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中国文化中的杀戮意识


  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中包裹着浓厚的杀戮意识。也就是说,杀戮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很长一段时期,我一直处于困惑之中: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杀人、善于杀人、对杀人取命津津乐道?翻开中国历史,每页都是杀人如麻的场面。战争时期暂且 不去说她,和平时期也动辄诛灭三族、九族,朱棣更是把诛杀的范围扩大到十族。其杀人方式的多样性、残酷性让人瞠目结舌,诸如砍头、剐心、挖眼、割舌、剥 皮、腰斩、烹煮、凌迟、沉潭、活埋、断椎、灌铅、梳洗、锯割、插针、刖刑、宫刑、俱五刑、“点天灯”、“五马分尸”等等。其杀人范围之广、杀人数量之多、 杀人手法之残忍,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能与之相比。

  中国的酷刑开始于什么时代,已无从考证,最早有关酷刑的记载,是在尧舜时期。当时的“五虐之刑,就包括着”截人耳鼻、琢阴黔面“。夏代的”五刑包括 “大辟、殡辟、宫辟、劓、墨”,其中的宫辟是指“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劓就是割掉人犯的鼻子,在夏 商时劓刑已被普遍使用,据说,夏时受过劓刑人就有上千人,到了春秋战国时,劓刑更是一种很普通的刑罚。秦灭六国时,把俘获的六国军士和百姓大都实施劓刑, 竟然使社会上没有鼻子的人比有鼻子的人还多,甚至人们以没有鼻子为美,有鼻子反倒觉得丑了。墨刑也叫黔面,就是在人犯的脸上刺字,一是表示惩罚,二是留作 羞辱的纪念。墨刑自尧舜时开始兴起,到了西周时其刑法已规定“墨罪五百”,即列举应处以墨刑的罪状有500条之多。秦始皇曾一次活埋460多名读书人,史 称“焚书坑儒”。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 到,给活活吓死。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脚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执行人也要 受刑。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明成祖朱棣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多人,行刑七日方止。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屠城十 日,一口气杀死七十余万人……

  不管以什么理由杀人,其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都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令人费解的是,我们的很多民众却把杀人当作一件愉快的、享受的事情,争先恐后目睹杀人 之举,津津乐道评说杀人之乐。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崇桢皇帝判处凌迟处死,行刑前以鱼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北京城无数民众冲上前去, 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在日本看到了一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里面有一个杀人场面,中国百姓不仅蜂拥围观还开怀大笑,让鲁迅深感 痛心,终于下定了用笔拯救国民的决心。本人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事情:上个世纪80年代,县里要我所在的乡镇枪毙一批罪犯,我的很多在镇政府工作的同事为目 睹杀人过程找派出所和有关领导拉关系,上押解罪犯的车。本人在广东工作时,曾遇到一位在武警工作的老乡,他眉飞色舞地向我讲述他枪毙无数罪犯的过程,其中 一次因执行任务的武警手发抖,他一人杀了三人。他觉得杀人是件什么快乐的事情,很愿意充当刽子手。平时要是政法部门要枪毙什么人,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人从很 远的地方赶过来千方百计一睹枪响之后罪犯倒下的情景。

  我并不是反对对罪大恶极施以极刑,但乐于杀人,热衷于看别人杀人,就让我不好理解了。经过了若干年的思考之后,我终于在我们的历史典籍和文学典籍中找 到了答案,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将杀人视为人类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将杀人越货者视为英雄行为。斩草除根、千刀万剐、杀无赦、宁肯错杀绝不放过,成为 统治集团、英雄豪杰乃至平民百姓对待异己和仇敌的共同心声和惯用手法。无论是《左传》,还是二十四史,对惨绝人寰的屠杀同类的行为都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 甚至把有些人的杀人视为有气魄,如抓了俘虏就要活烹的项羽、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对亲兄弟及其家人宰尽杀绝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我们的文学典籍中,更是把乱杀 无辜者美化为英雄豪杰,《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哪一个不是血债累累,尤其是提着两把板斧乱砍一气的李逵,他的刀下有多少冤死鬼?《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 们也大多是杀人如麻之徒,连刘备亦是如此。我们的一些武侠小说里,将杀人当作割草似的行为,随便一出手就让一群人见阎王。被视为儿童影视剧经典的《闪闪的 红星》,其主人公潘冬子只有十来岁,却用柴刀将仇人砍死,潘冬子因此成为少年英雄,成为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承担杀敌复仇的重任,将一 个活生生的人用刀砍死,并纵火烧其房屋,怎么想都很残酷。前几年曾有一部专门描写刽子手的小说,竟将杀人的过程描述得淋漓尽致,字句里对杀人艺术透露出无 比的欣赏。我不得不承认,是我们的文化造就了民众热爱杀人及把杀人当乐事。古时候的秋后问宰,是因为秋收之后以杀人为庆祝方式,现在是节前杀人,也包含庆 祝的意思。

楚梦,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