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萬里:誰對毛有不同意見,就站著進去爬著出來

北京學者座談發言紀要(4)





《新史記》編者按: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一致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 決議》。30年後的2011年10月中旬,北京民間文化智庫天衡文化中心邀請北京一批知名學者,分兩次座談這個由鄧小平一手推出的《決議》。座談屬於小型 的,沒有任何宣傳,但是與會者站在民間立場的自由發言,從歷史真實出發對《決議》進行的深刻批判,非常值得關注。




鄭仲兵(續):我記得,方毅說:毛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暴君;萬里說,如果誰敢對毛有不同意見,那麼你站著進去就會爬著出來。(按:大意如此)

 

方毅:毛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暴君。

王若水主張不寫“毛澤東思想”,只寫“毛澤東的思想”,這樣可以包括他正確的思想和錯誤的思想。胡喬木就予以否定,他堅持提毛澤東晚年錯誤,與毛澤東思想加以區別和對立。周揚不贊成。陸定一寫信建議:“要作歷史問題的決議,需要把這些年來的路線鬥爭編一本書”,“不然,有些人將要來翻案的。”鄧小平也予以否定。

許多人認為,決議的目的,是接受毛澤東錯誤歷史的教訓。就是糾毛的錯,所以叫“歷史問題決議”。其實,鄧小平的意圖與此完全相反。是要糾糾錯的“錯”。鄧小平直言不諱地說,寫決議“中心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毛澤東同志的功績是第一位還是錯誤是第一位?(按:當然是前者)第二,我們32年,特別是文化革命前十年,成績是主要的,還是錯誤是主要的?(按:當然是前者)”。現在的《歷史決議》,鄧小平是如願以償了。鄧小平說:“這個稿子是根據一開始就提出的三項基本要求(按:是鄧小平提出的)寫的。現在的稿子,是合乎三項基本要求的。”《歷史決議》是以鄧小平個人的意志代替十億中國人對歷史的反思。這種以一個人的思想來統一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一個人的頭腦替代十億人的頭腦的作法,本身就是專制主義的。

顯然,決議不是三中全會精神的產物。恰恰相反,它是與三中全會精神相悖的。它是阻滯人們解放思想的,哪裏找得到一點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是撥亂反正,而是撥正反亂。
六中全會通過《歷史決議》後,政治思想領域的形勢便開始逆轉。

過了一個月,1981年7月,鄧小平就開始批《苦戀》,胡耀邦被迫承擔渙散軟弱的罪責。
1982年鄧力群在鄧小平縱容下,奪了中宣部的權,變思想解放部為思想壓制部。不久王震也奪了黨校的權,並橫掃黨校胡耀邦勢力。

1983年,鄧小平指使胡喬木、鄧力群借茬兒馬克思逝世一百週年報告會,批判周揚、王若水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整肅《人民日報》。

同年,十二屆二中全會後,鄧小平發動、由鄧力群出面開展了清除精神污染運動(被稱為“小文革”),大批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鋒遭整肅或邊緣化;直到1985年學潮、1986年學潮,鄧小平借機整掉了胡耀邦。
這就是《歷史決議》所開闢的道路。
最後,我想到李洪林先生最近說的令人振聾發聵的話:“寫歷史決議就是人為製造歷史。為什麼要造出決議?決議就是要人服從,讓思想服從決議,這怎麼行?”
(未完待續,《新史記》第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