起眼的家用器具—剪刀。

明朝末期,一位名叫张思家的手艺人下功夫把剪刀作得既锋利、耐用、又漂亮。中国“煮妇”手中突然有了强大的新式武器,对当时的鸡鸭来说,无疑是个噩耗。

几十年后,张小泉子承父业,搬到杭州。1663年,以张小泉命名的剪刀作坊正式成立。

丁成红
丁成红说,要坚持良钢精作的古训


缺点什么?

张小泉剪刀公司的现任总经理丁成红告诉我,现在,他们仍然致力保持历史传承。

丁成红说,“我们的创始人有句古训,良钢精作。”他说,现在我们用的钢与其它许多厂家不同。便宜的钢材每吨只要7,000-8000人民币,我们用的钢材每吨价格在11,000-12,000元。

现在,还有几位手艺人能用传统方式纯手工打造剪刀。但是,在现代化的厂房参观时,我不由暗想,这里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如同飞机库一样宽大的厂房内,巨大的金属锻压机叮当作响,身穿连身工作服的工人看上去好像是刚从共产党的招贴画上走下来。眼前,几乎看不到任何历史遗产的迹象。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批量生产。现在,张小泉公司总计有员工1500人,每年生产大约700万把剪刀、300万把刀。剪刀平均售价每把3-5美元。

在世界上任何其它一个地方,你可能都会想,有张小泉这样显赫出身的品牌,市场定位是不是更趋向高端?甚至,创出一个高档次的国际声誉。
张小泉公司年销售额大约4000万美元,其中出口额还不到0.5%。


张倩
张倩:被曲别针淹没的剪刀继承人


“自愿充公”

要找到答案,我们可能仍然需要回顾同样代表着中国变迁的张小泉剪刀的历史。
在二楼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内,我找到了办公室经理张倩。看上去,她没有太多的牢骚。有份好工作,有单位分的一套小公寓。但是,看看她的姓。张倩,也有可能拥有更多。

她是张小泉的第13代直系传人。1958年,第11代传人、张倩的祖父是这家生意红火的剪刀厂的资本家。他突然发现,在历史长河中站错了“队”。

共产党政府要搞公司合营,私营企业以及所有资产,包括老宅子,都要“自愿”交给国家。

张倩说,“你必须自愿。当时我还没出生呢,所以,我也不能说自己有什么遗憾。”她还说,如果历史不同,“我今天的生活肯定也不同。”

一位剪刀继承人被曲别针所淹没。中国政治的动荡改变了无数人生,这只是其中之一。

工人
“张小泉”考虑从德国进口先进设备


定定神

此后几十年,“张小泉”一直受国家控制。
1990年代,张小泉工厂的工人已经增加到2500人,机器连轴转,每年出产的剪刀、刀具总数达到2千万。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低档产品。

要是历史没有再一次大转弯的话,这种局面可能也就持续下去了。
19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大规模重组,许多国营企业又被民营化了。2000年,国家脱手75%的股份,“张小泉”成了有限公司。

如同许多中国企业一样,突然置身于全新的经济现实,需要眨眨眼、定定神,找到立足点。
1000名工人下岗。他们说,这是通过自然减员逐步实现的;产量大幅度减少。

张小泉公司一位姓江的品牌经理告诉我,“中国私营企业和职业总裁的历史还很短。我们的主要计划是要从生产厂商转型为品牌运营商。过去,我们相信有酒不怕巷子深,仅仅关注生产。”

今年早些时候,“张小泉”第一次将产品带到了世界领先的法兰克福交易会。当然了,现在,他也“触电”,利用互联网销售,并且在研发新产品。

放眼全球

但是,开创出口市场,还有另外一大障碍。

丁成红告诉我,中国剪刀和西方剪刀不一样。“在欧洲和美国,剪刀主要用来剪纸,因此,刀刃更长,把手更短。但在中国,剪刀被用来剪纸、食品、布、甚至用来修鞋。”

“张小泉”正在与德国洽谈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帮助生产尺寸和形状更适合用外国市场的产品。
创建350年,张小泉依然面临挑战,比如,商标侵权的马拉松官司、假冒伪劣产品等。

但是,也许现在,张小泉也正好有机会发挥历史传承之优势、把自己从仅在中国家喻户晓打造成世界品牌。

归根结底,搞营销的人都爱说,卖故事比卖东西要容易得多。
张小泉的故事够传奇吧?

BBC记者沙磊,BB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