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的起源(3)


  10月5日下午,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任司令员的决定。10月6日,毛泽东正式下达出击命令。此时,中国方面还面临着一个主要问题:苏联空军到底能否出动?需要斯大林给予明确的答复。为此,毛泽东决定派周恩来、林彪面见斯大林,进一步商讨此事。10月8日,他在给斯大林拍发的电报中说:经我们再三研究,现已决定出兵朝鲜。有关细节问题,我委托周恩来、林彪与你面谈。此时,斯大林在黑海疗养。周恩来、林彪先乘机到莫斯科,中途转机黑海,时间已经到了10月11号。当天,周恩来、林彪面见了斯大林。从现有资料推断,周恩来在谈话之初,首先提出要求苏联空军出动的问题。他说,中国主要面临两个困难:第一,装备落后,没有飞机、大炮、坦克,需要由苏联提供。斯大林说,这个没问题,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第二,我们出动陆军,但苏联方面一定要出动空军。斯大林回答:出动空军可以,但是空军技术复杂,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你们可以先出动,等过了两个月,苏联再出动空军。对这样的安排,周恩来认为不妥,坚持双方要同时出兵。周恩来越是坚持,斯大林就越是狐疑,他不知道中国人在打什么主意,更加坚持由中国先行出动的意见。否则,就放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在中国的沈阳建立流亡政府。在周恩来看来:这个方案也行不通,让金日成在中国建立流亡政府,岂不是引火烧身!林彪在旁插了一句:斯大林同志,这不行,您最好把金日成留在山里打游击。双方一来一往,想法各异,对同时出兵还是先后出兵难以达成一致,谈话的最终结果是:放弃北朝鲜,中国、苏联都不出兵。于是,斯大林、周恩来联名给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发电报,并请他将电报转交毛泽东。电文重复了上述内容:鉴于中国军队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包括空军),如在数月后出兵朝鲜,就会失去战机,因此中方没有出兵的必要。建议金日成在沈阳建立流亡政府,由中国提供所需的必要条件。电报最后一句话是,此事由您决定。这句话意味着,到底出不出兵,反正由你决定,斯大林把球踢给了毛泽东。12日3点多钟,毛泽东收到由罗申转交的电报,立刻口头答复:同意。罗申回去后,将毛泽东的意见转告了斯大林。斯大林看到这一结果,就给金日成拍了电报:金日成同志,中国人原打算出兵携助你方共同作战。在此关键时刻,中国人取消了原定计划。现在,你要抓紧撤退,有关撤退事宜,由大使馆协助安排。晚9时,毛泽东在下午口头答复罗申后,正式以书面回电:同意放弃北朝鲜,中国不予出兵。13日凌晨,毛泽东在经过一夜的思考后,决定再次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并派飞机将在鸭绿江渡口,指挥部队渡江的彭德怀接回,研究讨论朝鲜问题。

  有关会议讨论的详情,不得而知,至今这个会议记录尚未解密,但大家知道会议的讨论结果:中国最终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会议结束后,毛泽东首先将此次会议的内容向罗申做了通报,并请他转告斯大林:我们决定于10月19日出动四个军的兵力赶赴朝鲜,有关你方出兵的具体时间,由周恩来与你们共同商定。随后,他又给周恩来发了电报,大致内容是:政治局经研究,决定出兵朝鲜,即使中国单方出兵,这个仗也要打。打才有利,不打无利。有两个问题需要你同斯大林商量落实。第一,我们缺少资金,可否贷款购买他们的武器装备,待战后偿还;第二,要斯大林作出出动空军的保证,其准备时间最迟不能超过2个半月。在苏联空军出动前,我们可以把作战策略稍做调整,先打阵地战,后打进攻战,先期避免同美军接触,将打击的重点放在伪军身上。待武器装备和苏联空军全部组织到位,再向美军发动进攻。


  10月14日,周恩来回到莫斯科,并同莫洛托夫商讨此事。有关他们谈话的具体内容,我没有看到相关资料。在会谈结束后,周恩来便给斯大林写封信。在信中,他讲了以下几点:一是要求以贷款方式解决武器装备问题;第二,在苏联出动空军后,请求苏联方面增派轰炸机,以帮助中国防守边境城市和北京、沈阳、天津、青岛等一些内地大城市。从这个电报内容判断,周恩来此前同莫洛托夫,已就苏联空军出动事宜初步达成协定,否则,何谈出动轰炸机?10月14日,当周恩来的信件到了黑海,等待斯大林答复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10月15日,莫洛托夫再次面见周恩来,转告斯大林的意见:同意贷款,战后半价结算。空军肯定出动。但不能越过鸭绿江。斯大林的意见使周恩来深感意外,苏联空军不越过鸭绿江,岂能称为出动。事已至此,周恩来只好拍发电报将这个情况告诉毛泽东,然后乘机回国。毛泽东接到周恩来的电报,也大为吃惊,尽管苏联决定出动空军,但不越过鸭绿江,实质就是中国在孤军奋战。此前,各种军方资料显示,包括彭德怀在内的所有志愿军高级将领最为关注的就是空军协同问题。在朝鲜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强悍无比,朝鲜半岛上空如同美国的天下,B29战略轰炸机在3000米以下实施地毯式轰炸,使地面攻击目标几乎荡然无存。作为司令员的彭德怀,内心十分清楚空军兵种的极端重要,作战展开推进、军事后勤保障须臾离不开空军的支持。毛泽东也非常知道空军对于中国出兵的重大意义。10月18日,毛泽东指示立刻派飞机将彭德怀接回,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讨论在苏联空军不越境的情况下,是否出兵的问题。现在看来是个十分遗憾的事情,10月18日的讨论记录至今没有发现。据多人回忆,原因是毛泽东不让做会议记录。从会后拍发的电报内容和当事人的回忆记载,毛泽东在会上坚持出兵的意见,即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中国出兵的决定绝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会议通过了按照原定计划出兵的决定。彭德怀再次乘机赶赴前线,指挥作战。10月19日晚7时,志愿军主力部队开始渡江,10月25日,同美军遭遇,打响了现在称之为第一次战役的战斗。之所以出现偶然相遇的情况,原因在于,10月18日,毛泽东在决定出兵后,拍发一封致赴朝部队和各大军区负责同志的电报,要求对出兵的事情,内紧外松,只做不说,隐蔽进发,不搞对外宣传,实际上就是不宣而战。志愿军的秘密渡江,出乎美军意料之外。此外,朝鲜地势狭长,中间是山区,两边是海岸。美军携带重武器不便在山区行走,只能沿着海岸向北推进,而志愿军进入山区向南进发,就使双方行军路线交错穿行,志愿军回望才发现美军在部队的后方,因此,既有了这次遭遇,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大量解密档案显示,在战争初期,美国国务院情报委员会、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情报评估报告乃至麦克阿瑟本人均作出中国不会参战的判断。而作为总指挥的麦克阿瑟的意见就对决策显得极为重要。总统杜鲁门对中国到底能否出兵感到疑虑重重,于是让麦克阿瑟赶赴华盛顿,商议此事。当时,麦克阿瑟战功显赫,居功自傲,让总统到东京盟军司令部见他,杜鲁门也不好放下身架,按照麦克阿瑟意愿行事。双方折中,选定于10月15日在太平洋小岛---威克岛上会面。


  在威克岛机场,杜鲁门一下飞机,就问麦克阿瑟一句话,你说中国会不会出兵?如果中国不参战,我们就占领北朝鲜,中国要是出兵,我们就不越过三八线,放弃攻占北朝鲜的计划。麦克阿瑟坚持认为,中国绝对不会参战,可以随心所欲地打,现在看来苏联肯定不会介入,中苏是同盟关系,苏联不出兵,中国也不会参战。在此之前,韩国军队首先越过了三八线,随后美军进入。但在9月27日,国防部就给麦克阿瑟下达命令,如在朝鲜北部发现中国军队,就立刻撤回到三八线。


  这里存在着历史机缘的问题,如果中国当时知道美国的计划,公开进行宣战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争的爆发。而恰恰相反,毛泽东采取的策略是只做不说,秘密出兵,历史的机缘由此错过。此时,美国军队越接近鸭绿江,白宫越是担心,中国果真出兵,又怎么办?这就是杜鲁门坚持与麦克阿瑟面谈的原因。麦克阿瑟说了句对未来战争走势有着至关影响的一句话:七、八、九月,是中国出兵的最佳时机,如果在这三个月内,中国参战,美国就没有了任何取胜的希望。时至现在,才决定参战,中国的天时地利丧失殆尽,对他们来说,那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次屠杀。杜鲁门闻听此言,心里倍感踏实,两人便乘坐飞机各自返回。


  在距离谈话结束不足10天的10月25日,第一次战役打响。根据情报反馈,在战场发现大量的中国军队。麦克阿瑟对此毫不相信。为了探知真实情况,他乘飞机在空中亲自巡视,没有发现大股部队出没的迹象。原因在于,彭德怀在作战结束后,立即命令部队钻入白雪皑皑的山沟,将人员和装备隐蔽起来,没有被美军发觉。麦克阿瑟回到指挥所,给国防部拍了电报,认定这个仗是小股共军流窜部队所为,人数至多不足五万。随后,继续指挥部队向鸭绿江推进。此时,志愿军渡江部队已达二十六万,而非区区的不足五万。对部队数量和敌情的误判,使麦克阿瑟在即将进行的第二次战役中损失更加惨重,彭德怀悄悄张开口袋,静待他来上钩。


  在此过程中,苏联改变了原定计划,决定出动空军,并可越过三八线实施空中作战。现在,可以从前苏联国防部档案看到这方面资料,包括各空军部队调动的方式方法、各飞行团指定飞行区域等情况记载得一清二楚,这说明斯大林及其空军部队对出动事宜做好了一切准备。但斯大林始终揣摩不透毛泽东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因为事前约定,过两个半月后空军出动,而毛泽东居然在没有空军掩护下先行出击,做法背离常理,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然而,在中国真的出兵后,大约在10月28日,斯大林下达立刻起飞,并可以越过鸭绿江实施掩护的命令。只不过附加了一个特殊要求:参战飞行员必须穿着志愿军制服,参战战机必须喷涂朝鲜人民军标记,飞行中必须使用中文对讲。按照这个命令,经过短暂培训,苏联飞行员可以使用几句简单中文进行对话。但在战斗中,这个秘密很快披露,因为飞行员在紧急战斗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使用母语。苏联空军参战的消息迅速上报美国国防部,出于防止战争进一步扩大升级的考虑,国防部将此信息予以扣压,竭尽全力确保不对外散布,致使这个秘密一直埋藏了40余年,至今才为世人知晓。关于苏联空军在朝鲜战场发挥作用问题,志愿军空军训练直到1952年结束,才正式参加空中战斗,主要负责外围作战,其核心任务基本由苏军承担。


  鉴于时间关系,我仅把从朝鲜分裂到中苏出兵的过程给大家讲述一下,应该说大约有百分之八十到百分八十五的内容,依据的是档案文献,其余源自一些回忆录,我主观加入的成分很少。


  我现在回答两个问题,不一定对,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问题是,斯大林的态度和意愿是决定中朝出兵的关键因素。从前述过程看,金日成始终有开战的打算,但斯大林不表态,北朝鲜发动战争的底气就会不足,需要斯大林给予支持。在初期,毛泽东不是不想参战,而是不想先行出击。斯大林最初不同意发动朝鲜战争,为什么在一个月后他就转变了态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他改变了主意?


  这两个问题在史学研究中属于比较难做的题目,原因在于它是对领导人决策动机的分析,而不是对史实的描述。对史实描述,我们可以把历史材料找出来,白纸黑字,非常明了,直接记述就可以。但对领导者脑子里的真实想法,就很难确定。如果他告诉你,我当时是这样想的,你敢相信吗?因此,对动机的分析要依靠大量的史料做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的推断;第二,中国出兵是毛泽东的主意,在决策的时候,大家提出了反对意见,是什么动机坚定了他的信念。


  对第一个问题,在史学界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一个解释是,苏联认为美国不会干预朝鲜问题,这就是斯大林决定出兵的原因。此理说不通。如果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斯大林没有冒此风险的必要。另一个是,中苏结成了社会主义同盟,斯大林由此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完全具备与美国抗衡的条件。这本是无稽之谈。从现有的背景史料推导不出这个结论。我认为,恰恰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才使得斯大林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突然改变了主意。这个利益来自中苏同盟条约。从表象上看,中苏同盟条约确实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但就另外一个层面,中苏同盟条约却是对苏联在远东利益的极大损坏。简单地说,斯大林本不想同毛泽东签订新的条约,想继续维持1945年同蒋介石签订的旧条约的效力。但毛泽东滞留莫斯科达两、三个月之久,你不签,我不走,迫使斯大林作出让步,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条约。该条约明确了中长路(中国长春铁路)、旅顺港和大连港要在两年内归还中国。对苏联而言,这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战略利益的问题。苏联经营这条铁路由来已久,早在沙皇时期就由银行投资修建,被称为中长路。此后,俄国又将旅顺港租赁下来,把太平洋舰队停靠在那里。大家知道,俄国在远东只有海参崴一个港口,但海参崴是个半不冻港,冬天出港艰难。此外,若要南下太平洋,必须经由日本海和对马海峡,舰队易遭受来自日本和朝鲜的攻击。有了旅顺港和中长路,俄国就具备了军事优势,旅顺港是个不冻港,可以自由出入大洋,没有任何牵制;中长路发端于远东,连接西伯利亚铁路,经满洲里至哈尔滨,运送物资和军队极为方便。因此,从沙皇俄国开始到前苏联,都把占有中长路和旅顺港作为远东亚洲战略的基点。斯大林曾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的9月2日,发表过一番感慨:1904年,日俄战争,旅顺口被日本抢占,1945年,又被我们拿了回来。我们一代人等待这一天,用了40年。除考虑外蒙古独立这个因素外,维护苏联在东北特权利益,是他逼迫蒋介石签订条约的主要原因。


  新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在远东的安全战略遭受损害。出海口没了,不冻港也没了。因此,占领朝鲜半岛不失为一个选择。在朝鲜半岛共有四个港口,分别是仁川、元山、釜山和济州岛。1945年的9月,苏联外交部就曾向斯大林提交一个备忘录,认为朝鲜半岛的四个港口对苏联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只要占领其中的两个就足矣。但由于9月14日中苏签约和朝鲜三八线的划分,此后,斯大林就再未提及有关朝鲜港口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这是苏联设立远东战略基地的唯一机会。至于美国表示不予干涉,只是一个假设条件。如果美国表达了苏联出兵我就参战的明确态度,斯大林恐怕不会为了朝鲜问题,承担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进而挑起世界大战。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认清斯大林的真实面目,斯大林既谨慎又胆小,从来不敢冒风险,吓人唬人是其常用手法。唬住就算,唬不住就跑。分别发生于1946年和1947年的土耳其、伊朗危机就是明证,史学界把这场危机归因于苏联对外扩张政策。其实,他们看错了斯大林的为人,斯大林采取的是张牙舞爪恐吓的策略,在朝鲜问题上亦是如此。我觉得斯大林出兵发动战争的动机,主要出于苏联自身安全和战略利益的考量。


  第二个就是毛泽东为什么坚持要出兵朝鲜的问题。这可以分两个阶段来阐述。在9月15日,美军成功登陆仁川以前,毛泽东坚持出兵完全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原因在于,在那个时间出兵较为容易,只要占领了半岛两侧的海岸线,美军就失去了向内地进发的滩头堡,加上苏联空军的力量,就会把美国人赶下大海,战斗彻底结束。问题是在9月15日,美军登陆仁川以后,特别是在10月份,美军越过三八线、天时地利均对中国不利、而且遭到众人的反对情况下,毛泽东还要坚持出兵,原因又是什么?可以这样看,毛泽东牵挂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在他的心中装着亚洲革命事业,乃至于世界革命的利益。他认为对此责无旁贷,应当承担起这个重任。


  既然同苏联有了分工,由毛泽东负责亚洲革命,那么亚洲出现了情况一定要由毛本人承担责任,而且必须以切实的行动解决问题。另外一个方面,更是来自于对中国根本利益的考量。毛泽东极为注重与苏联的关系。1950年1月14日,中苏能够签约是毛泽东顶着巨大压力,同斯大林斗智斗勇的结果,如果此时毛泽东不出兵,斯大林肯定对毛泽东有看法,中苏关系很有可能产生破裂。在斯大林看来,中国如果不出兵,毛泽东就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同蒋介石、铁托一样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毛泽东自视为世界革命的领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最不想戴上这顶帽子。因此,毛泽东说了这么一句话,打败也得打。在他看来,发动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争胜败、斗输赢,而是要向斯大林证明,中国人是敢打的,是有大局意识的,是照顾世界革命利益的,我毛泽东是具备当领袖资格的。分析毛泽东,必须把思考路径落实到这两个方面。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就当时的情况看,中国共产党离开苏联的支持,没有中苏同盟条约的保证,管理一个偌大的国家,确实存在不少的困难。以中共干部结构为例,我查阅的大量资料表明,中共缺乏管理城市经验的干部严重到了相当的程度。上海战役围而不打,长达数月之久。究其原因,在毛泽东给斯大林拍发的电报中给出了答案,毛泽东说,我打上海很容易,可那是我们没见过的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打下来怎么管?你赶快给我派专家来,又是电灯又是电话,还有下水道,我们什么都不懂。此后的谈判也都是围绕干部问题、请求援助的问题展开。如,1949年1月,解放军马上占领西安、南京几个大城市,军队进了城从没见过这么宽的马路、高高的楼房,比照在山沟间、窑洞里有很大的反差,国民党留下来的知识分子信不过,依靠西方也不行,只有依靠苏联这一条路。陈云就曾同苏联大使讲过,弄金融,金融不懂;弄交通,交通不懂;下水道也不懂。什么都不行。因此,通过签订中苏同盟条约,建立稳固的中苏关系,对于巩固中共政权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也是毛泽东始终予以关注的大问题。

  综上,毛泽东不想违背斯大林的意愿,否则,中苏关系就走向解体,中苏同盟条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这是毛泽东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果。打败仗没关系,有中苏同盟条约,责任同苏联一起承担,量美军也不敢进犯。这点已被美国解密档案所证实。不侵犯中国本土、不与苏联发生直接的冲突是美国的一贯政策,正因为麦克阿瑟天天嚷着要轰炸天津和青岛,就被杜鲁门找借口将他赶下台。

  这就是,我从毛泽东的角度、他的高度去考虑为什么他坚持一定要出兵所做出的判断,也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我今天的讲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文字整理:张博

  沈志华,三味书屋博客



1 則留言:

  1. 斯大林想要不冻港,只要向金日成发话,在平壤近海立马建造一个不就行了,多省事,沈教授误猜了。最想发动战争的其实是毛,金二人。毛不顾众人一致反对,在苏联军机不越鸭緑江的情况下,还要独断出兵,是怕成铁托?是怕中苏同盟变一废纸?沈教授又错估了。毛说:输赢都要打,打有利。请问是什么“利"?毛想树势,树一己之威,反正死的是其他的中国人。他那时还真没资格想做亚洲的革命领袖。斯大林本不想打倒是实情。

    回覆刪除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