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中苏分歧扩大:处理台海危机,各有各的算盘


炮击金门:苏联的应对与中苏分歧(4)


  (续前)分歧:中苏关于处理危机的不同方针

  周恩来的声明和赫鲁晓夫的信函并没有使危机平息下来。由于美国军舰按原计划进行护航,9月8日国共之间再次爆发大规模炮战,蒋舰被击沉、击伤各一艘,美舰不战而退。(103)同一天,美台海军在台湾南部举行联合两栖登陆作战演习。(104)在澄海空战中,蒋军以损失1架战机的代价击落米格飞机5架,击伤2架。(105)9月11日,因蒋军炮击厦门大学和美舰再次护航,解放军开始了第四次大规模炮击金门,发炮2.5万余发。(106)同一天,艾森豪威尔发表电视演说,宣布美国无法接受让其撤军的建议,表示美国在“武装侵略”面前决不后退。(107)军事冲突显示出加剧的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也试图打通另外的渠道。9月8日和10日,周恩来两次接见新加坡《南洋商报》驻香港特约记者曹聚仁,请他转告台方,最好主动从金马撤军,国共可以再次谈判。还答应只要不让美军护航,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准许蒋舰向金门运送给养。(108)9月10日,周恩来还批准了中方为中美大使级会谈起草的协议声明(草案),其重要内容是:中国政府必须收复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如果蒋军主动撤走,则不予追击。此后一定时期内避免使用武力实现台湾和澎湖列岛的解放。(109)9月13日,为了缓和局面,毛泽东指示炮击改为“打零炮”,“使敌昼夜惊慌,不得安宁”。(110)

  9月15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毛泽东在中方代表王炳南临行前当面指示他,会谈时多用劝说的方法,不要用板门店谈判那样过激的语言,不要伤害美国民族的感情。(111)但会谈一开始便陷入争吵,王炳南为表示诚意,在休息后宣读了中方的协议草案。美方拒不接受,并于18日提出自己的方案:先停火,再讨论。中方提出指责后,美方表示,只要事实上停火即可,中方亦不能接受。(112)谈判陷入僵局。针对美国的停火方案,周恩来正式提出了要求美国先行从台湾海峡撤军的主张。9月18日周恩来接见安东诺夫,向他详细解释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策略。周在说明了中方的反建议后指出,中方停止开炮的前提条件是美国军队必须从台湾撤走。如果美国接受这一条件,那么双方才可能真正举行关于和平解决台湾地区有争议问题的谈判。鉴于多数亚非国家的立场与中国存在分歧,周恩来表示,希望中立国敦促美国对蒋军撤出金门做出保证,以此作为对其停火方案的支持。周还说,为了强化关于美军撤离台湾地区的要求,中国打算加强针对金马的炮击力度,如果蒋军胆敢轰炸中国内地,将给予全力反击。可以预计,到那时蒋介石会要求美军直接参战,而美国将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总之,“我们不想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即中国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113)毛泽东对周恩来的方案非常赞赏,认为这个新方针、新策略是“主动的、攻势的和有理的”。(114)然而,莫斯科的想法却不一样。

  9月6日以后,苏联关于台湾海峡局势的报道有了明显增加,大量发表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公众对中国支持的言论。(115)9月18日安东诺夫交来另一封语气更加强硬的赫鲁晓夫致艾森豪威尔的信,中共中央对此十分满意(只改动了两处用词),认为它是一份“非常好的和鼓舞人心的文件”。三天后,《人民日报》发表了信件的全文。(116)对于苏联的做法,就连美国的情报分析官员都认为,“不论这些声明中宣传的成分有多少”,“目前的危机已使苏联在台湾问题上做了最强硬的支持共产党中国的表态”。“北平似乎并没打算在台湾问题上实现真正的和解,这种立场无疑较以前得到苏联更多的支持”。(117)美国人显然被表面现象蒙蔽了。实际上,中国的强硬态度只是为迫使蒋军撤离金门所做的最后努力,而苏联政府在表示对中国支持的同时,还另有一番考虑。中苏同仇敌忾的外表,掩盖了他们内在的分歧。

  9月16日赫鲁晓夫在克里米亚接见中国大使刘晓,除对台海紧张局势表示不安外,还提出一个建议:为打破美蒋在太平洋地区的海空优势,苏联打算向这一地区派遣一支空军部队,帮助中国制止美蒋的侵略阴谋。周恩来召集众人商议后于23日致函毛泽东,拟对苏联的建议表示欢迎,只是图-16轰炸机何时进驻及指挥权问题,还需双方另行商定。毛泽东在复电中提出,中苏合作采取何种形式为妥,苏联空军是以志愿军、雇佣军还是正规军的形式参战?几天以后,毛泽东给赫鲁晓夫回信,婉言谢绝了苏联的建议。(118)10月4日赫鲁晓夫又来信,提出向中国提供导弹部队问题。毛泽东考虑的方针是:“地空导弹应卖给我,由我使用,他们派少数人来教。”(119)赫鲁晓夫的建议并非只是说说而已,9月25日苏联军方报纸报道说:我们的战士已经做好准备,一旦需要即可提供援助消灭侵略者。(120)但在中国人看来,莫斯科似乎是不怀好意。事隔两个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说,苏联要派导弹部队和空军到福建前线,我们没有同意,因为他们说这些部队要由他们自己指挥。看来,他们还是想控制我们的沿海,控制福建,就像美军驻扎在台湾一样,以后我们有什么动作都得问他们。(121)刘晓在回忆中说得比较客气,认为苏联这样做是想把台湾问题纳入苏美争霸全球的战略范围,以改变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122)

  无论如何,中国的拒绝令赫鲁晓夫十分不满,他后来抱怨说:战役开始前,中国人要我们提供武器援助和空中掩护,后来我们打算派航空师去,他们反应却非常激烈,暗示这个建议使他们受到了侮辱和伤害,他们不需要这种援助。其实我们除了想帮助朋友加兄弟外,没有别的目的。(123)炮击金门前十几天,周恩来确实致函赫鲁晓夫,说台湾已经向美国要求供应F-100型超音速战斗机,因此急需苏联提供米格19-C型歼击机30架、C-5型导弹32000发等武器装备,并要求一个月内运到中国。(124)苏联的建议大概就是针对这件事提出的。中国拒绝了苏联空军和导弹部队的援助后,米格19飞机和导弹于10月份运抵中国。(125)不久,苏联又答应了周恩来提出的提前试制图-16轰炸机的要求,同意向中国发放制作许可证。(126)赫鲁晓夫最终还是按照中国的要求提供了援助,但从他两次主动要求派苏联部队参战的情况看,莫斯科未必没有自己的考虑。

  除了对援助的方式有不同意见,中苏在如何利用外交手段消除危机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分歧。中国主张通过中美及国共之间的直接谈判解决问题,苏联却反复呼吁由联合国或多边国际会议处理危机。在9月7日给美国总统的信中,赫鲁晓夫没有直接对周恩来一天以前提到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倡议表态,却暗示可以召开多国会议,通过“共同努力”消除远东危机。葛罗米柯9月18日在联大的发言,也完全没有提及业已开始的中美会谈。而赫鲁晓夫在给艾森豪威尔的第二封信中,只是在谈到“没有积极成果”时,才提到这次会谈。(127)9月17日《人民日报》以“各国舆论注视中美会谈”为题的报道,提到了华沙、开罗、雅加达、仰光。在这串名单中,令人注意地没有莫斯科。(128)中国政府一向认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希望在国际范围进行讨论。9月18日,外交部转发了中联部的一个通知,其中特别提到,关于台湾问题,“防止向联合国呼吁,如有人提出,中国绝不接受;不允许任何人干涉中国内政”。(129)外交部长陈毅9月20日发表声明,借批评美国公开表达了这种意愿:“中国政府对于正在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是寄予希望的,杜勒斯却扬言要把中美两国之间的争端提交联合国。而人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被无理剥夺了的,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美国对于中美谈判究竟有多少诚意。”(130)尽管如此,赫鲁晓夫为了在苏联的参与下尽快消除危机,还是决定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9月27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讨论了苏联政府关于消除远东紧张局势的措施,即争取10月初在新德里召开包括中、苏、美在内的十国首脑会议,讨论台湾问题,并委托苏联使馆通知中国,苏联政府将给各国首脑发信,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苏联政府还打算就此事与联大主席联系,希望得到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理解和支持。(131)安东诺夫于当天向周恩来递交了苏联政府的新建议,周答应尽快给予答复,并长时间阐述了中国的立场,核心意思就是:中国并不急于解决台海问题,并坚持反对将这一问题交由联合国裁决。(132)9月28日,副外长张闻天便起草了给苏联的书面答复,说明中国不怕事情拖下去,认为“苏联除公开表示支持我国以外,似乎不必忙于提出什么具体建议,对于各方面希望苏联出面斡旋的要求,也应该表示不急”。至于十国首脑会议的建议,现在提出还为时过早,其内容也还值得研究。(133)未等中国政府做出答复,9月30日安东诺夫又送来赫鲁晓夫给美国总统的第三封信,主要内容就是建议召开十国首脑会议。周恩来当时就转达了中国领导人的初步看法,并请他转告赫鲁晓夫。(134)10月5日,周恩来正式向安东诺夫详细讲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即决定暂不收复金门,准备发表一个告台湾同胞书,从10月6日起,停止炮击7天,此外还建议同蒋介石直接进行谈判,和平解决相互之间的问题。至于莫斯科的建议,周恩来明确说,苏联政府不应发出第三封信和提出召开十国会议,最好还是继续要求美国撤军。安东诺夫提醒说,赫鲁晓夫信件的基本思想是避免爆发大战,特别是原子战争。周恩来则指出,现在战争的危险已经减少了。(135)苏联不得不收回了自己的建议。

  周恩来的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毛泽东这时已经决定放弃收复金马的初衷。10月6日彭德怀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台海局势便渐渐趋于缓和了。但此时中苏之间又出现了新的分歧,这就是人所共知的响尾蛇导弹事件。在9月24日温州地区的空战中,国民党空军发射了5枚美国刚提供的“响尾蛇”导弹,其中一枚坠地而未爆炸。中国政府发动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并将导弹的部分残骸作为美国的罪证在北京展出。(136)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正在研制空对空导弹的苏联军方的极大兴趣,并提出把导弹残骸送往苏联进行研究。但苏方几次索要,中方开始不予理睬,后来又推说正在研究这枚导弹,不能提供。这个答复使赫鲁晓夫非常气愤,于是决定拒绝向中国提供本应交付的研制P-12型中程弹道导弹的资料,还通过苏联顾问表示了对中方做法的不满。几个月后,当中国不得不转交这枚已经拆卸多次而无法复原的“响尾蛇”导弹时,苏方研究人员发现缺少了一个关键性部件——自动导向系统的红外线传感器。赫鲁晓夫后来回忆说:这件事伤害了我们的感情。(137)

  通过考察台海危机从爆发到消除的全过程可以看出,中苏之间在对外政策方面已经出现分歧,并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在确定基本方针时,苏联主张缓和,而中国强调紧张;第二,在协调双方的具体措施时,苏联主张行动一致,而中国强调“以我为主”。

  从苏共二十大到莫斯科会议,赫鲁晓夫一直坚持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总方针。在危机爆发前3个月,苏联主持的华沙条约国家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制定了缓解国际紧张局势的新措施”,决定单方面裁军,并与北约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38)而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期间就做出了“东风压倒西方”的论断,并认为战争并不可怕,即使核战争也不必惧怕。(139)苏联驻华使馆认为中国炮击金门的行动将“导致恶化国际局势这种可能性的出现,并促使美国方面采取战争边缘政策”。(140)中国驻苏使馆则批评苏联在中东危机中的做法“谨慎有余,政治勇气不足”,“害怕引起战争,急于摆脱紧张争取缓和”。(141(在危机高潮时,赫鲁晓夫在指责美国时提出:在我们的时代,“实力地位”和“战争边缘”政策是不可能得逞的。(142)毛泽东却大讲中国也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因为“国际紧张”实际上对美国不利,紧张局势“可以动员全世界人民”与美国进行斗争,从而破除对美国的迷信和恐惧。(143)尽管此时双方都没有直接批评对方的外交方针,但心里都清楚,中苏之间在对外政策的沟通方面已经出现了障碍。当然,赫鲁晓夫的缓和并不是一味退让,否则他就不会在台海危机刚刚结束时便闹出了柏林危机。(144)而毛泽东的“战争边缘”政策也不是不留余地,否则他就不会适时地放弃炮击行动了。(145)不过,这些行为并不说明他们背离了各自已经确定的基本方针。(146)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由于双方都坚持自己的主张,这种分歧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严重。

  苏联一贯强调,社会主义阵营要统一行动,特别在对外政策方面要协调一致。后来因台海危机问题上与毛泽东发生争执时,赫鲁晓夫严肃地说:在重大问题上,“我们必须协调国际政策”,并有必要“通过外交部的渠道就我们有分歧的重大政治问题交换意见”。(147)其实,毛泽东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也认为社会主义各国应该统一行动,例如在处理波匈事件的善后工作及莫斯科会议期间。(148)但是对于台湾问题,中国历来认为属于内政。正如危机期间中国外交部给驻外使馆的一份指示电所说,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至于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步骤”,“要由我国根据情况来决定,不容许任何人干涉”。(149)尽管中国也留有余地,承认与美国的关系属于外交,但实际上在危机期间,很难划清对蒋关系和对美关系之间的界线。毛泽东有意对苏联隐瞒这次军事行动,拒绝苏联派军队到中国参战,反对苏联召开十国首脑会议的建议,无疑都是以实际行动在显示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具有独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对此,苏联大使馆当时是有体会的:“中国人现在表现出来的倾向是要自己解决亚洲问题,他们并不认为有必要与我们商量他们计划中的行动,尽管当局势失控的时候他们会指望得到我们的支持。”(150)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理念中,以谁为主,是否需要统一行动,对于中苏而言实质上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的问题。在赫鲁晓夫看来,中共的这种态度明摆着就是对莫斯科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领导地位的挑战。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为首者,苏联有义务承担起保卫各国安全的责任,何况还有中苏同盟条约作为法律依据。所以,尽管对毛泽东的做法不满,但是当美国进行核讹诈时,苏联必须出面反击,当中国需要援助时,苏联也不得不照单提供。从这一点讲,赫鲁晓夫参与解决危机的意图,与其说是要控制中国,不如说是要控制局势,是希望事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纳入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方针。毛泽东当然没有忘记中苏军事同盟的存在,更没有忘记在危机中利用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抗美国、稳定局势,但恰恰是这次危机损害了这种作用的发挥,也给中苏同盟关系笼罩了一层阴影。

 注释:

  (103)《周恩来年谱》中卷,第169页;叶飞:《毛主席指挥炮击金门》;唐淑芬主编:《八二三战役文献专辑》,第27-28页。
  (104)瞿韶华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第722-723页。参见《人民日报》,1958年9月7日第3版。
  (105)Telegram from the Embass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September 8, 1958, FRUS, 1958-1960,Vol. 19, China, pp.154-155.台湾方面夸大了战果,说是击落7架。见秦孝仪总编纂:《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卷八,台北:中正文教基金会出版,1978年,第67页;《王叔铭将军日记》,1958年9月8日,转引自张力:《〈王叔铭将军日记〉中的八二三战役》。
  (106)王焰主编:《彭德怀年谱》,第701页。
  (107)《人民日报》,1958年9月15日第3版。
  (108)《周恩来年谱》中卷,第168页。9月底台湾方面接到了曹聚仁关于要求国共和谈的信,西方电台也传言台湾与中共开始和谈。蒋介石则“甚叹共匪对中美离间之伎俩奇妙而毒辣”。蒋介石日记,1958年9月30日,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University of Stanford。
  (109)中美协议声明(草案),1958年9月10日,外档,111-00146-01,第13-18页。当天,中方将草案交与苏联使馆。(安东诺夫与张闻天会谈备忘录,1958年9月11日,ЦХСД,ф.5,оп.49,д.131,л.244。)
  (110)《毛文稿》第七册,第416页。
  (111)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72-73页。
  (112)王炳南致外交部电,1958年9月15日、18日,外档,111-00146-02,第22-25页,111-00146-03,第36-41页。
  (113)安东诺夫与周恩来会谈备忘录,1958年9月18日,РГАНИ,ф.5,оп.49,д.131,л.236-241。参见周恩来接见安东诺夫谈话纪要,1958年9月18日,外档,109-00833-01,第4-6页。
  (114)《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53页。
  (115)《内部参考》1958年9月12日,第4-6页;1958年9月16日,第28页。
  (116)周恩来接见安东诺夫员谈话纪要,1958年9月18日,外档,109-00833-01,第4-20页;安东诺夫与张闻天会谈备忘录,1959年9月19日,ЦХСД,ф.5,оп.49,д.131,л.242-243。信件全文见《人民日报》,1958年9月21日第2版。
  (117)Intelligence Report, No.7799, Peking's Present Outlook on the Taiwan Strait Situation, September 18, 1958,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in Library, MF2510409-0135.
  (118)刘晓:《出使苏联八年》,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62-65页;《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1918-1975)》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67-468页。
  (119)《毛文稿》第七册,第449页。
  (120)《红星报》,1958年9月25日,转引自Агеенко К.П. Военная помощь СССР, с .145。
  (121)吴冷西:《十年论战》,第186-187页。
  (122)刘晓:《出使苏联八年》,第71页。
  (123)Мемуары Никиты Сергеевича Хрущева//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1993, №2, с .80-81.
  (124)周恩来致赫鲁晓夫函,1958年8月11日,外档,109-00838-03,第6-7页。
  (125)陈毅接见安东诺夫谈话纪要,1958年10月29日,外档,109-00829-16,第89-96页。
  (126)《周恩来年谱》中卷,第186页;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1958年10月30日,РГАНИ, ф.З, оп.12, д.1010, л.3-4, Фурсенко А. А.(K4U604.jpg) 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ом 1, с .337、10460.
  (127)《人民日报》,1958年9月10日第3版、9月20日第1版、9月21日第2版。
  (128)《人民日报》,1958年9月17日第3版。
  (129)外交部致各驻外使领馆、代办处电,1958年9月18日,外档,110-00421-01,第3-4页。
  (130)《人民日报》,1958年9月21日第1版。
  (131)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记录及附件,1958年9月27日,РГАНИ , ф.З, оп12, д.1009, л .49, Ф урсенко А.А.(K4U604.jpg) Президиум Ц КПСС 1954-1964, Том 1, с .334 、1044-1045; РГАНИ, ф.З, оп .14, д.245, л.5-7, Президиум ЦК КПСС. 1954-1964, Том 2,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я 1954-1958, Москва : РОССПЭН, 2006, с .891-893а
  (132)安东诺夫与周恩来会谈备忘录,1958年9月27日,РГАНИ,ф.5,оп.49,д.131,Л.255-263。周恩来在安东诺夫递交的备忘录上批示:“主席明日返京,待到后再议。”见外档,109-00833-02,第54-55页。
  (133)对苏联备忘录的答复意见(送审稿),1958年9月28日,外档,109-00833-02,第56-57页。
  (134)周恩来接见安东诺夫谈话记录,1958年9月30日,外档,109-00833-02,第58-71页。档案未记载周的谈话内容。
  (135)周恩来接见安东诺夫谈话记录,1958年10月5日,外档,109-00833-02,第72-81页。参见.Верещатин Б.Н. В старом и новом Китае , с .143;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第877-878页。
  (136)参见《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第1版,10月3日第2版,10月15日第4版。
  (137)Мемуары Никиты Сергеевича Хрущева//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 1993, №2, с .81-83; Хрущев Н.С.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 избранные фрагменты , Москва : Вагриус , 1997, с.334-335;谢·赫鲁晓夫:《导弹与危机》,郭家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66-268页;赫鲁晓夫:《最后的遗言》,第413-415页。
  (138)达维德给捷共中央政治局的报告1958年6月7日,Марьина В. В. Из истории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ы”, 1954-1964гг., Документы чешских архивов//Новая и новейшая история , 2003, №1, с .145-147。条约草案见《人民日报》,1958年5月27日第5版。
  (139)《毛文稿》第六册,第630-638页。
  (140)TsKhSD,f.5,op.49,d.34,p.84, Zubok and Pleshakov, 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r,p.223.
  (141)驻苏使馆致外交部电,1958年7月23日,外档,107-00297-02,第21-22页。
  (142)《人民日报》,1958年9月21日第2版。
  (1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21页;《人民日报》,1958年9月9日第1版。
  (144)关于柏林危机的起因,参见Hope Harrison, “Ubricht and the Concrete, 'Rose': New Archival Evidence on the Dynamics of Soviet-East German Relations and the Berlin Crisis, 1958-1961”, CWIHP Worlong Paper, №5, 1993; Vladislav Zubok, “Khrushchev and the Berlin Crisis,1958-1962”, CWIHP Working Paper, №6,1993。
  (145)针对这一情况,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后来评价炮击行动说,“中国同志们的好战情绪带有故作姿态的性质”。苏斯洛夫给苏共中央主席团的报告,1959年12月18日,ЦХСД,ф.2,оп.1,д.415,л.56-91。
  (146)1958年底中国外交部苏欧司在报告中说:苏联对纸老虎、东风压倒西风、绞索等说法,都有保留。11月下旬,苏联主要报纸在发表我国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都删去了这类语句。(苏欧司关于1958年苏联情况和中苏关系报告,1958年12月24日,外档,109-01213-01,第1-12页。)
  (147)参见Переговоры Н.С.Хрущёва с Мао Цзэдуном//Новая и новейшая история , 2001, №2, с .97-98。中苏分裂以后,苏联有人著书称毛泽东的这种做法是“公开的两面派手法”。(Агеенко К.П. Военная помощь СССР, с 145.)
  (148)详见沈志华:《中国“旋风”——周恩来1957年1月的穿梭外交及其影响》,《冷战国际史研究》第6辑(2008年11月),第25-64页;《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82-109页。
  (149)外交部致驻外使馆电,1958年9月2日,外档,102-00006-03,第14-16页。
  (150)Zubok and Pleshakov, 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r,p.223.^NU1

沈志华,《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