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宋子文桀骜不驯,为蒋介石做大贡献却不得信任

蒋介石不是万恶之源(上)

  要点

  1,蒋宋孔档案都珍藏在美国胡佛档案馆
  2,宋子文桀骜不驯与蒋介石关系紧张
  3,宋子文为政府做出大贡献但得不到蒋信任
  4,蒋介石用宋孔没有能力做到“扬长避短”

  核心提示:我们也切忌用一个单一的面向去观察一个人物,宋子文也罢、孔祥熙也罢、蒋介石也罢,可能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过去可能认为蒋介石是万恶之源,其实现在看来跟历史未必能够吻合,比如说抗战,蒋就非常坚持抗战,这个确实是历史事实。

 
  汪朝光(资料图)


  编者按: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著名民国史专家汪朝光做客《季我努沙龙》(凤凰网历史频道与季我努学社联办),以“抗战时期的蒋宋孔关系”为主题为百位听众做了一场讲座,他对剪不断理还乱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蒋宋孔档案都珍藏在美国胡佛档案馆

  我在今天主要谈的是抗战这一段时期的蒋介石、宋子文和孔祥熙之间的关系。抗战是相对比较特殊的时期,这个阶段中三个人的关系有许多的纠结之处,所以值得我们去观察、去思考。我们也知道蒋介石是1927年登台之后,一直是国民党政府的最高领袖,但是因为他在刚登台以后,当然了还没有建立他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是在抗战时期开始才得以最终确立的。那么宋子文、孔祥熙也长期在国民党担任高官,可以说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曾经有一度连国民党内部都对这件事有一点不满,说你看蒋先生用人怎么用来用去,不是用宋子文就是用孔祥熙,那么我们国民党内有没有人了吗?难道就没有第四个人可以用吗?可见他们这种密切的关系不是说外部事件,就是国民党内部,就是蒋身边许多的亲戚中间也是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以抗战时期作为一个例子,我们来观察一下他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关系究竟怎么样影响到中国政治的发展或者政治的走向。

  我们也知道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历史资料大规模的开放,给我们做这样的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蒋介石个人的材料和一些档案基本都开放了,他的主要的个人档案跟政治有关或者跟他的决策有关的,基本上藏在台湾的博世馆,那么最近若干年也基本都开放了,而且据此编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献。另外对研究蒋介石非常有作用的就是蒋介石自己写的日记,他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中可以说孜孜不倦,每天都在写日记,那么这个日记后来被蒋家的后人暂时存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档案馆,现在也对外界开放,只是说你不能复印,也不能用电脑,只能用手抄。后来有一度说这个日记经过台湾中研院的整理,有一度已经是可以出版了,这样的话对学者的研究就非常有帮助,只是因为蒋家后人之间的纠葛,你看这又跟所谓人际关系牵在一起,因为蒋家后人的纠葛,只有所有蒋家后人,哪怕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个就不能公开出版,所以这点后来只能叫停。

  宋子文,他后来因为在1949年以后基本上就定居在美国,他回台湾很少的几次。他1971年在美国去世,后来就把他个人的文献资料也是给了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档案馆。这个资料其实非常丰富,因为现在已经全部对学者开放了。最近几年以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正在和胡佛档案馆联手宋子文档案的开发工作,现在已经整理了一部分,已经公开出版了,抗战时期宋子文的往来电报,还在继续做。

  孔祥熙,后来也定居在美国,只是他后来回了台湾,当然他的后人很多都在美国。孔祥熙去世之后,他的需要个人档案、个人保管的文献都藏在他们家美国纽约长岛房子的地下室。孔祥熙的后人不会中文,也看不懂,也不知道这些材料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就藏在地下室里几十年都没有管,都没有人知道。大概是前年他的后人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的材料捐给胡佛档案馆,当然胡佛档案馆现在正在整理之中,也开放了,但是还没有全部开放。

  所以人家后来开玩笑说,我们原来说四大家族,现在是蒋宋孔陈,蒋宋孔的资料都聚集在胡佛档案馆。陈立夫的个人历史口述资料和相关回忆村在美国东海岸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四大家族都在美国会合了,这也挺有意思的。


  宋子文桀骜不驯与蒋介石关系紧张

  那么我们言归正题,跟大家报告一下他们在抗战时期的关系,以及一些背后运转的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先说蒋介石和宋子文的关系,蒋宋之间早就认识,因为宋美龄、因为宋庆龄或者因为宋霭龄等等,他们其实早就认识,而宋子文也早就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在北伐时期宋子文已经崭露头角了,在广东革命政府也担任了一定的领导地位。但是说起来有意思的是当时在广东的时候,宋子文在国民党内属于左派,而蒋介石一般认为是属于中派,而且当然是属于右派,发动反共政变。在蒋介石发动南京四一·二政变时,宋子文还在武汉,那时候武汉还是汪精卫领导的国民政府,还属于左派政府。而宋子文跟宋庆龄的关系非常之好,所以有一度因为这个原因蒋宋之间的关系或多或少受到一点应该,因为从这个角度观察你可以发现,其实蒋介石和宋子文之间最初这种政府关系就有一点疙疙瘩瘩之处,当然最后宋子文经过反思也罢、思考也罢、痛苦也罢、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靠近蒋介石,而跟宋庆龄这一帮关系就越来越远,但是他还是跟宋庆龄维持了不错的个人关系。因为在1928年以后,可以说宋子文就完全投向蒋介石阵营,在国民党内部负责财政方面的事务,财务高官,比如说中国银行任职,在财政部任职,最后在行政院任职等等。

  这样的话还是跟蒋有越来越多的政治上的关系,他也是蒋介石政治上的一个下属,蒋介石是一个领袖人物。但是这一段关系在1930年的早期,1932、1933年以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为什么出现这样明显的变化,因为这个时候蒋介石在致力于剿共,剿共就需要花钱,花钱就需要通过宋子文,宋子文是国民党的财政大管家,担任财政部长,他就需要经过宋子文。我们知道蒋宋之间,虽然出身国民党的高官,但是他们个人的修养、个人的文化背景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蒋出生在一个平常家庭里,早年父亲去世了,在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里成长起来,可能受人欺负,在中国这种传统文化大背景之下,孤儿寡母经常会受人欺负的,因此蒋就养成了比较倔强、比较反叛的心理,然后他成年之后就日本留学学的是军事,又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基本上走的是武的这一套道路。那么宋子文应该说他的家庭出身相当不错,从小就在美国受的教育,非常习惯于美式西方文化这一套路数,宋子文英语说的非常流利,我都怀疑他的英文说的比中文更好,因为他的做派就非常西化。

  宋子文在西式文化背景下长大,讲究的是这一套西式做派,就是说什么事我们说事,说完了这件事就完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讲规则。蒋这个人就是中国传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又是武人出身,因此他就不太讲这一套西方规则。我让你办一件事,跟你说一下或者给你派一个条,你是不是就办了,宋子文就觉得光这样不行,你得有一套程序,西方讲程序,这样两个就会经常发生冲突,这样一种冲突到1932年前后就非常严重,因为蒋要花钱,仅仅是花买武器的钱,花军费的钱,还有许多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比如说收买地方军人,收买地方军阀来做这样的事情。以前其实就有这样的说法,也有这样的研究,在蒋的日记公布之后你就会发现,特别明显,就非常诚实的以前这样的说法,他就是收买,就是开人民的几十万现金买这个军阀,他习惯于做这样的事情。宋子文觉得这么做下去就乱了,这几十万到哪里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你说我相信你,你可以用它收买去了,万一你没用它收买,万一你这个手拿着进入那个口袋了,这里面就会有问题,因此宋子文对这种事总是有点不情不愿,总是觉得咱们要按规矩办,但蒋介石偏偏又不愿意按他那一套西式规矩办,你看这个时候所谓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就会发现明显的冲突。

  最后这个矛盾就发展到宋子文彻底在政治上闹翻,他毕竟是一个阵营里的人,最后宋子文一气之下只好说那我不干了,你换别人干。他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因为他不可能和他公开的在政治上成为反对派,但是他也觉得实在不愿意你批个条我就给你几十万等等,所以发展到1933年,这两人的关系确实就闹僵了,宋子文就辞职了,蒋居然也没有挽留,辞就辞吧,这样的人辞了最好,因为你不能办事,我要你何用,所以宋子文在1933年辞职了,这一辞职居然就有了七八年的赋闲,严格说你作为一个政治家,其实挺痛苦的,因为一个政治家毕竟是以政治为他的生命,毕竟天天玩的就是政治,这是我个人的分享,结果宋子文也许有点撒娇的意思,好你不是这样,实在逼我,逼我辞了,没想到蒋也不挽留,辞就辞吧,一旦真辞了,毕竟是蒋说了算,宋子文内心再怎么不满,也没辙了。

  所以我们说蒋宋孔陈,你就会发现孔和陈基本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实际的领导职位上,偏偏宋子文有七八年的时间已经跟领导职位没关了,我们知道是讲究层级的,你再有才干、你再有抱负,你不在这个领导职位了,你也就没有办法施展你的抱负,你就没有发言权了。因此宋子文就赋闲,除了当了几个银行的理事之外,基本上无事可做。他在国民大队当然还有他的影响力,包括他的有个突出的表现就是1939年西安事变爆发之后,宋子文和宋美龄两个人授命飞往西安调解,成功地最后跟中共谈判,跟张学良谈判、杨虎城谈判,把蒋介石成功的带回了南京,没有出什么事。但是即便这样一件事,蒋也是对他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件事,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蒋对宋某种程度上的不信任。

  所以你看西安事变以后,其实蒋跟宋,你看宋个人的材料,其实他是觉得你看我都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了,我是不是可以复出了,他跟蒋写的信里面也会有这样的暗示或者明示,但是蒋就是觉得不行,还需要考验。以前宋蒋来说留下了非常恶劣或者是非常痛苦的印象,觉得宋这个人桀骜不驯,未必能听他的话,即便有这样一个表现,他复出之后能不能听话还仍然是个问题,所以即便有西安事变这件事,蒋宋关系没能在根本上缓解。


  宋为政府做出大贡献但得不到蒋信任

  蒋宋关系环节后来是一个什么契机,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外国对中国来说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外国的援助,那外部的援助当时基本上就两个渠道,一个是苏联,一个是美国,但是美国出于总统的原因,在中日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美国其实是比较持中立态度,当时美国在外国上并不活跃、并不主动,美国在长期外国上是持一种孤立主义的立场的,在上上个世纪的末美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老大,但是它在外国上相当韬光养晦的,基本上没有卷入世界政治,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参加一战,才算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是既然如此一战之后美国仍然没有太多的,不像英国好像是世界的领袖一样,美国其实不怎么太多的介入世界政治,大概只有到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才可以咄咄逼人的成为世界领袖,才开始到处伸手了。所以在那个情况之下,怎么样才能从美国争取到援助,因为它毕竟是经济强国,毕竟它有非常大的实力,这个时候才想到需要利用宋子文了,需要起用宋子文了,为什么呢?因为宋子文确实跟美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宋子文确实会知道美国人怎么想的,美国人怎么做,因为他在美国受过教育,他和美国有非常深的关系,无论是官方关系还是个人关系,包括他的作风。

  所以抗日战争期间蒋的对美外交,你会发现他其实挺成功的,他用宋子文争取美元,他后来派宋美龄去美国争取外国援助,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做演讲,一口非常流利的美式英语,说的美国国会议员各个受感动。

  宋子文就通过这个成功的谈成了好几笔美元贷款,这个对当时的中国抗战确实是雪中送炭,要知道当时中国非常之困难,一直到二战爆发之后,美国才开始大规模援华,因为那时候美国已经参战了,美国和日本已经是敌人了,在这之前有三四年的时间,除了一开始苏联给了中国相当规模的支援之外,中国得到的外援非常少,真是非常的困难。

  所以宋子文成功的运用他个人的才干替国民政府,也就是替中国在美国得到了相当大的援助。这个使蒋介石很感动,觉得在关键时刻宋子文还是表现了他的才干,这个是从宋的这一边就开始给蒋发各种电报、写各种信,一方面是汇报他的争取美元过程中的辛苦,不容易,多少有一点表功之意。另外再一个暗示或者明示,那意思你看我谈判,我谈判得有个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你总得给我一个名分,这个我觉得他也是合理的,蒋也确实考虑到了,但是为什么蒋迟迟没有给他一个名分,因为蒋毕竟是领袖人物,他还有他的考虑,还有多方面的考虑,因为宋子文付出首先就有这个问题,他不是个一般官僚,他是个高官,那给他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位,原先的职位是不是就得让出来,他能不能让出来,怎么让,都是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他作为领袖不能不考虑。

  因此抗战爆发从1937年到1941年,4年时间尽管宋子文做了许多的事情,替中国争取美元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仍然没有得到一个正式的名分,我相信宋子文的内心深处也有他郁闷的地方,他给他亲信一定能感受的出来,意思我为国家做那么多的贡献,始终也没有名分,也不知道蒋先生到底是怎么考虑的等等。其实蒋不是没有考虑,蒋确实有考虑,蒋主要是考虑他如果复出,首先想到跟孔祥熙的关系,因为他们俩负责的方面,包括他们的特长是有相近的地方,因为都是财经。所以蒋也是做出这样一个决断,最后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蒋总算找到了一个机会给了宋子文一个名分,就是让他去当外交部长,原来的外交部长叫郭泰祺,蒋一直对这个郭泰祺非常不满意,这人办事不利索,写文章不会写,写外交部的申请,还要我一个最高领袖给他改稿,蒋也非常不满意,总算找到一个机会把郭泰祺给撤了,让宋子文接郭泰奇当外交部长。

  但是蒋宋之间仍然有许多的矛盾,一直有点疙疙瘩瘩,从宋子文下台到他的复出,复出之后又产生种种的矛盾,尽管宋向蒋认错,尽管最后两个人似乎有好了,但是蒋内心里对宋没有真正的信任,没有可以让宋放手的去做,因为他知道宋未必完全听他的。等到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和苏联谈判友好条约,根据雅尔塔协定,宋子文当时担任外交部长,而且这时候他又升了一步,接任蒋介石担任行政院的院长,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部长,他去谈中苏友好条约。(未完待续)

  汪朝光,凤凰网历史 2013-02-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