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中国抗战究竟死亡多少人?


对于抗战死亡数字,有的人说5000万人,也有说3000万。有人说,不管杀了多少中国人,没必要关注。诚然,哪怕日本杀了5000个中国人,也是暴行,更何况杀戮了数千万,这笔血债必须牢记。但究竟是多少人?如果不清楚,则历史学价值何在?统计数字真的可有可无?抗战,不应该是一笔糊涂账,我们必须清楚。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7000万,苏联占2660万。请注意这里死亡,而不是死伤。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损失累计为2959.3万,其中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死亡865.6万。那么中国呢?

关于战争期间人口损失,我国没有采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死亡人数统计法”,而是使用“伤亡人数统计法”。人的死亡只能是一次,而负伤则不然。如果一个人负伤三次,并最后捐躯,那么按照“伤亡人数统计法”,那就是“伤亡四人”(受伤三人次、死亡一人次);要是按照死亡人数统计法,就是“死亡一人”。 

1947年5月,国民政府公开发表八年抗战各项损失统计数字: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伤亡,9134,569人,总计人口伤亡12,784,974人。1985年,公布伤亡2100万人以上。

1988年开始,中国军事科学院对东北地区近60座“万人坑”、各地日军修筑“机密工程”后屠杀劳工的遗址分析,还深入到当年“无人区”调研,对人口变化状况比较,统计出死亡1800万,伤1700万,共3500多万人。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大会讲话中正式提出伤亡3500多万人。请注意,这里是伤亡而非死亡。早在1967年,日本历史学会《太平洋战争史》就认为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比中国早近30年。

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训厚曾经参加江泽民讲话稿的修改。他指出,这一数字是查证大量原始史料,深入各地调查,广泛搜集国内外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后得出的。

战争的浩大和无常等因素,加之缺乏统一、科学、权威的界定分析方法,应该说3500万数字误差甚至在百万以上。有学者认为,这一数字从1937年开始计算得出的。如果从1931算起,应该是死伤4000万人,损失1万亿美元。有的中国学者认为,死伤3500多万和南京大屠杀死亡30万人也是高估过多。不管怎样,在没有最新研究成果出现之前,最应该不折不扣记住的日本侵华信息就是这3500万人伤亡。但是,许多人习惯性地说成死亡3500万。经常奔走于全国甚至全世界讲学研讨的W大专家、Z大学者等许多人一律用“3500万死亡”,一张口就把伤者给“杀死”了。撰写多部抗战历史小说的作家邓贤认为是“三千万死亡”,还有人称为“死难5000万同胞”。

某些宣传资料称中国伤亡数字“高达世界40%”“世界第一”,其实是排在世界第二位,苏联死亡高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一。

台湾抗战记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说:“中国的死亡者达到了3700万人而这个数字是整个二战死难者的40%。”文中出现了三个数字,“死亡3700万”、“死亡3500万”、“伤亡3000万”,让人不知所措。

有人说学术可以有纷争。笔者王锦思发现,这些信口开河的数字根本缺乏充分的历史依据,不是说的人研究出的,同学术无干。

冯小宁执导的抗战影片《紫日》罗列了各国死伤数字,中国死伤为“3500万人”。但是外国死伤数字却用的是死亡数字,如“日本200万”、“苏联2000万”。其实苏联死亡数字是2700万,死伤6000万人,高于中国。有记者问冯小宁,“片尾字幕中打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为3500万人,为世界各国之最,这个数字确切吗?”颇有些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似的。冯小宁竟然颇深沉地说,“完全准确,这个片尾字幕的数字是由外交部提供的”,“3500万人的牺牲告诉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中国人有责任人人皆知的这一数字随处可见,何至于让外交部提供?可悲的是记者、冯小宁以及观众都说是“死亡”,而片中是“伤亡”,因此多少煽情话语都是多此一举。 

有些人的理论是,没必要关注具体历史信息和死亡数字,说死一个中国人也是死。但是我们多次因为南京30万人死难被日本人质疑且否定而义愤填膺,就也要严格把握抗战数字。对抗战死伤数字极为草率和麻木,绝不应该成为成为通病。如果作为权威的宣传阵地和文艺、历史工作者都屡屡犯下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只会在人们心中造成严重的误导,这是对受伤者最大的不敬和侮辱,也更是对自己冠冕堂皇的身份头衔和历史良知的亵渎和玷污。

最初苏联统计奥斯威辛集中营死亡400万人。犹太学者弗朗西塞克?佩帕是遇难者亲属,从1965年起,不懈地追求“真实的奥斯威辛数字”。最后研究出,押送到奥斯威辛的约有130万人,其中犹太人约110万,总共约110万人遇难。佩帕对苏联统计数字的更正,即便大为减少,但是真实可信,表现了充分的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精神,更有对生命和历史的尊重,这也是现代社会法律与学术理性的必须。


王锦思,《发现抗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