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八年全面抗戰是從八一三淞滬戰役開始的


中國抗日戰爭今年邁入75周年,由中國與亞太研究學會(China and Asia-Pacific Research Society)主導的「重寫一部抗戰史」研究計畫,集結中華民國、美國、日本、英國等地史學專家,於本月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展開一個月史料閱讀,繼前一天在舊金山宣布後,12日飛抵洛杉磯,在世界日報大樓舉行抗戰史座談,吸引許多關心抗戰的華人,座無虛席。

出席12日洛杉磯演講的學者專家有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前局長傅應川、前副局長馬凱南,前中國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研究員暨牛津大學特約研究員賴小剛、獨立歷史學者阮大仁及周珞等。華人聽眾中則不乏當年親歷抗戰的將士官兵。

賴小剛在「重寫抗戰史座談會」上做「還原蔣介石先生」的演講。他指出,中國大陸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對國民政府有很大誤讀,對蔣介石先生有不公正的評價,希望借此座談會能還原歷史真相,讓民眾全面、公正、客觀的看待20世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歷史事件。

作為此次座談會唯一一位中國大陸背景的演講嘉賓,賴小剛表示,中國大陸對抗日戰爭的解讀過度強調共產黨的功績,而忽略國民政府的重大貢獻,有失偏頗,「事實上國軍才是抗戰主力,蔣介石是戰爭勝利的重要領導人」。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主流思想受歐美報社駐華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影響,認為國民政府、蔣介石是「賣國」、「腐敗」的代名詞,「因為他只看到黑暗面,沒有全面的認識」。直到2008年美國學者陶涵(Jay Taylor)出版「蔣介石與現代中國」一書,「才逐漸開始還蔣先生一個公道」。

透過對「蔣介石日記」的研讀,賴小剛深刻感受到蔣介石面對艱苦的戰役,有普通人人性軟弱的一面,但面對困難絕不屈服,又有超越常人的堅毅與剛強。在1940年最艱苦的時期,他曾感到精神恍惚,後悔為何沒與德軍結盟。但他每日祈禱,觀察國際形勢變化,做出下步部署。

賴小剛表示,如果說國民政府的抗戰策略是獨立決策,中共的決策則是旗下產物。要客觀公正讀懂抗日戰爭史,就必須瞭解國民政府的抗戰史與蔣介石的心路歷程。

重寫這部抗戰史除為探究真相,還原歷史,向讀者提供更全面的歷史來源外,賴小剛更希望由這段兩岸共同經歷的血淚史作為切入口,找到兩岸共通之處,維持兩岸和平穩定。

熟讀中日抗戰史的人都知道,八年抗戰的真正起因是七七事變及八一三淞滬戰役,但獨立歷史學者阮大仁指出,七七事變是一個偶發的地方性衝突事件,最後未能和平解決,事實上,當時委員長蔣介石有意透過這件衝突事件,撕毀1935年「何梅協定」(何應欽與梅津美治郎),突破中央軍退出河北省的規定。

阮大仁表示,當時蔣介石做出此決定,乃是因為擔憂日方鼓動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與之合作,搞「華北特殊化」,如此將使華北脫離中央管束。

在七七事變發生後,蔣介石迅速派遣六個師中央軍約6萬6000人北上,進駐河北保定,日本也相應增兵兩個師團約4萬8000人至天津附近。

阮大仁表示,當年宋哲元與日軍曾達成雙方撤軍協定,力謀恢復七七事變前狀況,但蔣介石卻想趁機撕毀何梅協定,以求取得中央軍可以自由進入河北省,再加上英美未介入調停,宋哲元力謀和平解決的努力終歸失敗。

至於蔣介石發動八一三淞滬戰役的目的,阮大仁認為,蔣介石的短程目標,是希望仿照一二八事件先例,英美干涉上海戰事,以求華北及華東戰事一併解決。長程目標則為吸引日軍主力至上海戰場,改變日軍進攻武漢的路線。

阮大仁強調,七七事變雖打響了第一槍,但真正造成八年抗戰、中日全面開戰的,則是八一三淞滬戰役。

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前局長傅應川則指出,七七盧溝橋事變只是引爆點,當時委員長蔣介石7月8日在日記寫下「決心應戰,此其時乎」,爾後經過一連串軍事布署,17日蔣介石發表抗戰聲明,8月19日進行抗戰軍事布署會議後,才正式展開對日抗戰。

傅應川表示,其時日本只有侵華的模糊政策,以及領土擴張意圖,並沒有侵華的完整的作戰計畫,當時日本以近30個師團的軍力用來防禦俄國,僅用防禦俄國的剩餘軍力,約七個師團,配合外交施壓手段,對中國步步進逼,進行華經濟利益的無度需索,其實在中日抗戰中,日本並無完全的軍事準備。

傅應川指出,當時蔣介石曾訂定拒絕一切日方外交需索的「最低限度」四條件,包括: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冀察行政組織,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變;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換;第29軍現在所駐地區,不能受任何的約束。但此四條件完全被日方拒絕,兩方無可避免的走上戰途。

傅應川認為,中國在中日抗戰能贏得最後勝利,不在於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而在於蔣介石不在殲滅敵人有生力量,而「使敵人疲勞」的戰爭方式,以中日對峙局面,打長期消耗戰,直至敵方戰力枯竭敗亡。

世界新聞網記者陳慈暉、張敏毅加州蒙特利公園市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