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西安事变后20万东北军去哪儿了(上)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押,近20万东北军经历了强烈的内部动荡后,被东调整编,然后分别投入抗日战场。从此开始了他们在国、共和日伪三者之间的辗转挣扎,被控制、被吸收、被消耗……
那么这支最大的地方军阀部队最终命运究竟如何呢?
一、蒋介石如何操控和防范
东北军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通过整编,将东北军掌握到了自己手中。在抗战和内战中,蒋介石一方面利用和吸收东北军战场效命,另一方面则始终对其严密监控,并设法削弱其力量,防范其通共、投伪或不受节制。
1、蒋介石借张学良告诫东北军诸将:军队都是国家的,要接受上级的指挥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有五个军一个师近20万兵力。张学良被扣南京后,东北军内部就如何营救张学良产生分歧,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少壮派由于不满王以哲等东北军高级将领以和谈手段营救张学良的主张,于1937年2月2日派兵刺杀了王以哲。随后,王以哲所属东北军各高级将领对少壮派或予看押,或予驱逐,或听任自行逃离,大批激进的少壮派分子被处分或清洗,这一事件致使东北军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
“二二事变”后东北军内部人心浮动,对前途顾虑重重,为了能控制这支军队,防止其溃散,蒋介石安排东北军将领探视张学良,一来借张学良之口说服东北军,以安军心;二来让他们死了想要张学良回去主持大局的心。1937年2月16日,张学良给东北军高级将领写了一封信,他告诫说:“目下状况要……大力维护此东北三千万父老所寄托此一点武装,吾等必须将吾们的血及此一点武装,供献与东北父老之前。更要者大家共济和衷,仍本从来维护大局拥护领袖之宗旨,以期在抗日战场上,显我身手。”3月3日,蒋介石又让东北军代表周福成、霍守义、吴克仁(王以哲死后任67军军长)等6人到溪口见张学良。张氏再次告诫他们:“你要知道,凡是一个现代国家,军队都是国家的,东北军也绝不是我张某一人的。……将来东北军就是一连甚至一排的被分别调到任何地方去作战,都要接受上级的指挥,这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军人。”
另外,蒋介石之所以能顺利地将东北军从一支军阀部队转变成为了真正听从调遣的国家军队,跟张学良这个主帅被蒋介石扣押关系极大。比如东北军51军军长于学忠就曾私下对部属们讲:“张副司令已经成为人质,他的生命安危,系于东北军的强弱和存亡。为了维护张副司令的安全,东北军必须团结起来,保持战斗力,行动上要谨慎,不要走错一步。”后来于学忠所部霍守义师投靠了汤恩伯时,他选择忍让仍是出于此种考虑:“东北军流浪飘泊,处境悲惨,为了抗战,为了张汉卿所主张的抗战到底的光辉业绩,我不能与汤恩伯争长论短,我们只有忍让,顾全大局。……汉卿从1936年12月起到现在不得自由,我们都是他的部下,怎能不怀念他,又怎么能再闹乱子,给他身上添加污点呢。”
2、1937年初东北军奉命东调后被缩编,八个师的番号被撤销,蒋介石把三个给了八路军
借张学良安抚军心之后,蒋介石开始其整顿东北军的计划。首先,他将东北军分别调往豫、皖、苏3省(骑兵军未动):第49军(军长刘多荃)调驻河南南阳、方城、新野一带;第51军(军长于学忠)调驻江苏淮阴、淮安及安徽蚌埠一带。第53军(军长万福麟)仍驻保定及其附近地区。第57军(缪澄流)调驻河南周家口、淮阳、西华一带。第67军(军长吴克仁)调驻豫鄂边区正阳、罗山、武胜关一带。骑兵军(何柱国)暂时留驻陜西。
完成东调之后,南京政府随即在1937年4到6月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虽然原军建制不动,但由原来的每个军4个师、每师3团的甲种军,缩编成每个军两个师、每师两旅、每旅两团的乙种军编制,只有骑兵第2军保留3个师。压缩后的东北军8个番号被撤销,并将原属于东北军的番号115师、120师、129师划拨给了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红军,将117师、118师、119师番号划拔给了中央军,归蒋介石指挥的第1战区直辖。这样,整编后东北军的实力只相当于原来的三分之二。为了防止东北军聚集后不受节制,在之后的抗战和国共内战中,东北军既没有组成军团,也没有组成集团军,而是以军或更小的作战单位被分割使用。从此,东北军真正成为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的国防军,不再是给某一姓某一人看家护院的私人军队。[详细]
3、蒋介石六大措施控制和削弱东北军,防其通共投敌
全面抗战开始后,蒋介石将东北军分别调拨各个战区投入战斗。虽然经过改编的东北军各部已经成为国防军,但始终无法消除西安事变在蒋心中留下的阴影,他在随后的抗战和内战中不断对其进行控制和削弱。蒋采取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措施一:对普通官兵进行宣传教育。在东北军整编期间,国民政府军政部在下达的整编方针是:“纠正过去东北军封建观念,使逐渐变成国家武力,能担负国防上责任,以作收复失地之先锋为主旨。……灌输各级军官之国家民族思想,及服从中央拥护领袖之精神。”具体怎么操作呢?就是向东北军中委派政工人员,据49军军官马万钟回忆:“49军的政工人员,校级以上多是‘复兴社’在南京举办的政治训练班的毕业生,尉级多是‘复兴社’头子之一康泽主办的‘星子训练班’的毕业生且多系东北籍。政工人员积极主动地向部队军官们接近,表示亲切……大肆宣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但此举收效甚微,马万钟说:“政工的恢复,官兵多是说:‘卖膏药的又回来啦!’……弥补不了西安事变的痕迹。军官们多是情不自尽地敬而远之。”
措施二:重金收买东北军高级将领。为了让东北军诸将领听从调遣,蒋介石先是收买了东北军的元老王树常(张学良派到中央以代表东北军的,蒋给以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的名义)。东北军的整编正是在王树常的协助下完成的。他还帮助蒋介石说服、分化和拉拢东北军将领们,比如他分别请57军军长缪澂流、六十一七军军长吴克仁到庐山去见蒋面谈,对此二人,蒋各给以50000元重价加以收买。
措施三、将东北军各部星散四方,使其不能相互联络和抱团,有的则直接划归中央军及其他派系军队指挥。比如在抗战中,蒋介石下令将“旧东北军系以军为单位分割使用”,据此指示,万福麟的53军部署于平汉线北段的安固、永清一带,属第1战区;吴克仁的67军部署于津浦线北段,属第6战区;何柱国的骑2军部署于晋北,属第2战区;于学忠的51军部署于鲁南、徐州,属第5战区;缪澄流的57军部署于长江口北岸,属第3战区,刘多荃的49军调到津浦路北段,吴克仁的67军即转至平汉路。即便是同一只部队,也尽量使其分散使用,据马万钟回忆:“七七事变后49军开赴沧州布防,划归40军庞炳勋指挥,按当时的军事态势,49军应该也可以由刘多荃统一指挥,担当一个地区的防守任务。但是庞军长却把一个军分割使用,109师摆在沧县车站以北横跨津浦铁路要害担任防御,105师摆在沧县西北60华里的景和附近担任防御任务,归庞军长直接指挥,庞炳勋的40军摆在109师右翼的次要防御地区。”
措施四:派人进行严密监控,防止其通共。由于东北军在西安事变中与中共合作过,因此蒋介石非常担心中共对东北军进行渗透,因此他派人对东北军内部进行严密的监控。这种监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民政府通过政工人员和特务组织进行监控,比如1939年秋在鲁南,57军111师政治部就怀疑333旅有共产党人,就向333旅旅长王肇治要共产党员名单,王很抵触:“共产党脑袋上没贴标签,谁是共产党,我查不出来。”后来,王肇治被找借口撤职查办。再如蒋介石派其心腹周复派到鲁苏战区担任总部政治部主任等党政军要职,明显是用来监控于学忠的。另一种方式则是亲蒋的东北军将领对自己所属部队进行自我监控,防止中共渗透,比如57军缪澂流怀疑接任王肇治的333旅旅长万毅“是在西安东城门楼子受过马列主义训练的共产党人”。所以到山东后,他就把331旅旅长唐君尧调任为112师副师长,专门监视、考察万毅的政治面目和言行动作。”
措施五:让东北军与中共相互消耗。比如皖南事变中第25军(军长张文清,原系东北军108师师长)的东北军108师(师长戎纪五)就奉命参与攻击新四军,他们控制了新四军突围的要道之一鹿角山,新四军曾派干部与扼守隘口的644团交涉,要求让出一条路,虽然之前108师与中共渊源颇深,团长李世镜也很同情新四军,但慑于军令不管应允。于是新四军发起进攻,双方反复争夺隘口,644团居高临下,以强大火力封锁了山口。国军总指挥上官云相还打着108师旗号以谈判的名义将叶挺诱骗至108师师部当场扣押。经此一役,原本关系不错的东北军108师和中共反目成仇。
4、留在国军中的东北军各部的两种结局
伴随着控制和削弱,国军序列中的东北军除投靠中共或被中共消灭外,主要有两种结局:
结局一:在战场上打残打散或因其他原因被撤销番号。当东北军在抗战或内战中成建制的消灭时,蒋介石往往会将其编制压缩或者撤销番号,这样东北军越打越少,自然对蒋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小。比如南京保卫战后,军长吴克仁、军参谋长吴桐岗阵亡,全军伤亡殆尽。随后国民政府将67军番号撤销,所辖部队缩编为第108师,由张文清任师长,编入25军。另一个师107师番号撤消。同时,军政部还诬蔑吴克仁军长投敌,不准给予67军殉国将士发抚恤金。再如蒋介石以莫须有罪名免去了六十三军军长、著名东北军将领冯占海的职务,只给了冯一个军事参议院中将参政的虚衔,并取消了六十三军的番号,将其所部划归七十一军统辖。还有57军军长缪激流以通敌罪名被扣,57军番号被撤销。
结局二:被中央军消化。这主要有五种方式:
A、把西安事变之后主动投蒋的东北军划归中央军各部管辖。比如西安事变时,驻洛阳的炮兵第六旅旅长黄永安接到张学良“破坏铁路,阻止中央军西进,将洛阳分校祝绍周全部官兵缴械”的电令后,向祝绍周告密。驻在潼关的冯钦哉部的两个营,受冯的命令表示服从中央指挥,放弃潼关让中央军进逼渭南东部。“二二事变”后,驻蒲城的东北军骑兵第十师师长檀自新将杨虎城在蒲城的民团全部缴械,并与步兵第106师师长沈克发表通电,脱离东北军体系,投靠了中央军。乔方率炮8旅也表示“竭诚服从中央……效忠党国”。蒋介石趁机将这部分军队编入中央军。
B、将原东北军将领撤职或调任,然后由中央军将领接管。比如1943年蒋介石将于学忠调任国民党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然后给其所辖的51军充实了大批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生,将其“中央化”。1940年,将何柱国升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其所辖骑兵军(仅剩骑三师及步兵旅)中的步兵旅调入李品仙的92军,将暂编十四师并入骑二军,由暂十四师师长廖运泽升任军长,骑二军也“中央化”了。1939年刘多荃的49军修水作战失利,蒋介石将刘多荃由中将军长降为上校军长,105师师长王铁汉撤职留任;副军长高鹏云、参谋长秦靖宇相继调离,另派中央嫡系林耀堂和凌振仓分别继任。53军军长万福麟也在1944年调至湖南集训时被撤职。
C、中央军各部极力拉拢和收编东北军。比如于学忠部霍守义的112师在1943年日军扫荡时畏敌退缩,被日军追的无处可去,师长霍守义召开军事会议说:“在苏北已站不住脚;去鲁南又太远;当汉奸太丢人;当新四军受不了那份苦;建议越过津浦铁路到皖北避难。”于是他擅自将部队拉到皖北阜阳投奔了汤恩伯。
D、利用东北军补充部队的机会掌控东北军。比如1937年10月底49军在淞沪战场损失惨重,109师基本打光,但蒋介石在战后根本不理睬其整补的要求。万般无奈之下,刘多荃带着109师师长赵毅亲自到武汉去活动,花一大笔钱打通了门路,调来了全部徒手的预5师补充109师。预先讲好条件,赵毅仍为109师师长,原预5师的团长以上主官全部留任。刘多荃将张学良当年留用的一部分武器装备该师。补充后的109师一式捷克式步枪,每连六挺捷克式轻机枪,每营配有重机枪连,团有迫击炮,堪称装备精良。然而刘多荃、赵毅没高兴多久,在下令让109师开拔时,原预5师留任的四个黄埔生团长全部告长假,部队完全指挥不动。事情反映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非但不处分故意闹事的团长,反而借机将赵毅撤职,换上了嫡系李树德,刘多荃任命的其他东北军军官也都被撤换掉,接着又将109师划归第1战区刘峙指挥。
E、有些东北军因无法忍受上级苛责投奔中央军。比如据原111师师长孙焕彩回忆:“57军某旅长在临沂县中了敌人埋伏,损失两个连,缪澂流军长把该旅长破口大骂得不敢抬头。逼得该旅长铤而走险,只好到阜阳投效汤恩伯,离开了同乡同学患难相处的东北军。”(未完待续)
于瀚/资料整理,腾讯历史频道
標籤:
中國現代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