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毛泽东独排众议选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1949年确定国旗决策过程是否科学民主的问题

  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修改审定征集国旗国徽图案的征稿启事,限定国旗要有国家特征与政权特征,必须是红旗。在数以千计的来稿中,众多代表和专家就选择方案已经达成多数共识,但是毛泽东出于个人喜好排除了这一方案,在会上力排众议推荐五星红旗,参会人员也表示同意,于是五星红旗起死回生成为了国旗。国旗的产生过程暴露了当时决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本文第一章简述五星红旗确立为国旗的过程,第二章分析决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五星红旗被确立为国旗的基本过程

  首先,综合各公开出版物,简述国旗产生的过程。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分设六个小组,其中第六组担负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重任。第六小组组长是博学多才的马叙伦,副组长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不久,又增加茅盾为副组长。第六组成员有张奚若、田汉、马寅初、郑振铎、郭沫若等。小组聘请了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为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专家顾问。(1)

  1949年7月4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发出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的启事。经过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修改审定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于7月15日到26日间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新民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进步日报》和《天津日报》等各大报纸连续刊登。(2)

  该启事中列出了国旗图案的注意事项:1.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2.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4.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3)

  从政协筹备会开始,相关人员就分组参加讨论国旗、国歌方案。他们把世界各国的国旗、国徽都拿来研究,研究最多的是苏联的,也研究过美国的。镰刀、斧头、五角星、红底子,都是构图的重要元素。(4)

  征求作品的截止日期为8月20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国旗来稿总量达1920件,图案2992幅。筹备会进过筛选后,将38件预选作品编印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并以“复字第××号”排列。其中包括“复字第32号”(即大星中带有镰刀锤子图案的五星红旗,原名红地五星旗)。政协委员们被分为11个组进行投票,大家意见比较集中,赞同“复字第3号”的有185人;其次为“复字第4号”,有129人。主张采用“复字第32号”(五星红旗)的仅有胡厥文、李烛尘、雷荣珂等15人。9月22日第六小组召开全体会议,会议其中一项决议是:国旗拟采用“复字第3号”或“第4号”,因为这个图案构图庄严,简洁美观,而且含义基本上合乎征求条件。(1)

  但张治中反对以上意见,于是设法找到毛泽东,问毛泽东同意哪一张国旗的图案,毛泽东回答说同意一颗星一条杠代表黄河的那一幅,并问张治中的意见,张治中表示反对,毛泽东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据他所知,大多数的代表都赞同这个方案。张治中解释说:“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把国土一分为二之嫌!再说,用一条杠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孙猴子的金箍棒!”毛泽东听后改变了主意。(5)

  在9月25日的会议上,周恩来宣布了座谈会的议题:今天主要讨论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和定都的问题。毛泽东发言时拿起了“黄河”图案,举起来说:“从刚才讨论的情况看,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赞成这幅黄河的图案,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少数服从多数嘛!”“‘黄河’通过了,但如果不是全票通过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完美?”毛泽东扫视了一下会场,最终把目光停在了张治中的身上,然后说:“张治中先生觉得这个图案有把国家一分为二的嫌疑,而且也容易使老百姓产生错觉,把这条横杠当成孙猴子的金箍棒而不是黄河。仔细想一下,好像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大家认为呢?”(5)

  毛泽东环视着会场,又拿出复字32号图案,说:“过去我们脑子老想在国旗上画上中国特点,因此画上一条以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家的特点,苏联的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美国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特点。”(1)“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今后还要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大团结。不但现在要团结,将来也要团结,我看这个图案是较好的图案。”(5)

  毛泽东话音刚落,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一致赞同毛泽东的意见。张治中,梁思成和其他与会代表也纷纷发言,赞成“复字32号”图案。这样就初步确定了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去掉大星中的镰刀斧头。(5)

  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答读者问中关于国旗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5)

  决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在确立国旗这类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要想获得最优选择,需要有好的决策机制,最重要的一是科学化,二是民主化。然而综合以上材料,以及其他一些相关文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国旗征稿、设计、筛选、确定过程中的基本事实,即五星红旗能成为国旗基本上是由毛泽东个人意见决定的。一开始毛泽东周恩来修改审定的征稿启事就限制了国旗必须模仿苏联国旗。在国旗方案筛选和确定过程中,作为执政党领袖的毛泽东起了主导作用,因为他的个人喜好,推翻了原本被多数委员和专家认同的、符合征稿启事要求的国旗方案,极力推荐原本不被大多数委员和专家认同、不大符合征稿启事要求的五星红旗,在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下,五星红旗竟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一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这中间暴露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征稿启事由毛泽东周恩来最后修改审定,这说明领导人一开始就限定了国旗的基本特征,要求国旗有国家特征、政权特征,必须以红色为主,否则就要被淘汰,定下了模仿有浓厚政权和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苏联国旗的基调,排除了完全体现国家民族文化地理特征的现代世界主流国旗的选择。(以前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就是完全模仿苏联国旗)

  二,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是中共党员,上海一名普通的经济工作者,并无设计专业背景。在他的设计解释中,大五角星中有镰刀锤子标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四个阶级,体现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曾联松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员这样设计国旗,也许确实出于真心,但不排除有恭维上级之嫌。这个设计的图案和涵义不大符合征稿启示第一条要求,即国家特征的因素太少,基本是政权和政治意识形态特征,过于模仿苏联国旗,因此在后来的筛选过程中并不被大多数委员欣赏。曾联松在设计五星红旗之前与之后,没有过其他艺术成就。

  三,筛选国旗设计稿件时基本以苏联国旗为榜样。筹备组把世界各国的国旗、国徽都拿来研究,研究最多的是苏联的。后来的筛选过程中又排除了民国国旗和美国国旗形式的。

  四,最后决策过程中毛泽东的意见起了决定作用。本来多数人并不欣赏五星红旗,在9月14号的投票中,五星红旗得票数非常低。多数人选择的是五角星下带杠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是符合征稿启示要求的,杠代表黄河,有国家特征,毛本人最初也认同这一设计,但后来张治中的意见改变了毛的态度。张本身是国民党的将领,建国前倒戈向共产党。张治中反对的理由是红旗的横杠有分裂国家的感觉,黄杠不能代表黄河,民众会认为像金箍棒,作为外行的张治中反对理由很牵强,并不科学,甚至可以说是迷信。同样是外行的毛泽东一听这个意见,竟然也同意了这一观点,这导致了毛泽东后来力排众议,大力推动他所看好的五星红旗成为国旗。

  毛泽东推荐五星红旗时的发言有几个问题。首先毛泽东认为国旗不一定要有国家特征,并以苏联国旗和美国国旗没有国家特征为由,推翻了自己修改审定的征稿启示中的首要原则,即国旗要有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等中国特征,而五星红旗强烈模仿苏联国旗,基本只有政权和政治意识形态特征。其次毛泽东认为美国国旗无国家特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苏联国旗确实没有国家特点,但美国的星条旗体现国家的文化和地理特征,无政权特征,当时星条旗上的49颗星代表美国的49个州,十三条代表建国时的十三个州,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真理,蓝色象征正义。毛泽东以其权威在会上先声夺人,大力推荐五星红旗,其他参会人员也立即改变原来的意见表示附和,于是一个大国的国旗就这样产生了,毛泽东的个人意见起了决定作用,就像后来人说他的那样:“一句顶一万句”。

  毛泽东没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一年以后的国徽选择过程中,毛泽东又选择了一个比现在国徽难看的设计方案,清华大学营建系教授高庄给毛泽东提建议后,才改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国徽。高庄给毛泽东的建议信中写到:“你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个艺术家。”(6)

  五,时间仓促。7月中下旬开始征稿,8月20日截止,只有一个月时间,筛选日期也只有一个来月时间,时间的仓促导致难以在短时内设计出很好的作品,导致另一重要的国家象征----国徽没能在建国前确定,而是拖到了一年以后才得以产生,并且专门成立专家组负责设计国徽。被确立为国旗的五星红旗又深刻影响了国徽,成了国徽上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国旗国徽绝大多数体现的是民族历史文化地理等国家特征,五星红旗是现存极少数几面体现政权和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国旗之一,也是全世界唯一体现将执政党置于人民之上涵义的国旗,体现出执政党与人民的不平等关系,模仿的是前苏联国旗和越南国旗,不利于国家软实力和两岸统一。前苏联国旗等许多政权和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国旗国徽早已被废除,改成国家民族文化地理象征的国旗国徽。

  国旗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象征,在设计和选择上应该慎之又慎,有科学民主的程序,国旗的选择过程却充满了问题,既不科学,也不民主,毛泽东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一开始就在征稿启示中限定了国旗必须模仿苏联国旗的政权特征和红色,排除了符合世界主流的、体现国家民族文化地理特征的国旗设计方案。后来毛泽东又根据个人喜好极力推荐本来很少有人欣赏的五星红旗,一下子扭转了包括专家组在内的多数委员的意见,这说明当时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为建国后出现的诸多重大失误埋下了伏笔。在向苏联一边倒的时代背景下,国旗设计是否受到苏联方面的直接影响,不得而知。此外,毛泽东作为执政党的最高领导人,选择一面体现执政党领导人民涵义的旗帜作为国旗,其动机和心态耐人寻味。

  民国初年曾有过持续多年的国旗之争。民国成立时确立五色旗为国旗,但是孙中山一再坚持用青天白日旗作为国旗,这一争论直持续到1928年东北易帜,五色旗才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而毛泽东很容易就力排众议使得自己喜欢的五星红旗成为国旗,这还是在有许多党外人士参加的政协会议上,可见毛泽东当时的权力就已经缺少限制。

  缺少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以领导人个人意见为主导,扭转多数意见,导致一个有很多缺陷的决策出现,国旗的产生过程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其他方面这种案例还有很多。从国旗的产生过程可以发现许多重大问题,1949年建国后的社会政治走向屡次发生重大失误,也许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参考文献

  (1)刘守华:国旗诞生的100天,百年潮,2012年08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08日

  (3)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中央档案馆网站

  (4)夏莉娜:寻访新中国建立的亲历者---谢邦定:难忘的109天,《中国人大》,2009年17期

  (5)田书和:张治中与五星红旗的诞生,《兰台内外》,2009年01期

  (6)高庄:命运多节的国徽浮雕定型设计者,人民网党史频道,2012年9月26日

  殷敏鸿,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