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俄国翻译的印象:毛泽东是一位孤家寡人


   1954年,莫斯科东方学研究所的毕业生尤里·卡林诺维奇曾在苏联展览会上做翻译工作,曾经三次见到过毛泽东。其中一些有意思的情节,我们已经在此前的节目中做过一些介绍。 据卡林诺维奇介绍,尽管他和毛泽东的交流过于短暂,但他还是形成了一些印象。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感觉是,毛泽东是一位孤家寡人。

   在他与其他人之间总有一种空旷、一种距离。在没有允许或邀请的情况下,谁也无法接近他。这是毛泽东作为一个人来说最为主要的表现、他自私一面的表现。同时,也是他对自己、对其它世界,也就是说对其他中国人、然后是对外国人的自我感知。卡林诺维奇认为,中国领袖的这种精神层面的特点,也折射到他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复杂问题的立场之上。    

  毛泽东生于1893年,而赫鲁晓夫生于1894年。可以说,他们是同龄人。他们所拥有的地位也是一样的。但是,毛泽东认为,他要远远地高于赫鲁晓夫,因为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拥有了领导地位。他从1935年开始领导中共、自1949年开始领导中国。因此,在斯大林去世之后,毛泽东毫无疑问地认为,除了他之外,又有谁能够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呢!然而……卡林诺维奇继续讲述道。赫鲁晓夫也有相应的想法,在对待领导权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立场。要知道,苏共在斯大林时期是世界上主要的共产党,这样的地位依然存在。斯大林时期,是苏联摧毁了世界法西斯,这一点又有谁能够提出质疑!因此,这样的立场可以说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认同的。是的,赫鲁晓夫在1954年与中国领袖进行谈判时,曾经提出建议,由苏联和中国来共同承担领袖责任。他说,让我们在平等的情况下来共同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运动。但是,他的建议被否定了,而且,这种否定不是在秘密谈判过程中,而是以一种公开和示威的方式来进行。

   在苏联领导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而举行的各种活动中,在前三天时间里,毛泽东经就曾经两次表现出究竟谁是家的主人。第一次是在国宴上,他抛下自己所有的客人提前离场。第二次,他拒绝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由赫鲁晓夫剪彩、规模宏大的苏联经济和文化成就展开幕式。毛泽东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向所有人公开表示他要高于赫鲁晓夫,并且认为,中共和苏共、中国与苏联之间也是这样的相互关系。历史学博士、中国史、中苏和中俄关系史多种书籍的撰写者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卡林诺维奇教授这样认为。

   现在,当一些档案材料公布于众,此前不为人知的若干事实和场景进入了历史的视线。在这些材料中,也包括1954年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访问中国的内容。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那时的赫鲁晓夫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在迎合毛泽东和中方。中国同志那时认为,所做的这些事情都非常好,而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和他在发展苏联与中国关系中消极角色方面的批评则是很晚之后的事情了。

   斯大林时期,在中国曾设有一些苏中联营公司。而且,在一段时间里,这些公司是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建议成立的。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这些公司都全部转交给了中方。另外,苏联政府还自己提出倡议并作出决定,将联合使用旅顺港海军基地的苏方军队撤出。而这个军事基地连同其所有的军事战略物资也都无偿地转交给了中国。

  然而,毛泽东认为这些还是不够的。1954年在与赫鲁晓夫进行谈判时,毛泽东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此前曾经提出的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他说,我们的一切均源于意识形态的分歧。是什么样的的意识形态呢?当时,毛泽东向赫鲁晓夫提出,关于蒙古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蒙古,在中国1911年发生革命后的1913年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毛泽东当时认为,这个问题应和其它问题一并解决。现在大家也都明白,到底是想怎么解决的了。

  毛泽东向赫鲁晓夫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请给我们核弹!而且越快越好!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这个问题甚至都没有谈起过,就别说讨论了!现在,斯大林刚刚去世,苏联已经失去了斯大林,毛泽东就提出“马上给我们核武器”这样的问题。在双边关系中,这是个全新的、严肃的问题。另外,在1954年出访中国之后,还有一点曾经让赫鲁晓夫感到忧虑。从中国返回后,在苏共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上他曾经这样说道:“在北京与毛泽东谈话时,毛向我宣布,历史上,中国人无论和谁进行接触,都能够把他们同化。这一点,我们应该考虑到。”俄罗斯中国问题的老专家尤里·卡林诺维奇教授在结束自己的谈话时说,两国关系在外表看来还相对平静的时候,关系也曾如此的复杂。

  (尤里·卡林诺维奇是历史学博士、教授,撰写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中苏关系史、中俄关系史方面的著作。他精通中文,曾作为政府代表团翻译多次参加边界问题谈判、各种高层会晤。今年,尤里·卡林诺维奇先生诞辰80周年,但这位老人还依然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工作。)

  俄罗斯之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