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五四时著名反派陆宗舆和他的后人
陆宗舆(1876-1941年),浙江海宁人,因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称为“卖国贼”,而成为近代中国大名鼎鼎的反派人物。
近年来,有两条关于陆宗舆的小道消息颇引人关注:2009年,有消息称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江苏无锡籍选手陆霏霏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第29代直系后人,网友则爆料陆霏霏实是“卖国贼”陆宗舆的曾孙女,而招致网友的各种吐槽;2010年,陆宗舆的孙女陆秀芬从天津回祖籍海宁,据当地网友披露,陆家后人期望为祖上摘除“卖国贼”的罪名,他们才有脸回归家乡。
在陆宗舆十二个子女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陆静嫣(1905-1985)。据本人初步考证,陆静嫣与赵一荻、吴靖等人同为天津中西女中同学,终生闺蜜;1949年后,改名为陆静岩,曾为梅兰芳等名家改编京剧剧本。
静园前身是乾园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述,“1929年7月,我从日租界宫岛街的‘张园’,搬到协昌里的‘静园’。这是租的安福系政客陆宗舆的房子,原名‘乾园’,我给它改了名字,是含有一层含义的。”
1919年6月10日,北洋政府迫于压力,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此后,三人退出政界,结局各自不同:曹汝霖发誓要做一个“在野”之民,自号“觉庵”,先后在天津、香港,日本、美国等地“隐居”,1966年病逝于美国底特律,留有一部回忆录《曹汝霖一生的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原名《五四运动始末》);章宗祥下野后,长期避居于青岛,后隐居上海,曾在街边摆摊代写书信,1962年病逝于上海。
“火烧赵家楼”之后,学生没有找到陆宗舆的住所,陆宗舆因此免受宅毁人伤的惊吓。不过,陆宗舆却遭到了江东父老开除“乡籍”的大辱:1919年6月13日,他的家乡浙江海宁盐官镇召开万人大会,通过公决将陆宗舆开除乡籍。
陆宗舆下台后即到天津日租界作了寓公。按照小报上的说法,“陆宗舆携上二妾和家私细软,仓皇出逃,躲进天津日本租界地去了。”1921年,陆宗舆在天津日租界宫岛街(今鞍山道)斥巨资修建了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西方混合型庭院式住宅,取名“乾园”,含有“浩瀚乾坤、汇聚一园、人杰地灵、颐养千年”之意。1922年,陆家正式定居乾园。1925年,陆宗舆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
1929年7月9日,溥仪移居“乾园”,改名“静园”。溥仪从张园迁居静园的理由,说起来很可笑:“皇上”付不起房租了!据《曹汝霖一生之回忆》述:“居于日租界张园(张彪别墅),张竟索租金年五万元。住了一年余,遂购了陆闰生住宅。”按照曹汝霖的说法,乾园不是出租而是直接卖给了溥仪。此后,陆宗舆搬至附近的日租界石山街(今宁夏路)居住。
关于陆宗舆,有三件事不妨一说:一是据其乡人介绍其母怀胎三年才生下陆宗舆(此说略微夸张),因此自号曰“卅六月生”,自小被视为神童;二是五四运动爆发前的1919年春,陆宗舆和美国专家在北京附近勘察、选址,确定在石景山东麓建设龙烟钢铁公司,即后来首钢的前身。陆被时人视为“经商奇才”,被免职后仍留任中华汇业银行总理,并继任龙烟煤矿和铁矿公司督办;三是1940年,任南京汪伪政府行政院顾问。这与近年来微博上盛传的三位“卖国贼”在日据时期均保住晚节,有出入。
1925年夏,陆宗舆曾自印《陆闰生先生五十自述记》,由曾任代理国务总理的汪大燮(1860年-1929年)题签。汪大燮最“雷人”的“事迹”莫过于1914年任教育总长期间提出的废除“中医”之举:“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废中医之议。在抗议人士不断的请愿下,当时的北洋政府回应:“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事情算是不了了之。
据1926年第5期《紫罗兰》杂志记,陆宗舆定居天津乾园后,潜心修道,道号“慧依”,又号 “福慧道人”,并于居所西部建堂,每月朔望开坛扶乩。而在五十自述结尾部分,陆宗舆有“得有津门三年之修养,觉多非于往日,希补过于将来,平生性行率急有智而迟,奢佚习为固常,爱欲未能戒断,此实我生最大之病”等沉痛自省之语。
溥仪之后,静园的主人几经更换:1932年,静园成为日本驻华北特务机关总部;1948年,静园成为国民党天津警备总司令陈长捷私宅;1949年后,静园一度改为总工会办公地,曾任天津市委书记的黄火青曾在此居住;1966年后,静园先后成为市总工会职工宿舍和天津日报社职工工作和生活用房,当代著名作家孙犁曾在此居住多年。
陆宗舆的儿女们
据《陆宗舆后人下落揭秘》一文介绍:陆蕴玉是陆宗舆子女中最小的一个,1926年6月出生于天津乾园,至今仍然生活在天津。厚实的围墙,厚重的大门,绿树遮蔽下的跨院,一直留在她的记忆里。她依稀记得,哥哥姐姐牵着她的手嬉戏于亭子、假山、喷泉间的情景。
陆宗舆妻妾较多,先后生育十二个儿女,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21岁:19岁时,陆宗舆迎娶表姐,谁知新婚三个月后表姐因病辞世;发妻死后一年,陆宗舆娶姓徐的大户人家的女儿(曾与秋瑾同学,卒于1913年),先后生下元诚、志诚二子和长女静嫣;后纳郑校诗(小名诗儿,后扶为正室,卒于1961年)为妾,生有宝诚、德诚、守诚、立诚四子和蕴徵、蕴珠、蕴娟、蕴玉四女;其后,又纳朱馥英为妾,生下小女敏嫣。朱因不堪妻妾争风和陆的冷落,在天津走进教堂,做了一名基督徒。
1941年6月1日,陆宗舆病死于北平,临终前立下一个遗嘱:“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国家之良材。”其后,陆宗舆的六男六女子女大多选择了平常人的生活方式。
陆宗舆的长子陆元诚(1908-1993)生于沈阳,少时在天津等地读书,后留学伦敦。归国后,任天津河北法商学院经济系教授,1937年离津。1949年后,曾任华东国外贸易总公司出口处副经理,译著有英国米德著《世界和平之经济基础》、英国罗尔著《经济思想史》等。次子陆志诚早逝。三子陆利诚(1911-1999),又名陆仲宣,1945年与北洋政府陆军上将徐树铮的幼女徐兰结婚,1949年以后在外贸部出口局任职,曾任大英百科全书主编。
陆宗舆的四子陆德诚(1914-1991),又名陆凯,毕业于天津平瓦大学,早年担任永利化工厂厂长,1949年后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三五二七厂总工程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陆宗舆的六子陆立诚(1920-1995),又名陆可斋,抗战爆发后中断学业,参加八路军,后随志愿军赴朝作战。归国复员后,在天津运输公司任职。
陆宗舆的五子陆守诚(1916-1997),就读于北洋大学,酷爱冰球等冰上运动,曾代表河北代表团(当时天津归河北省管辖)参加1935年1月在中南海举行的第十五届华北冰上运动会,陆守诚担任河北队守门员。在单循环比赛中,北平和河北先后击败哈尔滨队。在北平与河北队比赛中,河北队大举进攻,北平队伺机反击,“幸亏河北门将陆守诚扑救得法”,最终河北队以7:0的大比分狂胜北平队,堪称那个年代的京津“德比”。
陆宗舆生有六个女儿,多在天津中西女中和南开女中读书,均受到良好的教育。陆静嫣为长女,生于1905年。最小的女儿陆蕴玉,1926年6月出生于天津乾园。1950年,陆琛与一名银行职员结婚,在静园附近的一栋小楼里生活了60多年。
天津觉悟社的成员中有一位周恩来的远房亲戚,名陶尚钊,1916年由浙江绍兴考入南开学校读书。此人自幼席丰履厚,骄奢放纵,有文称陶曾与陆宗舆的女儿“谈恋爱”,因周恩来反对而与陆家大小姐断绝了往来,后赴法勤工俭学,成为与周恩来形影不离的密友,1922年因火灾丧生,年仅19岁。如果按照上文表述,陶尚钊与陆家女儿谈恋爱,很可能是与陆家的大小姐陆静嫣。1919年时,陶只有16岁,陆只有14岁,即使在那个年代也属于早恋了。
陆静嫣成了陆静岩
1981年,陆静嫣曾作《俚句寄怀赵绮霞四妹》词:“花开花谢春复秋,绿鬓已白头。沪滨惆怅斟别酒,京华联诀交游。留侧影,底事不回眸?匆匆去,半世纪,留下一段离愁。行看柳梢儿青,樱桃又红透,可还记得天涯友?知否,几度梦里话旧!山山水水思绪悠悠。凭好风心事递妆楼,俚句为君寿。”
陆静嫣与赵一荻(又名赵绮霞,即赵四小姐)、吴靖(吴调卿的孙女)、朱洛筠(朱启钤家六小姐)、李兰云(财政总长李思浩家二小姐)等人同为天津中西女中同学,后来成为终生相好的闺蜜。
当时的陆静嫣像赵四一样楚楚动人,引人关注。据后来赵四小姐嫂子的吴靖回忆,开学第一天,学校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看,那是陆姑娘!”赵一荻顺着吴靖指的方向望去,发现有一位隐在花丛中的标致女孩,刚才大家围在一起唱国歌的时候,她最动感情,大眼睛里闪着泪花。由此,性格内向、不喜欢出风头的陆静嫣与赵四等人相识,成为学校里最要好的朋友。
1927年4月9日,陆静嫣与徐子权在天津国民饭店举行婚礼。此时,陆家仍住在乾园。据1927年4月16日《北洋画报》“徐陆结婚誌盛”报道:“礼堂设于本埠法租界国民饭店。是日店门高扎五彩牌楼,交悬中法国旗各一,不知者以为开中法联欢会矣。”据报纸报道,出席的嘉宾多为当时的租界名流及其眷属,是以门禁森严,“必须投刺登录,加缀红花,然后得入。”
陆静嫣的婚礼为中西新旧混搭样式,花轿为马车式,仪仗则用旧式婚俗中的“回避”、“肃静”等复古銮仗。据当时媒体报道,新人于下午1时半抵饭店,伴娘(即“女傧相”)率六七个小傧相乘马车相随。虽然媒体上没有明确报道,想来吴靖等闺蜜均盛装出席,报称“女傧相皆一时之秀,服装异常时髦”,“观者有时装大会之感烟。”下午2时,正式举行婚礼(由此可见,关于天津下午举行婚礼的习俗非自今日始),证婚人为专程从北京赶来的福寿双全的“全科人”孙老爷子主持(据称此老专门为外交界的家庭证婚)。因为陆宗舆信仰扶乩之术,礼堂正中悬挂“父母只以家族为怀原非包办,男女同秉天地之德自要平权”、“门第旧金张却扇幸逢艳阳月,神仙新眷属吹箫应往大罗天”等谐趣对联。当夜闹洞房时,陆宗舆和女婿徐子权昆曲唱和,甚是热闹。而当北洋画报的记者拍照时,徐子权竟然扭过脸去,“不肯以面目示人”,也算是婚礼上的一个小插曲。
徐子权(1905-1968)是昆曲名家徐凌云的二公子。当时徐家在上海康定路有一处面积18亩的宅邸,时有雅集之聚。徐家与陆家一样也是海宁人氏,生于上海。与陆静嫣结婚后,曾在东北军、北洋政府、航联保险公司及祖传实业中任职。在此期间,徐子权与梅兰芳、程砚秋、俞振飞及“传字辈”艺人均有交往,徐氏编、导、演、作曲皆能。1956年,徐子权应江苏省戏曲训练班之聘任教师。1960年,调江苏省苏昆剧团,“文革”中辞世。
1949年以后,不仅陆静嫣改了名字,陆家的很多后人也改了名字。据陆家后人陆美京介绍,她的爷爷、陆宗舆的长孙原名陆启仁,后来改名为陆福荪,1949年后参军入伍,后成为飞行教员,现居长春。陆家最小的女儿陆蕴玉改名陆琛。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陆静嫣成了戏剧大师背后的隐身人,她的名字也改成了陆静岩。1958年冬,与袁韵宜女士合作改编豫剧《穆桂英挂帅》,为梅兰芳先生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1960年,为当时留在北京的上海越剧院编写剧本《小忽雷》,由范瑞娟、傅全香演出;1965年,在音乐家郑律成的邀请下,编写了歌剧《红楼梦》,由焦菊隐最后审稿,由电影演员谢芳朗诵。
《陆宗舆后人下落揭秘》一文称“陆静嫣逝于1967年”,有误。1985年,陆静嫣与李兰云、吴靖合写了一篇《怀念在台湾的四妹赵一荻》的文章,恢复了本名。这一年,陆静嫣80岁。
徐凤文,新金融观察报 2013-05-2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