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回忆录的文化追求——在深圳中心书城的演讲(下)
下面再讲一讲我自己的回忆录《精神的流浪》。
我今年61岁。一生的经历可以分为三段。少时在北京读书。后来到山西插队、工作。90年代再回北京。这种经历,使我对北京和外省的差别有比较深的感受。回想在山西大学念书的时候,江地教授介绍他治学的经验是黄花鱼溜边,找一个别人不关注的空白而有所开拓。他在山西大学历史系教师里,算是学术成就很高的了,别人影响多不如他。系里还有一位阎宗临教授,我入学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阎守诚曾经和我同事。后来阎守诚将他父亲的史学文集整理出版,我才知道阎教授三四十年代研究欧洲史和中西交通史达到一流水准,因为热爱家乡,谢绝北京、广州一些名牌大学的邀请,回到山西大学任教。饶宗颐在序言中说他“回山西故里,终未能一展所学,忧悴而继以殂谢,论者深惜之。”在山西的学术部门供职,领导人总是强调,挣山西的钱,就要为地方服务。在这种导向支配下,学术往往成为地方利益的敲门砖,自然难成大器。到了北京,知识界人士谈问题开口就是中国如何,世界如何。周围想大事的人多,无形中就起到一种拓展思维的鞭策作用。唐达成先生看了我写的文章,很感兴趣,说,可惜发在地方刊物上,没有影响。邵燕祥先生看了我的文章,也说过类似的意思。九十年代初,我从钱理群的《周作人传》面读到一段话,印象很深:“历史低潮时期,远离政治中心,可以利用那里相对薄弱的政治条件,进行历史的深思,积累力量;而到了历史高潮时期,则必须置身于政治文化的中心,投身于时代潮流的旋涡中。唯有在那里,在各种思潮、力量的巨大撞击中,个人的才华、智慧才能得到全面的展开,尽性的发挥,人的生命也就获得了光辉灿烂的闪现。”的确,鲁迅、周作人兄弟如果不是在五四时代来到北京,而是留在绍兴,他们个人的才能再高,也不可能对中国文化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我在山西工作生活的体会是,身处外省,要想把握全国的思想文化脉搏,难度比较大。很容易被地域的天花板限制住。想做一些高端的事情比较难。后来我从单位提前退休,以北京知青的身份把户口转回北京定居。感觉取法乎上的机会比较多。
在北京,我参与的第一件值得一说的事,是推动顾准研究。顾准这个名字我在80年代就听说过,但真正引起注意是我1993年研究文革中的民间思想以后。当时,从香港刊物上读到顾准的《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眼睛一亮。大约1995年2月,我路过朝内大街人民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看到门口有“《顾准文集》已到”的广告,于是赶快买了一册。读过之后,便把当时的想法写入《当代思想史的一个缺环》一文。两月后在《读书》上刊出。不久,和《中华读书报》家园版的编辑萧夏林谈起顾准,他又约我写一篇短文《愧对顾准》。接着,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参加了《顾准文集》讨论会。转眼到了1996年1月,一天早上,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是顾准的弟弟陈敏之,到了北京,要和我见见面。我赶到陈先生下榻的上海驻京办事处,和他谈起顾准是否还留下了一些未曾发表过的文字?听说留有一些日记,不知情况怎样?陈敏之先生告诉我,顾准留下的日记他那里有三本,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念头:应当争取让顾准日记与读者见面。当然,做成这件事也不容易,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顾准文集》受到追究,形成了寒蝉效应,一些出版社不是不想出,而怕挨整。我了好几家都不成功。最后经周实介绍,我认识了报告文学家谭合成,他找到了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初志英拍板,给这本书开了绿灯。与联系出版的艰难相比,编辑过程一路顺风。《顾准日记》的出版后,我又和陈敏之先生合作,编成《顾准寻思录》。在作家出版社唐晓渡和民间投资人董怀明的支持下,推向了社会。
以后,我牵线搭桥,促成了陈敏之与顾准的儿子高粱合作,编成《顾准文存》四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样,顾准留下的文献,基本就都“出土”了。顾准研究再次成为思想界的热点。
这件事使我得到北京知识界一些朋友的认可。这也给了我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做事机会。
1998年夏天,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徐晓和我商量选题,我建议整理出版遇罗克的遗著,她十分认同,并邀请徐友渔合作。我们三人不到一个月就把《遇罗克:遗作与回忆》编出来了。徐晓原计划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社领导提出要送审,于是,又转到中国文联出版社。
在编书过程中,我们一直设法与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联系,找了许多线索都中断了。直到开印前我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题为《遇罗克是谁》的短文,却意外地接到了遇罗文的一个传真。他看了报,通过编辑问到我的电话。联系上的时候,那本书已经出了软片,开印在即。只好请他写了一个简短的《跋》补在书末,来不及让他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和遇罗文相识以后,我感到他心里有太多的话要说,他的经历本身就蕴藏了一页珍贵的历史。他年龄比我稍长。他和家人所承担的苦难,远非一般人所能相比。一家六口人,文革中竟有五人坐牢。我建议遇罗文写一本回忆录,记录他的经历和全家的命运。遇罗文接受了建议。他从1999年初动笔,秋天就完成了这本书。书名《我家》,朴素而意味深长。遇罗文详细记载了《中学文革报》诞生、发展、夭折的始末。这份报纸虽然只是当时数以千种的小报之一,只出了7期,活动不到半年,是一群没有办报经验的年轻人仓促地办起来的,但他们代表着良知和正义。它因声张人权思想而诞生,又因人权思想为当时政权所不容而夭折。它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一个特殊的坐标。在整个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新闻报刊史上,都堪称最辉煌的一笔。经编辑郭沂纹的努力,2002年这本书终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还想推动另外两位思想烈士的遗著在大陆出版,未能如愿,退而求其次,我和金凤合编的《王申酉文集》,丁群编的《陆兰秀狱中遗文》,只好拿到海外问世。
在参与出书的过程,我有一个体会,同样是出书,有的书影响只在专业领域以内,有的影响到专业以外,超越了学科、行业,地域的限制,可以公共领域,会对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影响。对于这种有公共影响的选题,应当特别关注。举几个例子。
一个是黄万里。他的专业是水利。但他在中国,又是工程技术领域知识分子的一个象征性人物。50年代三门峡水库上马,只有他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不久被打成右派。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工程是50年代工程建设的最大败笔,后遗症到今天也没有消除。200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冯克力、张杰来北京组稿,和我商量选题。我说在网上看到戴晴介绍黄万里的文章,感触很深。冯克力提议和黄万里联系,在《老照片》上介绍一下他的故事。经李锐老帮助,我们得到黄老电话。和黄老约定,第二天上午到他家见面。当时赵诚正好在我旁边,愿与我们同行,于是一起来到清华大学黄万里家。黄老当时已经89岁,精神很好。稍事寒暄,便进入正题,与我们谈起他的水利思想。他从黄河的特征谈起,他说,人们因黄河挟带泥沙而认为它是害河,其实,黄河是一条好河,正是这些泥沙冲击成了黄河三角洲平原,成为中国最大的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大。这片大平原,养育着几亿中国人口。“黄河清,圣人出”的想法不符合自然规律,是荒唐的。过去知道三门峡工程是新中国建设史上最大的败笔之一。但黄老对黄河的分析仍然让我眼界大开。黄老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两个多小时仍然意犹未尽。冯克力、张杰忙着翻拍照片。只有赵诚临时作了一些笔记。告别黄老以后,四人商量,这个专题怎么做?赵诚自报奋勇,文章由他执笔,写成《但教莫绝广陵散》和黄老提供的照片相配,刊登于《老照片》十五辑上。文章发表后,社会反响十分强烈。黄老本人也颇为满意。当时,我曾向赵诚建议,你的文章发表后,黄老对你很信任,你不妨与黄老商量,找他录音访问,帮他作口述史。赵诚征求了黄老的意见。黄老说,我不想做口述史,我可以自己写回忆录!然而没过多久,黄老前列腺癌发作,身体状况急转直下。2001年8月26日与世长辞。冯克力和我商量,能否组织一本《黄万里传》。我提议请赵诚撰写。赵诚向黄老的家属表达立传的愿望,得到支持。他们把黄老的日记、诗词、书信、一些未曾发表的手稿和照片都借给赵诚参考。赵诚十分慎重,用两年多时间,跋山涉水,到北京、四川、湖南等地,寻访黄万里的生前友好和同事学生,尽可能地搜寻第一手资料,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满。
书写成了,出版并不顺利。山东画报出版社和他签了合同,领导不敢履约。又找了几家出版社,也不敢拍板。2004年4月,出版家刘硕良来北京办文化公司,问我有什么选题。我介绍了赵诚这部稿子。正好刘先生对黄万里的价值十分清楚,欣然接受了赵诚的书稿,经过精心打磨设计,2004年7月,此书以《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为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
一个是王芸生。他是民国时代《大公报》的总编辑。是新闻自由,独立办报的象征性人物。我认识了他的儿子王芝琛。王先生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指挥仪专业,一直从事国防科技工作。1980年,父亲病重,把在外地工作的他召到身边陪侍,向他追忆了平生的重大事件。王芸老虽然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毕竟是有过大阅历的一流报人,他预感到,国人对20世纪的历史评价,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化。于是,向儿子说出了郁闷在自己心里多年的话,谈到一生经历的很多重大历史问题,比如中苏关系、西安事变、《大公报》和国共双方的关系等等。他一边说,王芝琛一边录音。王芸老体力已经很差,有些问题只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王芝琛当时不能完全理解,但毕竟留下了最重要的线索和钥匙。父亲临终的心愿,王芝琛看得很重。1991年,他54岁,决定提前退休,专门从事与《大公报》相关的历史研究。王芝琛从小就喜欢文史。退休后如鲛龙归海,很快发表了很多重评《大公报》的文章。他选择的细节,往往一下子抓住要害,干净利索,快人快语,没有一句废话。2000年夏天,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王建勋找我策划《学灯文丛》。我建议将王芝琛的文章结集成书列入。王芝琛很高兴。2001年9月26日,是王芸生百年诞辰。2002年6月17日,是《大公报》百年纪念。这本名为《百年沧桑》的文集问世之后,引起了出人意料的反响。香港《大公报》举行了隆重的百年庆祝,王芝琛的观点几乎成为舆论的共识和纪念的基调。泼在《大公报》身上的污水荡涤一清。以文人论政,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特色的《大公报》,重新得到学术界、思想界和新闻界高度评价。王芝琛不以新闻史研究为业,但他对新闻史研究的贡献,却远远高于许多专业人士。沈阳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也来向王先生约稿,请他写《王芸生传》。为父亲立传是王芝琛的宿愿。无论讲资料的熟悉、理解的深刻,他都是立传的最佳人选。2002年新年春节期间,他废寝忘食地赶写此书,按时完稿。那家出版社的编辑将书稿交给领导审阅。领导却说,这本书既不能得大奖,又不能赚大钱,出它干什么?出版社拒绝履约,而且不作任何补偿。2004年5月30日,我突然收到王芝琛的信,告诉我查出癌症,病得不轻,希望想想办法,让他有生之年看到传记问世。他那年才六十七岁,和他多次来往,觉得他精神一向很好。怎么突然间遇到这样的灾难?于是,我把王芝琛的书稿推荐给刘硕良先生,请他尽快出版。他痛快地答应,三个月内一定让这本书印出来。
2004年9月初,《一代报人王芸生》问世,接着被《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评为2004年度历史传记类图书奖。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也采访了王芝琛,播出了题为“一代报人王芸生”的专题节目。更感人的是,一批八十多岁的老大公报人,凑了几万元,要捐给王芝琛治病,向他表达为《大公报》正名的敬意。王芝琛没有接收这笔捐款,但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一年后,王芝琛与世长辞。
一个是孙越生,他是王亚南的学生,毕生致力于研究官民关系,80年代写了一本《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面对古今中外的官僚政治,特别是当代社会的官民对立,他认为不是官员的作风问题,人类文明的基本矛盾。他从人类的起源、国家的职能入手,构成了一个独创性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国实施政治改革,走向民主宪政,有深刻的启示。他80年代末就写成了这本出,但出版受阻。1997年他去世之后,我和邵燕祥、常大林、李辉都觉得应当让他的遗作问世。但尝试了多次,都功亏一篑。2008年,朋友谢泳趁着纪念厦门大学老校长王亚南的机会,写了一篇长文《从王亚南到孙越生》,在《新京报》发表,引起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林冠珍的注意。今年,她从我处拿到孙越生遗稿的电子文本,我又介绍她与孙越生的女儿取得联系,终于让《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与公众见面。袁伟时先生读到这本书,感慨孙越生是又一个顾准式的人物,非常震撼!其他学者读后也击节称赞。申张民权,限制官权,已成今日中国政治的当务之急。孙越生的遗著破土而出,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丁东,作者博客2012-12-1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