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尼克松:比想象中更坏


   1974年,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山姆·欧文发表最后一份调查报告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水门事件?”

  对此,尼克松政府的回答是:“那不过是一桩三流盗窃案。”

  表面看,似乎不错。1972年6月17日凌晨两点半,几名西装革履的窃贼戴着橡胶手套潜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被当场抓获。

  可两年后,正是因为这桩“三流盗窃案”,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辞职总统。

  在水门事件40周年之际,当年因揭发丑闻一举成名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伯·伍德沃德重新审视欧文的问题,给出他们的回答:“这是由尼克松本人一手领导、针对美国民主核心——宪法、自由选举体制、法治——的一次厚颜无耻、触目惊心的攻击。”

  两名记者称,越来越多的解密资料显示,早在水门事件曝光之前,秘密侦查、监听、入室行窃、政治破坏等下三滥手段就已经在尼克松政府里大行其道。在其执政的5年半时间里,尼克松先后发动了5场“战争”,充分暴露了一个事实:他比想象中更坏。

  第一场“战争” 打击反越战运动

  “该死的,去炸掉保险箱”

  尼克松的第一场“战争”是打击反越战运动。他认为,反战运动具有颠覆性,不利于他对东南亚指手画脚。1970年,他批准绝密的“休斯顿计划”,授权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军方情报机构对所谓“威胁国家安全”的个人加强电子监控,包括拦截邮件、入室行窃等。

  计划制定者、白宫顾问托马斯·查尔斯·休斯顿多次提醒尼克松,这些属非法行为,但总统置若罔闻。后来,还是因为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反对,此计划才未执行。胡佛的反对理由很简单:此类行动乃联邦调查局“专利”。

  尼克松并未罢休。1971年6月17日,他召见白宫办公室主任鲍伯·霍尔德曼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亨利·基辛格,商议一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1968年处理停止对越轰炸事件的文件。霍尔德曼和基辛格均表示,可以就此问题为难约翰逊,但若要了解事件全貌,难度颇大。

  这时,霍尔德曼想起休斯顿曾说过,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有一份文件,非常符合他们的需要。但该学会与民主党关系密切,成员多为自由派,要想从他们手里拿点东西,恐怕不易。

  根据会谈录音,尼克松当时说:“鲍伯,还记得‘休斯顿计划’吗?可以执行了。我的意思是,去偷。该死的,直接闯进去,炸掉保险箱,拿到文件。”

  13天后,另一份录音资料显示,尼克松再次指示霍尔德曼和基辛格:“破门而入,搞到文件,明白吗?”

  第二天一早,他又说:“鲍伯,赶紧把布鲁金斯学会那件事办了,我要得到那只被炸毁的保险箱。”那天晚些时候,他再次催问:“谁去闯布鲁金斯学会?”

  不知何故,这次“破门而入”计划最终并未实施。

  第二场“战争” 打压新闻媒体

  “干掉所有记者”

  尼克松的第二场“战争”是打压新闻媒体。媒体孜孜不倦地报道美军在越南战场的失利以及风起云涌的反战运动,令尼克松很不爽。“休斯顿计划”遭胡佛否决后,尼克松另建了一支“特战部队”。

  代号“水管工”的行动小组由白宫法律顾问约翰·埃利希曼及助手埃吉尔·克罗赫领导,具体行动指挥是前中情局特工霍华德·亨特和前联邦调查局特工戈登·利迪。他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让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身败名裂。此人1971年将揭秘越战史的国防部文件透露给《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令尼克松暴跳如雷。于是,“水管工”小组潜入埃尔斯伯格心理医生的办公室,希望找到能抹黑他的材料。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基辛格在尼克松的默许下,于1969年授意联邦调查局对17名记者和白宫助理实施电话监听。1971年2月22日的录音资料显示,尼克松竟说过这样一段话:“短期来说,干掉所有记者,以独裁方式打眼下这场战争,岂不更简单?”

  5天后,他对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托马斯·H·穆勒说:“媒体是敌人,敌人,懂吗?别真的帮那些杂种,绝不能,因为他们时刻准备把刀子刺进你的身体。”

  第三场“战争” 打击挑战者

  安插妓女色诱政敌

  尼克松的第三场“战争”是针对那些挑战他连任的民主党人。

  1972年初,尼克松竞选连任的“操盘手”约翰·米切尔与时任司法部长利迪见面。利迪出示了一份耗资100万美元、代号“宝石”的计划,目的是在即将开始的总统选举中开展监听和破坏活动。

  根据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报告和利迪1980年出版的自传,利迪用中情局提供的不同色板详细描述了计划内容:“钻石行动”是让行动队袭击和绑架反战人士;“煤炭行动”是资助民主党黑人女议员雪梨·奇瑟姆竞选总统,以便在民主党内制造种族和性别分歧;“猫眼行动”旨在对各位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实施监听;“蓝宝石行动”则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在迈阿密海滩部署游艇,安插妓女色诱民主党高层。

  米切尔拒绝了这个计划,并嘱咐利迪务必将其焚毁。3周后,利迪提交了一份“瘦身版”“宝石计划”,耗资50万美元,再遭拒绝。不过,最终,米切尔批准了一个25万美元的版本,内容包括通过窃听、入室行窃等手段搜集民主党人的情报。

  当时,尼克松认为民主党参议员埃德蒙·马斯基最有可能在大选中击败自己,于是行动队对其实施重点监控,至少有50人参与其中。总统竞选团队还收买了他的司机,每月支付其1000美元,以获得马斯基的竞选资料。

  尼克松的另一心头之患是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虽然他没有参加1972年大选,但显然会在选举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难保他不参加1976年大选。于是,行动队的一大任务是挖掘其私生活丑闻。1994年出版的《霍尔德曼日记》一书中写道,尼克松曾授意属下收集肯尼迪有失体面的照片,并散布到各大媒体。

  他们还在肯尼迪的安保团队中安插了退休特工罗伯特·纽布兰德,此人在尼克松任副总统期间做过其保镖。尼克松很高兴:“要是走运的话,我们会抓这个狗崽子一个现行,一举毁掉他的1976大选,那会很有趣。”

  第四场“战争” 阻碍司法公正

  “一定要给他们钱”

  水门事件涉案人员的被捕,引发了尼克松的第四场“战争”:阻碍司法公正。这是一场关于谎言和封口的战争,旨在掩盖一系列被米切尔形容为“白宫恐怖”的秘密行动。

  录音资料显示,1972年6月23日,就在“窃贼”被捕后的第6天,霍尔德曼提醒尼克松,一旦展开调查,“我们会陷入麻烦,因为联邦调查局并不受我们控制。”

  为阻止调查,米切尔制定了一个计划,让中情局向联邦调查局提出警告:如果不停止调查,将危害国家安全。尼克松批准了这一计划,并命令霍尔德曼召见中情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态度要强硬。他们怎么玩,我们也怎么玩。”

  另一段录音资料显示,1972年8月1日,就在《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揭露水门事件黑幕的当天,尼克松和霍尔德曼商议如何让被捕人员封口。“一定要给他们钱。”尼克松说。

  1973年3月21日,录音记录下水门事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场“交易”。尼克松和律师约翰·迪恩见面,迪恩汇报说,他们被亨特等被捕者“敲诈”了,更多人将“破坏誓言”,向调查者和盘托出真相。

  “你需要多少钱?”尼克松问。

  “未来两年里,估计得花100万美元。”迪恩说。

  “你可以得到这笔现金,”尼克松说,“我知道从哪里可以得到它,虽然不太容易,但可以办到。”

  迪恩当即要了12万美元,用于摆平亨特。

  之后,尼克松和霍尔德曼进入密室,商议如何弄钱。他们想了各种办法,比如白宫现有一笔35万美元的秘密现金;让牧师做掩护,把钱支付给被捕者;去拉斯维加斯或纽约赛马会洗钱;重组大陪审团,让被捕者受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保护。最终,他们决定,让米切尔赶紧去筹钱。

  第五场“战争”淡化丑闻的意义

  “我没有蓄意掩盖真相”

  尼克松的最后一场“战争”一直延续至今,即不遗余力淡化水门事件的历史意义,证明那不过是其总统生涯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尽管后来获得杰拉尔德·福特总统的豁免,但尼克松坚称自己没有参与任何犯罪行为。1977年接受英国记者戴维·弗罗斯特采访时,他承认自己让美国人失望了,但从未阻碍司法公正。“我没有蓄意掩盖真相,”他说。

  在1978年出版的《尼克松回忆录》中,他如此描述自己在水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的行为和疏漏,尽管令人遗憾,可能也难以辩解,但绝不应受到弹劾。”

  12年后,他在《政治斗技场》中,否认了水门事件中针对他的多项指控。他否认自己曾下令付“封口费”给亨特等被捕者。但1973年3月21日的录音证明,他曾12次让迪恩付钱给被捕者。

  直至今日,他的一些老部下还在为水门事件辩解,称许多关键问题依然存有疑点。不管怎样,水门事件的历史评价已经无可辩驳。1974年夏,连共和党内部也对尼克松展开轮番攻击。

  7月24日,最高法院以8票对0票一致通过尼克松上交水门事件特别公诉人要求的秘密录音带。8名法官中,有3人是尼克松提名。

  3天后,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6名共和党人加入民主党阵营,以27对11的投票结果,建议对尼克松进行弹劾。

  8月,当弹劾几成事实,参议员巴里·戈登沃特联合一众共和党议员,宣布尼克松的总统生涯已经结束。“太多谎言,太多罪行。”戈登沃特如此感慨。

  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在公布其最终调查报告时,77岁的主席、德高望重的宪法专家欧文,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水门事件?”

  他的回答是:总统及其助手的心中充满了“对政治权力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令他们对道德伦理、法律制度熟视无睹,将亚里斯多德的至理名言抛在脑后:政治的目的是至善。”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黯然辞职。

尚之,《南方人物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