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中科院研究成果: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天气变冷有关
核心提示:王朝内部的叛乱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导致了更多社会冲突,而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这些农业王朝的覆灭,更多地跟低温有关。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决策者今后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灾害。但一项研究发现,从该国记载翔实的历史来看,气候寒冷时期往往会引发灾难、战争和暴乱。
中国科学院的张志斌及其研究小组,利用两千年间的历史记载对古气候资料进行了研究。中国拥有可以远溯至过去的详实历史记载,其包含的细节令任何西方国家只能自叹弗如。
他们发现,在长达约160年和320年的时间段里,战争、干旱、洪水、米价、蝗灾和气温之间往往存在关联[编者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7月14日发表了题为《公元10~1900年阶段性气候变冷导致中国自然灾害增加和战争频发》(“Periodic climate cooling enhanced natural disasters and wars in China during AD 10~1900”)的论文]。论文作者说:“我们的研究发现,过去2000年里的粮食生产,在较寒冷时期总是更不稳定。”
作者表示,王朝内部的叛乱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导致了更多社会冲突,而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这些农业王朝的覆灭,更多地跟低温有关。他们说:“很有可能,寒冷是引发气候、农业灾害、接着是人为灾难(战争)频发的原因。”
这项研究显示,从公元950年到20世纪初,不时发生的低温导致内战次数增加,这主要是通过干旱和蝗灾频发引起的。气温降低几度可使北方的草类生长期缩短40天,从而影响草原生长及引起牲畜大量死亡,这迫使北方部落南下侵害。他们说,外族入侵主要发生于中国王朝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之间,比如满族推翻了明王朝。
作者说:“通常认为,全球变暖在许多方面危及人类社会。不过,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某些方面受益于气温升高。”
David Fogarty,《青年参考》2010年7月20日,原题:《中国史上战争与天气寒冷相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