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台湾为什么没有研制原子弹


  1997年,是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的九十寿辰,旅居台湾的南开校友会为其祝嘏,聚餐会上,吴大猷谈起自己的一生并没有多大贡献,只有两件“小事”可以一谈,那就是“留学生”和“原子弹”的两件事,都是他在主持“台北国家科学长期发展委员会”期间所做的事情。

  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之后,胡适曾向蒋介石引荐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回台湾工作,他这样形容过吴说:“如果台湾要‘赛’先生,就必须由另一个人来做,那就是吴大猷”。后来,吴大猷因此回到台湾主持中央研究院工作,主要是拟定科研计划,编列预算,充实研究设备和培植人才,这也为台湾日后的科技产业发展奠定了最丰厚的基础。吴大猷在谈到台湾留学生的源起与过程时,说到一次“老总统蒋先生”谈到公费留学生问题,颇有怨气,说政府的财政并不充裕,每年还要花费大笔外汇选派留学生公费出国,而学成之后的留学生又都不回台湾本岛工作,所以想中止考选公费留学生事项。吴大猷听了,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分析说,目前台湾研究环境远不如欧美,待遇也差,留学生留在国外,旨在更求精进,有何不妥?其实在国外工作也是学以致用,增加实际经验,现在人才储于异邦,看来是“楚才晋用”,但长期来看,对国家未必不利,将来会是“楚弓楚得”的。蒋介石听了,不觉含笑点头,这留学生政策得以持续。也可以说,台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如此充沛的科技产业人才资产,使经济迅速起飞,并跻身于亚洲“四条小龙”之列,与吴大猷当年向蒋介石争取开放学生出国留学、坚持向台湾当局争取发展基础科学教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第二件“小事”,其实却是一件关乎台湾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和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军方准备筹谋制造原子弹的规划。吴大猷在聚餐会上说,“有一次蒋先生又约我见面。我去到接待室,秘书悄悄告诉我,说老先生近来脾气不太好,如果问到有关研制原子弹的问题,最好不要反对。”果然,一见面蒋介石就提出已经决定了要制造原子弹,要吴大猷提出如何进行的具体计划,他会全力支持等等。好在事先有老蒋的秘书提醒,吴大猷便胸有成竹、坦诚相告说,像这样一件大事,还需从长计议,如果说研究制造和经费方面,举全国之力,现在是有能力办到的,但如果从更高更广的方面考虑,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吴大猷一一陈述道:第一,是国际间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大环境。在取得铀原料与制造过程中,美国必然会强力阻止,不利于我们对美关系;第二,研制成功后必须试验。美欧都有沙漠或大洋作试验场地,台湾则没有,如在公海投掷,必然引起邻近国家强烈反应;第三,台湾制成原子弹后,向哪个方向使用?如果是彼岸此岸地投过来投过去,那就是中华民族自相残杀,必将祸及后代子孙,何以面对历史责任?我看彼岸此岸,谁都不敢贸然尝试。在蒋介石面前,吴大猷力陈主张制造原子弹的军方之非,说:“你的那些人,写得计划我看了,原子弹的知识都是从《读者文摘》抄来的,而且做了原子弹,依台湾的窄小之地,到那儿去试爆?没有导弹,去炸什么人?都没有想过。”

  吴大猷说,他深知蒋先生个性很强,但也知道他十分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评价。他说自己这次劝谏,蒋先生听了,虽然很是不悦,但始终是仔细倾听到底的,最后还是含笑送客离去。再后来,这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也就终止了。为此,吴大猷竟还成了台湾军方的眼中钉。可以说,吴大猷的两次犯颜直谏的建议,都得到了台湾当局的采纳。所以,吴大猷本人在这次寿宴上不无感慨地说:“我总算对中华民族尽了点心意!”

  其实,蒋介石要研制原子弹,是早存此心的,自美国在日本丢了两颗原子弹提前结束了二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算是名列“四强”的,可老蒋认为一定要发展原子弹,才能在国际事务上有名副其实的发言权,曾拨出十万法币开发研究原子弹。吴大猷为此上书,详细剖析,义理之辩,一以贯之,认为有人才会有弹,培养人才乃是发展国防科技之第一要务,而根据当时中国的条件,是造不出原子弹的。蒋介石接到上书后,接受了吴大猷这种前瞻性的建议,将十万法币转拨为留学经费,挑选有天赋的年轻人才,由吴大猷带领赴美进修科技。这批年轻人里,以后就出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华罗庚这样的世界级的学者。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蒋介石当年的期望,并没有完全落空,吴先生携带出国的青年中,有一位名叫朱光亚的,后来还真的为中国人造出了原子弹,不过那是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事情了。

  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吴大猷(1907-2000年),是广东高要人,被誉为是 “中国的物理学之父”,到了今年9月29日,应是他105岁的诞辰纪念日了。

  韩三洲,《南方都市报》2012-09-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