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紅小兵的家庭回憶:從祖母棺材講到中國變遷
清明前,黃文廣在父親墳前點燃了自己的書以表祭奠。他說,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有三,第一,希望償還對父親的虧欠;第二,希望在身為美國移民與擁有中國文化背景之間,找到平衡點;第三,希望讓美國讀者更瞭解中國——瞭解不應該僅是從政治體制上瞭解
《新史記》記者 柯宇倩
一個強制火葬的時代,一位害怕死亡並堅持土葬的高齡祖母,演繹出一段跨越30年的家族故事。美國華裔作家黃文廣的英文著作《紅小兵:家庭回憶錄》(The Little Red Guard: A Family Memoir,Riverhead出版)以幽默的筆調、流暢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描繪出家庭中傳統與現代的衝突與中國的變遷。
《紅小兵:家庭回憶錄》
獨特的題材:祖母的棺材
對大部分人來說,童年時陪伴自己入眠的,不外乎是父母親、童話書或布娃娃,但黃文廣早在10歲時,就有一樣特別的“床伴”——祖母的棺材,一放就是16年。《紅小兵:家庭回憶錄》就從黃文廣祖母朱秀英要求土葬說起。
短短三頁,黃文廣已將祖母的個性與形象生動呈現。1902年出生的朱秀英有老腦筋,又帶著迷信。老人相信墓地的好風水能為黃家帶來幾世繁榮,這份對風水的堅信,造就了她對入土為安的執著,朱秀英甚至認真考慮如何成為回族人,以實現她的土葬願望。
對於祖母的要求,黃家歷經多次爭執,但爭執中,仍一步步地準備祖母的後事,有一日,棺材終於出現在黃家,從此陪伴黃文廣入睡,“新成員”來到的第一晚,黃文廣輾轉難眠;當時的黃文廣心想,身為一名紅小兵,他應該守護毛主席的革命部署,而非守護祖母的棺材。
黃文廣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回憶起祖母,笑道:“她身體健康時,會說自己怎樣怎樣死,當她身體開始衰弱時,突然怕死了。地震時,我們說最不怕死的應該是她了,因為她有棺材,但她很害怕,叫我一定要背著她。”
朱秀英凡事以兒子為重心。當肺結核奪走丈夫生命後,她從此守寡。從小受紅色教育的黃文廣問祖母,是否覺得自己是孔子思想的受害者、被迫守寡時,黃文廣原本期盼祖母咒罵封建制度,但祖母卻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答道:“管什麽孔子?我只是不想讓兒子受後爹虐待。”
朱秀英的人生道路充滿挑戰,在這條崎嶇不平的路上,她展現出過人的韌性。丈夫逝世後,大兒子也遭死神眷顧,於是朱秀英將所有心力都放在小兒子黃志有,亦即黃文廣的父親身上。她帶著小兒子逃過長江洪水,逃過日本侵略,也逃過盜賊肆虐,到了山西,又抵達陝西,做過乞丐,也當過幫傭,直到中共接管中國。
“文革”時,政府打出“不能讓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口號,禁止土葬,祖母的願望成了黃文廣家庭的爭執焦點,祖母的傳統、父親的矛盾、母親的現實思考,衝撞出一次次的火花,家庭成員見證著彼此的內心掙扎、見證了每個人的成長,也見證了生活如何跟著時代變遷而改變。
黃文廣對《新史記》說,其實,一開始《紅小兵:家庭回憶錄》只是個短篇。黃文廣總覺得自己身在一個最平凡的家庭,到美國後才突然發現原來他的家庭故事很奇特、有著許許多多的插曲,因而興起了寫短篇集的念頭,寫了一陣後,他發覺應該先觀察美國讀者是否對這樣的故事感興趣。
於是黃文廣在《巴黎評論》上發表了一篇以祖母棺材為題材的短篇,一個多月內,竟收到30多封美國讀者的電子郵件,許多人說,從黃的祖母的身上看到自己祖母的影子,雜誌編輯甚至讀得落淚,“我想,也許真能找到一種共鳴?”黃文廣於是決定將故事寫成長篇。
夾縫中的父親
黃文廣寫《紅小兵:家庭回憶錄》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故事獻給父親。黃文廣的父親黃志有在聽到母親的要求後陷入兩難,一來擔心自己的政治前途,二來又覺得有義務完成母親的願望。
1942年飢荒歲月之後,黃志有成了共產黨的忠實支持者。1959年開始,黨的書記鼓勵年輕人對官員提意見,改進黨的領導,黃志有照辦了,被批評的書記從此對他態度冷淡,之後又以黃志有回家照顧摔傷腿的母親為由,說他將家庭擺在革命的前面,將黃志有革職。
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與孩子的生活,黃志有仍交出了入黨的申請表,1972年真當上了黨員。但是當聽聞朱秀英要求土葬,黃志有兩難極了。最終,盡孝道的義務佔了上風,黃志有從此背負起規劃母親後事的使命。
在黃家,朱秀英代表傳統,黃文廣象徵現代,夾在中間的父親,既有傳統精神,又有現代思維,處處透露出矛盾情緒。原先追隨共產黨、當上文化局幹部,因說了真話被革職,從此變得小心翼翼;雖然自己加入中共,但對兒子“要求進步”卻又警告再三。
從小學到高中,黃文廣都是紅小兵和共青團的幹部,但當黃文廣在政治活動上花了越來越多的時間時,黃志有擔心了,他提醒:“政治像浮雲,重要的是學習真正的本事,能終生不忘、終生受益的本事。”在父親督促下,黃文廣學了各式各樣本事:書法、針灸、太極拳、小提琴……
對於在共產黨教育中成長的黃文廣來說,不只祖母的觀念老舊,父親也被他歸在老一代裡,當時的黃文廣,一點也不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但隨著年齡增長,他越漸發現自己身上有父親的影子。黃文廣對《新史記》回憶,當時中國處在“文革”到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父親代表老一代,他代表新一代,所以有點瞧不起父親,覺得父親一輩子活得很沒價值,如今回想起來感到愧疚。
七十年代初期中國加入聯合國、尼克松訪問中國後,毛澤東指示幾所學校恢復教授英文課,才能幫助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與“帝國主義對抗”。1964年出生的黃文廣,是進入西安外語學校的第一批小學生,在該校一路升到高中,他所聽到的第一個英文單字是socialism(社會主義),第二個單字是revolution(革命)。
進入青春期後,黃文廣總希望遠離家庭、遠離西安,考上復旦大學英語系後,黃文廣的願望實現了,在新環境、新思想的洗禮下,黃文廣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他告訴《新史記》,從小,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下,他一方面聽從父母的指示,但另一方面卻想找機會逃離父母的管教,“文革”後,他是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也進入了中國一流大學,更覺得父母的觀念老掉牙,產生叛逆心理。
但父親多次的諄諄告誡,最後被證實是明智的決定——包括對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那一年,黃文廣正在復旦大學求學,學潮開始時,復旦的學生都不再上課,許多人自發上街,黃文廣回憶,感覺就像爆發了革命。
帶著滿腔熱血,黃文廣從上海趕到北京,但父親生前要黃文廣別出風頭的告誡在耳邊響起,6月4日前,黃文廣回到上海,躲過了北京的鎮壓。黃文廣對《新史記》說,若當時沒聽父親的話回上海,在那樣的激情氣氛下,他6月4日當天肯定會在天安門廣場。
黃文廣解釋,他想從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觀點來看“六四”。“我現在會從另一種角度看‘六四’。當年我們確實富有激情,但不是民主鬥士,沒有西方講的那樣崇高,也不是中國政府說的‘動亂份子’。我不覺得當時我們有多大的理想抱負,我只是一個積極、普通的參與者,參加‘六四’並非純粹為了政治,是覺得反腐敗是很愛國的行為,同時也因為大家都上街,有一種好玩、衝動、好奇的情緒。”
黃文廣說,“六四”對他來說是個成長轉折點,“六四”後他真正開始成熟、開始思考中國的出路。(《新史記》第7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