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一堵墙,像一把刀——柏林墙倒塌目击记(1)



1989年秋天,我以自费留学生的身份远赴联邦德国。那个时候,世界上有两个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德国和德国人给我上的第一课,不是怎样说话写字的语言课,不是如何找住房买东西的生活课,也不是各种科学知识的专业课,而是一堂社会大课:两德统一。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德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的前夜,两德统一的大幕徐徐拉开。我亲眼目睹了柏林墙怎样倒塌,两个德国怎样走向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又面临怎样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各种人物的不同心态和行为,旅德中国人在这种大背景下的生存状态……

毋庸置疑,两德统一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我来说,有幸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刻骨铭心,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贵人生经历。

(一)大墙时代

长途跋涉来到德国,还未完全洗去旅途的征尘,就被身边发生的一切深深吸引住了。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风暴的中心是柏林。

柏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城市。二战结束后,根据有关协议,战败国德国被美苏英法划分为四个占领区。1949年8月14日,西部美英法占领区合为一体,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同年10月7日,德国东部(苏占区)也组建了政府,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民德)”;两个德国就这样形成了。作为战前首都的柏林位于东德的中东部,它也被划为四个占领区,苏占区称为东柏林,是东德的首都,美英法占领区称为西柏林,是西德的一个州,它如同孤岛一样处在东德的四面包围之中。

这个孤岛,曾经爆发过一场国际危机,把“冷战”演绎到了极致。

1948年,苏联切断了西柏林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一切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运输线,企图迫使西方国家放弃他们在西柏林的权利。于是美国和英国从这一年6月26日开始每天向西柏林空运生活必需品,持续达11个月,直到1949年5月4日苏联同意解除封锁。此后,空运又继续到9月30日,耗资共2·24亿美元,运送食物、原料、机器和其它物资共232·3738万吨。而结束封锁的原因是,西方对东德的交通运输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特别是西方禁止进口东欧集团的全部重要出口物资。

在空运的日子里,流传着一“摇翅膀叔叔”的故事,说的是美军飞行员霍尔沃森驾驶的运输机上,不仅有各种生活必需品,还特地给西柏林的孩子们带去了泡泡糖。为了让孩子们在飞机短暂的停留期间尽快赶到机场,他约定了暗号,在无数的飞机中,摇晃着翅膀的那一架就是带来糖果的飞机。孩子们看见这架飞机,便喊着“摇翅膀叔叔”的名字,欢呼雀跃地跑来。这个温馨的故事,给那些沉重的日子平添了几分欢乐。

封锁取消了,冷战还在升级,似乎柏林永远是风暴的发源地。

从德国被划分为不同的占领区时起,就不断有人从东德逃向西德,尽管1957年通过的东德法律规定,未经允许逃离东德者将被处以3年的监禁,但截止到1961年,陆续有近350万东德人逃亡西方,占东德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大多数是医生、教授、工程师和政府官员。

1961年8月12日晚上,100多万柏林人上床睡觉时,并没觉得和往常有什么不同。午夜过后,黑暗无人的大街上突然警笛狂鸣,坦克带领着满载东德军队的卡车一直开到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线,头戴钢盔的东柏林警察乘车前往主要通道站岗,士兵从车上卸下木桩、铁丝网、水泥柱、石块、镐头、铁锹。

8月13日,一个阴郁的星期天。东柏林人一觉醒来,听到的第一条新闻是:“华沙条约国请求东德政府对柏林内部和周边地区建立有效的控制。”一个小时内,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81个路口均被封锁,剩下的也随即关闭。东德与西柏林间所有的交通路线全部切断,地铁和有轨电车也不再通行。
更令人惊异的是,一道被称为“柏林墙”的东西一夜之间从天而降。

原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经历》中,对建立柏林墙的背景、经过及其影响作了详细介绍。他说:

从1949年到1961年,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是开放的(与西德的边界在不同程度上也是如此),既无安全措施,也不进行检查,边界线就蜿蜒在街道、住宅区、树林或河道中,每天有50万人通过边界。那时在柏林西区至少有80个间谍机构和恐怖组织,对东德进行内部颠覆活动和货币投机,并且大量招募东德劳动力。这些动态的发展引起了东德政府的高度警惕。1961年8月3日至5日,华沙成员国的第一书记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时,东德统一社会党在同苏联共产党协商后提出,应按一般主权国家的做法对东西德、东西柏林边界进行“有效控制”,与会者一致表示同意。昂纳克说,他当时任党中央书记和国防委员会书记,第一书记乌布利希责成他采取行动。于是,8月11日由人民议院发表时局声明,指出欧洲和平面临严重威胁。8月12日部长会议通过对边界实现“有效控制”的协议,下午4时乌布利希签署命令,8月13日(星期日)零点开始行动,国家人民军战士和工人战斗队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建起了一道“柏林墙”。

最初,“柏林墙”只是一道铁丝网,以后才用灰色水泥预制板和砖块砌成。全长166公里,其中46公里横穿柏林市,其余为西柏林同东德波茨坦专区和(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专区的分界线,把整个西柏林环形包围,只留有9个过境通道。柏林墙并非只是一堵墙,而是两堵墙,靠西的那堵墙高3·5米至4米,墙头铺设有一根直径为35厘米至40厘米的铁管,使人无法攀登翻越,靠东的墙大体差不多。两墙之间是一条宽窄不等(平均50米宽)的狭长地带,作为控制区,其中建有一条宽6至7米的军用车辆通道,在108公里长的地段挖有拦截汽车的坑道,有的地方深达5米。沿着柏林墙总计有265个瞭望塔、137个碉堡和274个养有警犬的设施,墙上普遍装有报警器和照明设备,一接触铁丝网就会发出警报声。

阻断来得太突然,8月13日白天,铁丝网两边已经站满了人,许多人泪如雨下,隔着铁丝网的手紧紧相握。一对中年夫妇用颤抖的手拉住铁丝网那边一个男孩的手,他是他们的儿子,昨晚去朋友家聚会,因时间太晚了,就住在朋友家,打算第二天一早回来,谁知转眼间咫尺天涯,骨肉分离,从此儿女不能承欢膝下,只留给父母无穷无尽的牵挂。父母对男孩说:“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再回到东德来。”男孩抑制着眼泪:“爸,妈,你们多保重,不要牵挂我。”

13日一早,保罗醒来了,头天晚上睡得不踏实,梦中似乎听到外面有什么声响。他醒来后一直想着恋人英格,不知她在西柏林起床了没有。穿好衣服,跑到街上去买吃的,想到一会要去见英格,于是也买了点她喜欢的东西。他往西柏林走,突然发现街道一片凄凉:“怎么了?人都哪儿去了?”他很纳闷。一会儿,看见几个人在拼命往前跑,“准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他想,马上也跟着往前跑。当他跑到通向西柏林的街口时,惊呆了,那里多了一道铁丝网,有士兵在把守,任何人不准通过。保罗冲到前边,大声喊:“英格!我要过去见我的英格!”他不顾一切的往前冲却一次次被人群挤了回来,这时他发现,所有的人都在痛苦地呼喊、挣扎,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保罗不知怎么回的家,他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想吃。“英格,你还好吗?我很想你,你想我吗?德国人是不是注定要被宰割了呢?我们是不是也注定要分开呢?”他在日记中写道。“早知如此,就不该让你到西柏林去工作,或者咱们俩一起过去。唉!说什么都晚了……”

如此这般的家庭悲剧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在建柏林墙的同时,东德在与西德的整个边界上也拉起了铁丝网,挖掘了松土带,并逐步设立了严密的观察哨所和自动射击装置。(直到80年代,在西德人的强烈抗议下,同时西德政府以两笔巨额贷款为交换条件,才使这些自动射击装置被清除。)1963年6月21日,东德国防部长签署了一条命令,对居住在距离边境线30到100米范围内的东德居民进行严密控制,任何人企图进入这一区域都需要特殊许可,否则就要接受严厉的惩罚。在东西方关系最紧张的时候,边境线一带还埋设了70多万颗地雷。

据说,这个柏林墙工程的代号,竟然是“中国长城第二”。

闻名天下的中国长城,修建在崇山峻岭大漠戈壁,绵延万里,古人建它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不曾想竟成为后人引以为耀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没料到会有外国人拿它说事儿,借其美名,附加给功能涵义完全不同的另一道墙。

1979年,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访问德国期间参观了柏林墙,写下一首诗《墙》,并当场朗诵,博得德国人的好评,这首诗里也提到了中国的长城:

一堵墙,像一把刀
把一个城市切成两半
一半在东方
一半在西方

墙有多高?
有多厚?
有多长?
再高、再厚、再长
也不可能比中国的长城
更高、更厚、更长
它也只是历史的陈迹
民族的创伤

谁也不喜欢这样的墙
三米高算得了什么
五十厘米厚算得了什么
四十五公里长算得了什么
再高一千倍
再厚一千倍
再长一千倍
又怎能阻挡
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

又怎能阻挡
飞鸟的翅膀和夜莺的歌唱?
又怎能阻挡
流动的水和空气?

又怎能阻挡
千百万人的
比风更自由的思想?
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
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

诗人从柏林墙联想到什么?也许他想到了台湾海峡,一道水墙,大陆在这边,台湾在那边;也许他想到了三八线,一道无形的墙,朝鲜在这边,韩国在那边……

“历史的陈迹,民族的创伤”,诗人百感交集。但是,政治家的思维绝对不会有诗人的浪漫和感伤,他们给这道墙下的定义硬如铁石,冷若冰霜。

“反法西斯的防护墙。”苏联和东德领导人如是说。

“人类历史上第一道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这样评论。

“冷战的标志”、“东西方对立的见证”、“国家分裂的界墙”……人们用各种政治词汇诠释着自己对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物的理解。

柏林墙板着冰冷严峻的面孔,忠实而沉默地站在柏林市中心,任凭风吹雨打,暑往寒来,一站就是28年。我到柏林的时候,这道墙看似稳若泰山,牢不可破,其实已经岌岌可危,两个月后,它就倒了。(未完待续)

李英,博客中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