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史迪威曾两次指挥下属策划暗杀蒋介石
蒋介石为中国快速现代化开拓了道路(下)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美国资深外交官、《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作者陶涵教授文字实录,采访整理:杨超
嘉宾简介:陶涵(JayTaylor)教授系美国资深外交官。上世纪60年代曾在台北为美国提供政治分析和报告。中美建交后,他曾任职美国驻华大使馆。此后任美国国务院情报处副处长,是美国资深中国问题专家。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蒋介石传》、《蒋经国传》等书。
斯大林称国民党没有利用价值便会遭到丢弃
陶涵:列宁和斯大林支持中国共产党创建并成长为世界反帝国主义斗争--全体共产党派都会同意这场斗争的指挥总部设在莫斯科--中一个潜在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蒋在1923年率代表团前往莫斯科期间,告诉共产国际说孙中山和国民党可以接受苏联共产党在反帝国主义斗争中的领导,但不会接受任何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共产国际--来自苏联--给予的现金援助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一年起就已经开始。除了引人注目的意识形态因素,莫斯科新的统治者非常担心日本在亚洲不断扩大其帝国版图,包括在与俄罗斯接壤的一些国家--这个国家刚刚在二十年前打败了俄罗斯。因此,苏联领导人还努力促进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的出现,使她可以成为日本进一步扩张的阻碍,如果这条路线行不通,还可以分散日本军国主义的精力,慢慢放弃入侵俄罗斯的想法,并使他们首先专注于压制中国。在二十年代初期,共产国际意识到,国民党这个党派要远远强大于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因此,莫斯科促成双方谈判达成统一战线。谈判由共产国际监督,其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将保持其独立身份,苏联也将向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输送武器和物资并派遣军事和政治顾问。
直到1937年,苏联的援助对于北伐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共产国际的派给国民党的政治顾问,鲍罗廷,在1926年国民党发生的分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分裂后的左派中是共产党员,他们试图阻碍蒋介石的权力增长,分裂后的右派中包括大多数的军事指挥官。当年早些时候,蒋介石挑起或是操纵了著名的“中山舰事变”,成为国民革命军的指挥官。随着北伐逐渐推进逼近上海,国民党内两派之间的政治局势日趋紧张。在鲍罗廷的影响下,左派力量转移到武汉,秘密下令逮捕或暗杀蒋介石。在莫斯科,斯大林谈到,当国民党不再有利用价值时,它会像柠檬一样“被挤压后遭丢弃”。蒋率先挤压起来,下令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血腥清洗。斯大林即时指示中共开始武装斗争,这一努力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却使毛泽东、朱德及其红军残余部队来到江西山区避难。大多数左派国民党加入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势力。
蒋介石说服上海资本家捐钱靠的青帮恐吓
凤凰历史:您在书中提到北伐时期,上海的资本家对蒋介石的政治决定几乎毫无影响可言,为什么?
陶涵:蒋在1927年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血腥大清洗之后,蒋及其军队无可争议地控制了上海的中国管辖区。直到该城市解放以前,银行家们都把蒋介石看作“红将军”。但是,大清洗似乎早已对此做了澄清。此外,蒋介石的妹夫宋子文站在国民党分裂期间站在了左派,后来加入了蒋介石一派,并成为新建临时政府的财政部长。哈佛毕业的宋是一位实干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家,认为预算平衡比其它都重要。他赢得了上海银行界的尊重和信任。但统一国家的远大征程必须继续,宋正告金融家们,购买新政府的债券是他们应尽的爱国义务,同时也向他们保证,将按承诺偿清债券的债务。很多银行家毫无疑问都是爱国者,并心甘情愿地照做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大部分说服工作都出自蒋介石实行大清洗时的盟友青帮的恐吓。国民党的征服债券以及此前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到1937年7月日本开始入侵时,实际上已被如期还清。
蓝衣社带给蒋介石的破坏多过好处
凤凰历史:蒋介石与蓝衣社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指责蒋介石欲建立法西斯独裁的言论为何能广泛流传?
陶涵:在20世纪30年代初,蒋简单地被法西斯模式所吸引,把它当作灌输民族自豪感、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一种方式。当时处于希特勒统治的初期,西方国家的一些人,包括一些民主领袖,例如丘吉尔,都认为希特勒根本不坏--毕竟他让列车准点运行时间。蒋批准蓝色社成立自己的组织,他们执行了一些政治暗杀行动,但他们从来没有达到像德国棕色社那样的组织规模和效率。他们给蒋介石带来的破坏要多过好处。到1934年,他已经对该组织失去了信心并公开回避它。然而,蓝衣社依然存续下去——主要成为戴笠情报组织中的活动分子。
凤凰历史:在西安事变中,以陈立夫为代表的国民党情报系统做出了哪些工作?对西安事变的后续发展造成了何种影响?
陶涵:陈立夫在张学良及其盟友杨虎城的军队中进行的秘密情报和渗透行动,毫无疑问地包括招募他们军队中的一些军官在所在部队组成亲蒋介石派小集团。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定听说过此类行动,这成为他们脱离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原因之一。同样,戴笠手下与之竞争的情报机构属于蒋介石政府,也在这些统率部队中开展了各种秘密行动,这进一步激怒了这些领导者。但这些事件对于张从一个蒋介石的忠诚军阀支持者转变成一位阴谋家和绑匪的动态走向可能只产生了微弱效应。张已经变得对对抗中共的战争感到真正的悲观,觉得自己的部队被蒋介石当作“炮灰”来利用,以使国民党更容易巩固对他们的政治控制。建立一个团结抗日联盟的想法吸引了他,最后,周恩来说服了他,让他相信中共会支持他成为的反蒋统一战线的领导者。
蒋介石的外交努力为中国快速现代化开拓了道路
凤凰历史:抗战时期日本提出“今后不再以蒋为交涉对象”,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蒋介石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陶涵:蒋介石已经明确指出,自战争开始以来,通过谈判来结束冲突,将必须包括日本从中国撤军。唯一例外的是满洲问题,蒋介石说,这可以暂时抛开,待以后解决。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明显感觉到,除开强烈抵抗却最终失败的1932年上海保卫战,蒋介石到1937年前一直迎合日本,达十年之久,同时又一直在为全面战争作积累,还觉得他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选择严肃的妥协。1938年初,蒋介石的国民党内的主要对手,汪精卫,正在与日本秘密接触,可能告诉了他们,蒋已经决心打一场持久战,并期待有一天,苏联或美国会加入抗击日本的战斗。王后来背叛投靠日本。因此,东京不希望和蒋介石进一步的无用谈判削弱其在南京的傀儡政权。
我对前几个问题的回答包含了我对蒋介石在抗战中所起作用的看法。除了冲突产生的头两年半时间里苏联给予的重要援助,蒋领导中国超过四年,而他当时实际上是孤军奋战(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对抗一百万日军,有时还要面对1000驾战机。这支军队拥有的武器、设备、技术和训练大大优越于中国军队,其优越程度堪比在1991年和2003年两度袭击并摧毁了庞大又相当现代的伊拉克军队的美国军队。常常由蒋介石亲自领导的激烈抵抗,在漫长而痛苦的战争中锻炼了中国人民。八年间,他保持了2/3的中国人口和3/4的领土免于遭遇侵略者。早期数年里的通货膨胀率是高,但,比如说,还不高于英国在二战开始头几年的通货膨胀率。
抗战期间,蒋犯了很多疏忽和委任方面的错误,有时采取了一些无情的必要措施,因为他想以此保护中国的解放事业。有人可以完全不同意他的一些战略和战术。但终有一天,我相信,中国人民会得以看到正是他在战争期间的毅力及军事和外交战略,阻止了日本在东亚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企图,保护了中国的古老文明,为她未来的快速现代化和在世界事务终恢复威信开拓了一条道路。
他在大陆掌权的时期,有一些成就常常被人遗忘,但记住它们也是有用的。我们已经提过南京政府十年的一些成功之处。此外,在此期间,他还敦促并且实现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脱离列强的回归。在后续的大战中,他迫使西方列强终止了不平等条约,除了在雅尔塔会议上被西方盟军赠送给苏联那些权利以外。这些条约里包含了令人厌恶的治外法权概念,还有在像上海这样的城市给予某些列强各种各样的行政和法律“让步”。(他催促罗斯福帮助自己迫使英国放弃香港,但不得不放弃这一打算到后来的某一天——邓小平意识到的那天)。在此期间,他还成功让英国和美国承认西藏和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此外,他为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赢得了一个席位,使中国在其中成为去殖民化的主要倡导者。正如这本所记录的,他对台湾政治镇压的残酷政策,还有他在岛上完成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许多历史成就,包括土地改革、教育、平衡预算、产业化进程、公共卫生、控制通货膨胀、收入差距较小以及比较有效的反腐败措施,将这些记住将会有所裨益。
史迪威曾两次指挥下属策划暗杀蒋介石
凤凰历史: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关系究竟如何?中国远征军的第一次失败谁该负主要责任?
陶涵:他们之间几乎从一开始就是敌对关系。第一次缅甸战役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史迪威对在缅日军的严重低估,以及对进攻夺回仰光的坚持。他有过优秀的记录,曾在美国指挥多军团部队进行军事演习,但从来没有在一场真正的战争指挥过一支部队。蒋介石反对进攻,但却不想和罗斯福派到中国战区为蒋介石当参谋长的人唱反调。史迪威在美国军队中颇受钦佩,被认为是一个性格暴躁、直来直往的士兵中的士兵。但他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阴谋家,曾背着他的指挥官——蒋介石和路易斯·蒙巴顿勋爵--活动以暗中削弱他们。在这两次中,他都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过,并承诺将做一个忠诚的下属,但暗地里仍继续活动以破坏他们。这看上去似乎不可能,但我们现在就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他曾两次指使下属策划暗杀蒋介石——第一次是在他听说蒋介石打算请求把他召回以后。史迪威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中国战区全部中国军队的盟军司令。他差点就成功了。
美国是二战后去殖民化的重要力量
凤凰历史:您在书中提到,蒋介石与罗斯福在战后去殖民化的方案和看法上完全一致,蒋介石尤其是罗斯福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美国在后来的历史中如何运用这一方案或规划?
陶涵:自提倡自决原则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以来,罗斯福在民主党内部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传统。罗斯福认为这符合美国自身反殖民主义的建国起源和它的“独立宣言”。毫无疑问,他相信这个原则,即发自内心也发于理智。我相信,对于蒋介石亦是如此。和孙中山一样,他是个强大的反帝国主义者,多年来一直认为英国是世界事物中最邪恶的力量。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同样也是反帝斗争。
像罗斯福一样,他认为,自己的国家在国际上扮演角色的主要方面是要领导战后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珍珠港事件后,蒋介石第一个重大行动是对印度的甘地和尼赫鲁进行访问。我在一封信中看到,甘地告诉蒋说他们之间5个小时的谈话他最有趣的经历。在抗战期间,罗斯福认为,保持联盟运作下去占有最高优先级,而去殖民化则可以稍后再议。因此,他认为,他不得不拒绝蒋介石的一再恳求,以至于敦促丘吉尔——英国的一位老牌帝国主义者——承诺在战后给予印度和其全部殖民地独立地位。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如何向盟国强调该问题上持谨慎态度,但总体来说,她是去殖民化的一股重要力量。美国迅速兑现了让菲律宾独立的承诺。蒋介石当时正消耗在内战中,但他派驻联合国包括安理会在内的代表不断发言力挺民族自决。
国民党失败根源还是在于其腐败和道德沦丧
凤凰历史: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而言,如何评价美国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以及抗战后对中国的影响?
陶涵:到1945年秋天纳粹德国倒台时,美国对中国战场绝大多数的援助都转去了缅甸战争。其中的重点在于穿过喜马拉雅山山麓建设一条道路在缅甸北部和“滇缅公路”连接起来。当道路建成时,从印度到中国的物资和设备的空中补给运输远远地超过了这条路上的卡车运输量。因此,在漫长而艰难的缅甸战争,虽让用到了中国最优秀的部队,没有为中国解决国内冲突提供真正的支持。但是,它确实牵制了日本几个师的部队,否则这些部队很有可能会被用来攻击中国的西南省份--或者印度。
美国对中国内战的主要的直接援助是由飞虎队完成的,这支队伍后来被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这支队伍,用大约1000架战机和同等数量的损失为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和在欧洲的美国第八航空队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这支队伍用约8000架战机结束了战争,同时也损失了约8000架。然而,美国的这些飞行员不仅终止了对重庆等城市的轰炸,在1945年春日本大规模全力进攻时牵制其节奏,也但起到重要作用,还破坏了日本想在东南亚和满洲的大连之间建立铁路线的计划。从大连出发,船只会把商品、矿石和受伤的部队从东南亚运送到日本,并把物资、设备和生力军从日本运回东南亚。直到战争的最后几个月,中国境内的中国军队基本都靠自己来补给。美国将受过训练的有充分补给的军队派往缅甸。
到1946年初时止,根据罗斯福的承诺,美国已经训练并武装了中国39个陆军师中的大部分。1946年12月,杜鲁门签署了一项密令说,美国将支持蒋介石,无论美国努力促成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民主合作最后结果如何。但在这个针对中国的指令下达只有6个月之后,乔治·马歇尔将军认为蒋介石的军队,尽管早期打过一些胜仗,但赢不了内战,遂在他的建议下,美国停止了所有给蒋军队的军事运输,包括那些已支付的项目。
由于苏联当时支持中共,已经妨碍了它取得胜利,或者至少可能已经实现了中国,比如说,沿长江的分治,美国的物资援助将必须是巨大的。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都不会通过法案同意派遣大规模的美军部队去打这样的一场战争。蒋介石,他自己也不想要这样的解决方案,即使这是唯一的办法使他得以留在大陆成为一半或大半中国的领导人,正如他在抗日战争中做到的那样。他宁愿撤退到台湾,并在那里寻求建立一个在他看来堪称榜样的中国社会。
因此,在战争结束前后,美国的行动可能并没有改变战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而斗争的结果。蒋执政期中国失控的通货膨胀、腐败和相关的道德沦丧,是系统崩溃的关键因素。但苏联的角色,在我看来,对这一结果至关重要。
陶涵,凤凰历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