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梅花香自苦寒来——独立宣言的故事(上篇之一)


一篇篇独立宣言,一场场满盈梦想;一片片地区领土,一声声执着吁求;一个个民族种族,一串串动人故事。在历史的洪流中回眸凝思,这里有对自由民主的殷殷追求,有对暴政殖民的不屈抗争,有波澜壮阔的奋力抵抗,有催人泪下的历尽磨难,但同时,也有政治强人的挟势弄权,有欺世盗名的讹言惑众。独立宣言的故事,关乎人类思想观念的进化,关乎民族情感精魂的认同,关乎全球民主浪潮的脉动,关乎社会政治文明的进程。这是浩繁的人类历史长卷中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一曲唱不完的长歌。本文所要讲述的这则故事,是人类史上最有名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篇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


  美国的独立,将是全世界热爱自由人士的福祉。
    ——[法]拉法耶特

   “美国,你拥有比我们旧大陆优越的条件,没有破坏的宫殿和玄武岩。你展现的是有活力的时代,不受无用的回忆和徒劳的争论所困扰。”
  ——[德]歌德


前言

在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宣言”,是地球上一个地区以文告的形式宣告,从此脱离其他国家的部分或全部领土;还有一种情况,是从一个更大的国家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不管哪种情况,这一地区从此走向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了。

看到“独立宣言”这几个字,我想很多人头脑中的第一反应,会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发布的那份“独立宣言”。其实,人类社会迄今已发布的独立宣言文告,远远不止美国一个,据“维基百科”统计,截至2009年,世界上总共已有70个国家或地区发布过独立宣言——占了联合国近200个成员国的逾三分之一。这70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或地区,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六大洲,比如欧洲的比利时独立宣言(1830年,脱离荷兰)、芬兰独立宣言(1917年,脱离俄罗斯帝国);比如亚洲的韩国独立宣言(1919年,脱离日本)、印尼独立宣言(1945年,脱离荷兰);比如南美洲的阿根廷独立宣言(1816年,脱离西班牙)、巴西独立宣言(1822年,脱离葡萄牙);比如北美洲的墨西哥独立宣言庄严法案(1813年,脱离西班牙)、中美洲独立宣言(1821年,脱离西班牙);比如非洲的索马里兰独立宣言(1991年,脱离索马里);比如大洋洲的新西兰独立宣言(1835年,脱离英国);等等。

在这些发布过独立宣言的国家当中,从时间上来看,最多的发生在20世纪,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其次是19世纪,占了四分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则先后有5个地区发布过独立宣言。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国家是在近两个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发布的独立宣言。

原因是,人类历史的航程驶入近代、尤其是启蒙时代以来,传统权威的影响力日渐式微,相反,人民主权的思潮开始抬头,由此启发了北美和欧洲的多国独立革命;到了19世纪、20世纪,更是发展成一种全新的民族自决理念,导致一波波的民族自决运动以沛然迭起之势席卷全球。

人类史上的第一份独立宣言,诞生于苏格兰王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独立战争”接近尾声之际。时间,是1320年4月。当时苏格兰各地的领袖会聚阿布罗斯修道院,共同签署并发布了使苏格兰从英格兰王国独立的“阿布罗斯宣言”。自此,传说中已事实上存在了五个世纪的苏格兰王国,正式成为独立国家。

最近的一次、且获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独立宣言,则发布于2006年6月。这是由黑山共和国议会通过并宣布,从塞黑联邦独立出来的“黑山独立宣言”。此举标志着黑山共和国正式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3个星期后,黑山成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纵览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独立宣言,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不无争议、法律地位不明的,以至于要由联合国出面派遣临时当局加以管治。其中成功的例子占大多数,比如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又比如1948年5月的“以色列独立宣言”,它结束了英国对以色列长达三十年的托管状态、和犹太民族几千年的流浪散居状态。自此,这个流离失所了几千年且长期遭受迫害压制、族群遍布全球的游牧民族,终于有了一个“有法律保障的家园”。

失败的例子呢,比如1975年11月的“东帝汶独立宣言”,宣布从葡萄牙独立而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不料仅仅才过了9天,东帝汶即被印尼入侵并占领,翌年成为印尼的一个省,东帝汶人民长期憧憬的独立梦被断送;又比如1991年5月的“索马利兰独立宣言”,宣布脱离索马里联邦共和国而独立为“索马利兰共和国”,但该国至今未获国际社会认可,没有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予以承认,索马利兰由此成了“非洲之角的孤儿”。

一篇篇独立宣言,一场场满盈梦想;一片片地区领土,一声声执着吁求;一个个民族种族,一串串动人故事。在历史的洪流中回眸凝思,这里有对自由民主的殷殷追求,有对暴政殖民的不屈抗争,有波澜壮阔的奋力抵抗,有催人泪下的历尽磨难,但同时,也有政治强人的挟势弄权,有欺世盗名的讹言惑众。独立宣言的故事,关乎人类思想观念的进化,关乎民族情感精魂的认同,关乎全球民主浪潮的脉动,关乎社会政治文明的进程。这是浩繁的人类历史长卷中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一曲唱不完的长歌。

在历史的汤汤洪流里感今怀昔,本文所要讲述的这则故事,是人类史上最有名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篇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

不知怎的,每当提到美国独立宣言,我总会联想到一座年代久远的钟,以及那座古钟曾经传出的洪朗长鸣的钟声。那座钟的名字,叫做——自由钟。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脑海里不断浮想起一座老态斑驳的古钟。运力敲击钟身,腾起的钟锤咣啷振颤,沉重的钟体啌啌哐哐来回摇摆,钟声洪亮雄浑有如一道轰隆砰砰的雷鸣,余音长久地回荡在大地上。那时候我像渴望呼吸一样憧憬自由,它成了我梦中时常出现的景象,让我将一腔悲愤和迷惘向它倾诉,在岁月中得以坦然平静。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口大钟一定于1776年的7月8日,悬挂在位于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大厦顶端的钟楼内,为第一次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但历史学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提出了质疑。

1776年的7月8日是“独立宣言”通过后的第四天,在美国独立史上,这一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独立宣言于当日在费城首次公诸于世。这天在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大厦门前的广场上,听到钟声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如潮水般涌来,比肩继踵地聚集,专为聆听一场对“独立宣言”的公布和宣读。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人们已经期盼很久了。

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站在议会大厦门前台阶上的那位宣读者,一个身着戎装的中年男子,43岁的大陆会议代表、大陆军驻费城营地陆军中校约翰·尼克松。这天上午就是他,敲响了议会大厦顶端的钟声,召集市民前来的。

约翰·尼克松以军人特有的风范书声琅琅地宣读着,声如洪钟,意气昂扬,时而振臂高呼,时而热泪盈眶。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报以如雷欢呼,群情激昂,声振屋瓦,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而欢快的神情。阳光笼罩下的宾州议会大厦广场——如今这座广场叫做“独立广场”——一派欢庆气氛。

地处费城市中心地段的宾州议会大厦,如今它的名字叫做“美国独立纪念馆”,又称“独立厅”,是一幢很有名的历史文物建筑。有人喜欢它的红砖外墙、乳白色门窗,显得外观朴素庄重;有人喜欢它的顶部建有尖塔,显得造型别致;但这些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将被历史记住,成为动人的诗篇在时光中徜徉。

在这栋外观普通的两层砖式楼房里面,召开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第一、二届大陆会议,它还将召开全美联邦制宪会议;“独立宣言”在这里签署并通过,“美国联邦宪法”还将在这里起草并通过;这里曾经是独立战争的指挥中心,它还将作为美国国会的所在地。它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大厦的顶端,建了座尖尖的塔,因为塔里头原先放置了一口大钟,故而名曰“钟楼”。这口钟的名气跟费城独立厅比起来,甚至还要大,还要响亮。两百三十六年前的那个夏日,宣读独立宣言的约翰·尼克松中校为了召集费城市民而敲响的,正是钟楼里的这口钟。

这口古老的钟,就是自由钟。

自由钟在起初的一段时间,被人们称之为“独立钟”或“老扬基的钟”——“扬基”一词,是独立战争时期英军对“北美佬”的轻蔑之词,意思是“北美土包子”,以此嘲笑殖民地居民衣着和举止的粗俗;但北美居民却挺乐意这一称呼,以表明对自己的衣着朴素和举止随和感到自豪。这口钟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厚重、残损,好像稳稳当当地立在那儿,却又有点儿自惭形秽,怕你走近了会看到它的缺陷。它的高有3英尺,重达2080磅,钟的壁厚为1.25英寸,顶部和底部的周长分别为7.6英尺、12英尺,远远望去,感觉十分的厚实、沉重;等到靠近了仔细端详它,又可看到钟身的凹凸不平、纹路粗糙,以及几处或大或小的裂纹。其中最醒目的一处,是一条长约1英尺的锯齿状裂缝。

这条锯齿状裂缝可是有来历的。这口为纪念宾夕法尼亚建州五十周年、而委托伦敦一家铸钟厂铸造的钟,在1752年9月当它从伦敦运到费城、首次被悬吊起来测试声音时,才刚被敲击了一下,就开裂了一道口子。此后的九十多年里,在多次敲击鸣钟、运到各地展览的过程中又数次破裂,导致钟的裂缝不断地增大。到了1846年2月,在华盛顿总统的诞辰日鸣钟纪念时,它再次出现了严重破裂,以至发声嘶哑,再也无法修复。从此后,这口钟也就再也没有敲响过,只是年复一年地,在朝霞夕照里,持守着自己的一方精神天地。

这条裂缝如同美神维纳斯的断臂,成为岁月刻在自由钟身上一道永难缝合的伤痕。钟身的裂痕在独立战争期间对于英军来说,可谓不祥之兆,仿佛预示着将要敲响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丧钟;又好像是在提醒着世人:自由的获取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今,独立厅尖塔钟楼里放置的乃是这口钟的复制品,自由钟已被移置于独立广场上一座四周均是落地玻璃的展览馆内,它像是巴黎罗浮宫里展出的那尊“断臂的维纳斯”,每天默默伫立,若有所思似的宛然等待,等待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来临、观瞻。

自由钟展览馆内陈列着不少的图片和文字,述说着独立战争的史实、以及自由钟在历史长河中的悲欢离合。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文字,也是铭刻在钟身上的那段文字是,“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出自《圣经·利未记 》)表明它的立场和使命。

这使命感让它的胸膛里涌动着一种朗啸的激情,让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不同的历史诉求,一次次地长鸣。它为第一次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而鸣响,为送行富兰克林远赴英国向英王陈情而鸣响,为召集市民讨论英国颁布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案》而鸣响,为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逝世而鸣响,为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的葬礼而鸣响,为争取美国妇女获得投票权而复制,为二战期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而在电台中向全美播送,为争取黑人平等的公民权而在民权运动时期被频频提起。这口饱经世变的老钟,仿佛一遍遍地在使劲用胸腔中的力气呼喊着——“自由,自由!”

自由钟,就担负着这样崇高的使命,从历史中一路走来。走过两百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一直走到了今天。这口钟的特有内涵,也就这么确定并且延续下来了。它已成为美国独立的象征,成为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全人类对自由的向往。

两百六十个年头过去了,沉重的自由钟已经灰头土面、渐显老态了,也已经沉默了好久好久,但是钟声还一直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存留着。不管你生处何方处于何种境地,只要你向往自由,自由的钟声就会在耳畔响起。

我想起了美国民谣歌手、被视为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代言人的鲍勃·迪伦,以及他的那首音乐作品——《自由的钟声》。据说,这首歌是当年鲍勃·迪伦在拜访亚特兰大的民权活动家伯尼斯·约翰逊之后,在汽车后座用打字机完成的。还有一种说法,说这首歌完成于他与音乐人保罗·克莱顿、记者皮特·卡门等人结伴、一起横跨美国高速公路的长途之旅途中;因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被困,他寄情于车窗外的电闪雷鸣,将空中的雷电声比喻为一道庄严的钟声——暴风雨过后,终将雨过天晴,太阳再度升起,所有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对待的人们将迎来希望,届时,全世界的人民将共同敲响那象征着自由和希望的钟声。

我不知道哪种说法更加符合事实原貌,但无论哪一种说法,这首歌的创作都与费城独立厅的那座自由钟——鲍勃·迪伦童年时经常在收音机里听到的钟声——息息相关。这首歌收录的音乐专辑发行于1964年,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其中的歌词依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太阳已经落山,午夜的钟声还未敲响
    外面雨骤风狂、雷声隆隆,我们躲进了长长的走廊
    那雷声好似庄严的钟声
    这自由的钟声把暗夜照亮

    自由之钟,敲响吧
    为了所有的叛逆者、所有流浪的人们
    自由之钟,敲响吧
    为了所有不幸的、被损害的人们
    自由之钟,敲响吧
    为了所有被绑在火刑柱上忍受煎熬
    那些被世间抛弃的人们
    今天让我们来仰望
    这自由的钟声闪耀的光芒”

这歌声如此空灵,这歌声又如此凝重。当歌声在风中飘荡,不禁让人遥想起1776年夏天那声声高亢激越的钟声,还有那篇以独立为名、以自由为精魂的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地联合宣言。



在独立宣言发布的20年前,北美人大多并没有想到过要独立。首先是双方实力严重不等,作为宗主国的英国乃是世界头号殖民强国,经济军事等实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想从它的巨掌掌控下搞独立,这不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吗?其次,长期以来在北美形成了一个普遍观念:在血缘上,北美人是英国人的后裔,是离家在外的“子女”;在归属上,殖民地人是英国统治下的臣民,对宗主国有效忠的义务,英王是北美人“最仁慈的君主”。设若想要从英国独立出来的话,那简直就是“逆子”,是“叛国”,是不可理喻的离经叛道。

因此,从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了对北美的殖民、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1620年“五月花号”帆船抵达北美大陆,到1756年的这一个半多世纪的漫长时间里,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基本上维持着“和平共处”的局面。尽管天性热爱自由、“野性”难训的北美人,与殖民者大英帝国之间一直龃龉不断、争端不止,但双方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算和睦。这一和睦关系到了“七年战争”之后开始出现裂痕。

七年战争,顾名思义,是一场打了七年的战争。战争,发生在当时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以英国为首的英、葡、普鲁士同盟,与以法国为首的法、俄、奥、印第安人同盟——之间。所以,又被称为“英法七年战争”。

这两大野心勃勃的军事集团,为了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燃起战火,从1756年战事爆发,一直打到1763年签订和约为止,战争持续了整整7个年头。当战事落幕的那一年,双方都已经人困马乏、筋疲力竭了。

在这7年的战争期间,英国的国王由乔治二世变成了乔治三世。在战争进行到第五年的一个秋日,乔治二世因心脏病发作猝死,随之继承王位入住圣詹姆士宫的,是乔治二世最宠爱的22岁孙儿,早年丧父、体魄健壮的乔治·威廉·腓特烈。这个小乔治,就是后来为美国大众熟知、并视之为不共戴天的仇雠的英国一代君王——乔治三世。

英国是七年战争的最大赢家,它从先前美洲大陆的首席殖民帝国——法国的手中,获得了大片殖民地领土——比如整个法属加拿大,逐渐成为欧洲在海外殖民地的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的传奇,可谓战果辉煌,雄视一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世界,却失去了北美。

英国人为了打赢这场大规模的帝国战争,付出了天文数字的军费开支代价,英国政府的借债数额高达六千多万英镑,几乎占了战争总支出的三分之一。战争甫一结束,英国议会又决定派遣一支常备军常驻北美,一来为了安顿一批贵族出身的职业军官,二来也是为了在殖民地宣示主权、维持秩序。这样一来,每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此巨大的债务包袱和巨额的军费支出,让英国朝野上下一时大伤脑筋。(未完待续)

楚寒,民主中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