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档案馆与“历史别针”项目合作的网页截图
日前,美国国家档案馆对外宣布,参与“历史别针”项目。该项目是由一家名为“从我做起、改变世界”的非盈利公司发起的,旨在搭建一个平台,将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各代人熟悉的历史融汇在一起。在“历史别针”平台上,内容提供者可以上传历史图片、视频、音频到谷歌地图上,这些内容会根据位置标注并贴上时间标签。另外,该平台还鼓励用户对所传内容添加描述性信息和与之有关的个人故事,以便让人们了解其周边环境是如何时过境迁的。这些内容可以按照主题、年代和位置进行分类检索,用户还可通过故事情节对某个地方进行深度探索。“历史别针”平台既可以通过网页登陆也可在手机客户上实现登陆。
目前,美国国家档案馆已将馆藏部分有关美国内战的历史图片以及19世纪70年代由环保机构拍摄的档案图片上传到“历史别针”平台。另外,华盛顿的一些街道、建筑和历史事件也可在这个平台上检索。据悉,随后美国国家档案馆将每月陆续上传图片。
美国国家档案馆是美国第一个参与该项目的联邦机构。据了解,纽约公共图书馆、国会图书馆也与该项目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另外,在美国和欧洲的百余家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也开始开发类似的项目或共同参与相关国际项目。
相关链接:“历史别针”项目
该项目是由英国一家名为“从我做起、改变世界”的非盈利公司和谷歌公司联合开发的。来自不同年代、文化和地方的人们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分享对历史的记忆,无论是人们放在阁楼中发黄的相片、还有那成堆脆弱的磁带,或者是保存在世界各地档案馆中的代代流传下来的档案,这一个个历史记忆的小片段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人类历史故事。通过在“历史别针”上分享这些内容,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了解、评论、添加、使用这些历史档案资料,并以此来完善对我们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杨太阳译,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1月12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