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70年代的伦理记忆与日常生活


  对于70年代,我这代人是完全经历过的,而且记忆也仍然存在,所以回过头看这段会有一种历史感,特别是历史的沧桑感。我们做历史研究的 ,通常会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因为历史的跨度很大,你不能事无巨细一并处理,所以人们会把一些历史的大事件作为标志,并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历史叙事;所有的人读世界史,读欧洲史,乃至于读中国史,读到的都是这些大事件所组接起来的历史,而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基本上是一个建构活动,是一个解释活动。这样一种史学方法有它的优点,能够自如地把一些大事件天马行空地走完,但是也有缺点,就是我们忽略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微不足道,相反可能非常重要,所以当代欧洲、美国的历史研究当中,更多的是摒弃这种串联大事件的历史研究方法,更多地注意事情背后更隐秘复杂的关系。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讨论70年代这个问题的理论合法性时,很多学者开始接受的一种历史观。

  当然,我在美国还接触了另外一些非常好的思路。大家看看,今天坐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男性。男性在历史理解的过程当中对于权力、政治、战争这类非常强势的东西有很强的情感关怀。这是一个性别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女性主义叙事的历史观念,她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这些东西,女性的叙事观念能够慢慢地进入到历史叙事当中,能够打开很多东西,比如协调、合作、交往,比如日常生活领域,可以更多地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和主流来加以认识。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我们未见的历史真实发生的样子,很多是我们用自己的感受建构出来的。在讨论70年代的时候,我根据的是自己受过的专业训练和思考,这是有限制的。和各位学者的思考有所不同,我可能更关注哲学、观念形态、思想史对历史的作用。其实,对历史事件的因果描述和对历史进行观念价值角度的讨论,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它们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帕思卡·卡萨诺瓦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他的《通信中的公共世界》一书讨论了公共世界是怎样产生的。针对但丁的《神曲》翻译的研究工作——比如你要把它译成葡萄牙语,我要译成英语或法语,有一些段落和词句我们不太理解,于是写信讨论怎么翻译——他把这些书信尽可能地集中起来,最后发现在这些书信当中讨论的问题,最主要的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价值问题——新价值的出现,特别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带动的一些价值观念突变,和原来的生活价值产生一些冲突。所以我们如何在一个新的价值观念自身的意义上去理解它,而不被我们生活经验所局限,这就需要重新解读、认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得到传播,地方的经验在翻译中成为普世的认同。这本书讨论的就是但丁作品翻译过程对于新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所起的作用。从后面的历史我们知道,价值的推动导致了整个近代史的大量演变。

  王绍光教授今天上午提到马丁·路德。哈佛有个研究马丁·路德非常出名的教授,叫艾瑞克·艾瑞克逊,他写了非常有名的著作,叫《青年路德》。他集中了解路德在童年、少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他发现路德在那段时间有一个认同的焦虑。在怎么定义自己上产生了很大的焦虑,路德一直在问:“Who am I?”(我到底是谁?)所以这个问题不断突破,不断深入,我们最后看到一个伟大的景观,就是用个人对圣经解释的权力,去解构教会垄断的这部分权力,这在后来带动了伟大的新教革命,乃至于整个现代化的出现,我们都要追溯到新教的源头。艾瑞克逊后来讨论的问题就是伟大个人与历史的关系,所谓伟大个人,就是能把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带入历史进程的人,所以他认为伟大人物创造历史,这一观念和我们很多相关讨论有不谋而合之处,因为我们如此地关注毛泽东,关注和他相关的一些人物。当然美国的学术界对他有很多批评,认为他把伟大人物对历史的作用过分夸大了,忽略了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力量本身对历史的作用。

  我也觉得在哲学上可以把人物这个因素过滤掉,集中考虑价值的突破,不管是伟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在历史的一定阶段中,起到一个价值突破的作用,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对价值的突破和现实关系之间的变量做比较深入和谨慎的分析,而不是那种大思想冲突后会引起重大的历史转变的简单看法。比如说启蒙运动,我们说经验的、理性的力量对于神学世界观的解构,引起其后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这是通常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引导我们注意某种大观念的突破所带来的巨变。但是现在史学研究也发现没那么简单,社会转变的背后有更深刻的联系。比如在民主的建构当中,是否真的跟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的崛起有那么直接的关系,而跟宗教的关系截然割裂?其实在选民背后的问题有很深刻的基督教背景,所谓人是上帝选民的理念;再比如法律的超越性,实际上是来源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上帝为人类立法。理性对世界的权威性,其实与上帝的外在超越的结构本身有关系。这就是基督教所建构的生活方式对历史的支配性影响。很多思想家讨论的其实不只是启蒙理性对现代化的关系,更广泛的是讨论传统基督教的改变和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以为断然割裂的东西,到后来被发现里面的筋骨和血脉是完全纠缠在一起的。这对中国的思想家或许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从“五四”的世界观到《共产党宣言》的两个“决裂”,人们比较习惯从断裂的角度看待历史和处理问题。收到开放时代论坛的邀请,对我来讲,也是对自身历史观的反思、检讨的机会。我们怎么看70年代后所出现的大突变,然后努力寻找这种突变背后隐形的、复杂的、重要的联系?我觉得在这些隐性的联系当中,隐含的最重要的要素,可能是更深刻和更久远的基本价值,比如自我认同的问题,比如自我实现的价值空间的问题,比如自我在社会中面对的秩序在伦理上的合法性的问题。实际上所有的变化,都是围绕这些问题的定义来重新开展。从英文的角度来说,改革、变革,前面的词缀都是“re-”,“reform”,“revolution”。它基本上是讲一个已有的东西,因为偏离了,改变了,所以我们要进行重组,而不是开天辟拿出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连续性,包括在连续性上去考虑断裂是如何发生的,而不是一考虑连续性,其中的断裂就没有了,这是一个两面的问题。

  70年代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我们所持有的最基本的价值,当然也包括60年代的后期,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组的阶段,它是把我们原有的一些观念重组后的宏大规模和过渡现象。70年代是一个太过复杂的历史时段,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事件,而且大事件发生的频率是如此之快,前面事情还没有适应,后面已经来了,改变是非常跳跃的。而构成70年代存在的主体,又有非常复杂的年龄阶段,比如像王朔和姜文,他们那出《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关于70年代的儿童记忆。而对于在70年代历经斗争的老年人,如果让他们去写70年代的故事,会充满苦难、悲惨和辛酸。各个年龄阶层在70年代对他们所经历的事件,本身还有解读的立场和角度上的差异,所以会变得特别复杂。我们能不能在如此复杂的事变和多元的参与主体当中梳理出一个基本的可以共享的线索?我觉得这是这次会议非常深刻和潜在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一部分,那我会非常高兴。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对于价值核心输入的最重要的课题,是主体的问题,就是所谓“当家作主”,“打倒阎王,解放小鬼”。中学生、小学生、工人,还有其他的阶层,都可以对制约他们生活的制度结构提出反抗和挑战,虽然来源不是自我建设的,是外部输入的。通过毛,通过中央文革小组,通过“两报一刊”社论等各种各样的途径输入脑海里面,它完成的行为效果,是一个主体意识的出现。这个主体性的问题非常复杂,我在这里只做一个比较武断的区分:60年代到70年代初,它的主体性是一种类似的宗教性主体;以后有主体的失落和流放;再之后,经验和理性的主体开始慢慢出现。这是我这个年龄的叙事立场,再往前看,更有意思。1949年以后,共产党政权的意识形态是翻身解放、人民可以当家作主,人民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到50年代中期,开始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终于发现,这个解放了的主体性出现了很多问题,资产阶级法权也罢,按劳分配也罢,核心问题是可以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完全被控制了,被边缘化了。毛要把那个近乎乌托邦的理想社会重新找回来。可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毛非常孤立,他一辈子的心路历程,从政治哲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对中国现代的精神性重建。他的前辈探索过物质化的中国现代化,根本体制改革的现代化,但是他们都没能创造一个新中国。最后,在“五四”时期落到了精神的文化的改造,落到了革新精神支柱以便架构现代化这个关键问题上。所以像鲁迅这样的人会提国民性的改造,陈独秀会认为整个文学意识形态的变革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他们认为必须通过文化的运动、通过文化的革命去改造人的灵魂,为社会的转变准备最重要的力量,形成最重要的载体。毛的世界观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毛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留下的一些笔记表明,他对柏格森非常关注。柏格森是德国意志论的伦理学家,他对自由意志的伦理学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培养意志、训练意志一直是毛的情怀。即使在延安,在那么困难的战争条件下,毛关心的问题仍然执着而不动摇。他要的是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全心全意的人,还是要对人进行根本的改造;他担心的是我们根本没有自觉群体能够建设未来美好的理想社会。可以说,这是毛的中心困扰,也是了解毛和“文革”的关键。我们看,1949年在西柏坡的时候,毛已经开始提醒全党思想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还会继续下去,那和他根本的心路历程是一致的。50年代初批判“清宫秘史”,是为了提醒人们改良主义那一套和我们理想社会的目标相距甚远;批评“武训传”,是告诉人们用封建社会传统的资源去塑造新人,不仅非常荒谬,而且相当危险;1957年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是告诉人们才子佳人不是社会的主体,而是阶级斗争的对象;1963年学雷锋,到1964年阶级斗争被重提,是需要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所以对毛泽东来说,阶级斗争的主要目标不是打倒一批人,而是在灵魂深处完成阶级斗争的自我清算,把每个人变成纯粹的人、无私的人。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最痛苦的经验就是,1949年成功之后以为可以在政权保障下建设一个新世界,却在农村按照理想进行公社化改革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灵魂深处没有改造好的旧人,不仅不能理解这个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反而把制度改革的资源消耗殆尽,农村吃“大锅饭”,砸锅炼铁,甚至最后连种子粮都吃光。1963年和1964年意识形态的问题突然变得非常突出,这是前面的经验教训让他明白,想依靠一个现有的制度架构和现有的群体来完成理想社会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理想社会必须建立在新人的基础上,新的世界观、新的观念才是新社会的保障。“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这些都是精神性的。

  我记得80年代中期有一次在杭州跟李锐先生谈到毛泽东的问题,当时有观点认为毛最大的错误是来源于他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他是用军事的方式搞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而没有认识建设是不同于战争的。比如大打一场爱国卫生的人民战争,毛在和平时代使用军事术语频率非常高,爱国卫生是战争,生产领域也是战争,贪污腐败也是战争,包括斗争等等。真正阶级斗争的方法被认为完全是从战争的你死我活中演变过来的。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作为解释毛的基本线索,我不能接受,它忽略了很大的问题。他的那些战略是一个大的团队在做,并不是毛个人的成就,而是集体的智慧。毛真正的问题,是他对精神性在历史当中的作用太过高估了,所以总是想用思想革命来带动社会领域的变化,而且还认为这是一个不变的法门。他甚至临过世前都坚持说,“文化革命”还要再搞下去,每隔七八年要搞一次。他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思想文化运动,才能创造新的群体,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凡是涉及旧的思想、旧的观念,污染最少的力量,一定是毛最亲密的团队。毛在党内推动“文革”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他在北京甚至呆不住,去游说地方力量支持他的实践。不经意地红卫兵开始出现,毛称赞他们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在我个人的研究中,我对两个价值的同时出现有深刻的恐惧,一个价值叫“年轻”,另外一个价值叫“纯粹”,如果这两个价值在社会运动中同时出现,多半会造成比较大的社会灾难。像纳粹,它也是建立在年轻和纯粹两个价值上的。“文化大革命”真正鼓动起基层正是和这两个价值有关。红卫兵的普遍想法就是:因为年轻,没受污染,才是最和毛主席贴近的,那些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影响的人已经被污染,我们长在红旗下面,是年轻的、纯粹的。所以越跟随毛泽东的纯粹,越成为革命的象征和革命的典范。个人的唯心主义变成了社会的唯心主义,一切原有的东西统统成为要被摧毁的旧东西。这已经成了信仰,这是非常危险的状况。红卫兵的宗教性的主体性导致的社会结果,是把原有的秩序解构掉,其最终灾难就是生产力的严重萎缩,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社会阶层的有机关系高度撕裂。我们知道这样的社会绝对不能持久。如何重建,营造一个合理的制度结构,成为新条件下的一个目标。在寻找秩序重建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就业、年轻人的破坏性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面对群体的破坏的激情?最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原来的狂热的宗教主体被放弃了。年青人原来对这个社会拥有发言权,拥有最大的参与力量,现在突然只能在遥远的乡村去欣赏城市所构筑的政治舞台,以及那个舞台上无比生动的风生水起,这是非常大的落差。事实上,我对“知青文学”的乡村故事一直抱有些许怀疑,因为知青文学都是知青的自我叙事,我从来没有看到一本知青所在的农村的农民所写的关于知青在农村的事情的书。有两个原因:第一,农民没有书写的能力;第二,可能更有意思,就是农民压根没把知青下乡这件事当成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主体和受体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而知识青年在下乡的过程中最终成了被流放的失落的主体,当他们重新返回政治舞台的时候,宗教主体所种下的种子,变成了一个经验的主体,变成了一个含有理性成分的主体。至少,从30年代到70年代的卡里斯玛情结是基本解构了。绝大部分人都不再纯粹,当然也不再年轻。利益的要求、权利的要求成为主要的诉求。于是,今天中国的社会,个人主体的权利跟社会秩序之间如何配置成为我们最深刻的危机。我基本上认为红卫兵时期的情感主体性,实际上留下了深刻的伦理资源,它的演变成为后来考虑政治和社会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借助西方的概念,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都是同样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今天,所谓左派,所谓自由主义,这些截然对立的意识形态,同样是在红卫兵的情感主体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这个资源,很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的几十年,只要中国社会建构的基本框架和目标理念没有实现,这个伦理记忆就会一直起作用。我们知道,通过克伦威尔摄政王到英国君主立宪的成功,经历了近七十年时间;从法国大革命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成,经过了86年的时间,相比这些时段的磨难而言,70年代的记忆作为思想财富的基础去完成中国未来的上层建筑和价值目标的转化需要一段非常长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有耐心去观察,等待这个时段的演进和终结。

  《开放时代》2013年第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