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十七年”:不同时代的不同叙述和记忆(下)


  三 近年来关于“十七年”的叙述

  《决议》没有也不可能停止人们对“十七年”的思考。近年来共和国历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使人们回过头去,从刚过去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或者说通过对共和国历史的解释来回应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由此出现了历史与现实间的双向互动。由于人们对现实社会有着不同或截然对立的看法,因此对“十七年”的看法也呈现出多元解释的格局。这里仅聚焦于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后,概要展现当今中国社会对“十七年”的一些主要看法。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共和国已走过一个花甲的历程,而最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又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人们在回首共和国历史时,更多地以1979年为界,将前后两个三十年进行对比,所以对“十七年”的看法通常也就包含在对前三十年的看法中。而“十七年”在大多数叙述和一般民众的记忆中消失,说明它已失去其曾有过的政治含义。(25)

  主流媒体对“十七年”的看法延续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这里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关于“正确认识新中国的两个三十年”的谈话为例。在这篇谈话中,朱佳木谈了他对包括“十七年”在内的前三十年的看法。他引了《决议》中对 1957-1966年这十年的评价“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这个期间培育和积累起来”来概括前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并特别强调改革开放就是在这基础上起步的。他也承认前三十年犯过错误,有些错误是全局性的,但更强调其基本方面是取得了历史上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将包括“大跃进”、“文革”这样的严重错误与这些基本面放在一起比较,“孰重孰轻、什么是主流什么是支流,就会看得很清楚。”(26)因此,包括“十七年”在内的前三十年应该给予基本肯定的评价。而针对社会上对“十七”年间一些史事如饥荒引起的死亡持批评立场的看法,《红旗文稿》上有文认为这是“编造和夸大所谓‘人祸’,杜撰出毫无根据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因此是“历史虚无主义”。(27)当年起草《决议》时肯定“十七年”主要是为了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而如今肯定前三十年主要着眼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朱佳木的话说,“因为,否定了那三十年,就无法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灵魂就会被抽去。”他还特别指出:“我们过去批判过 ‘四人帮’从‘左’的方面对新中国头十七年的否定,今天同样要抵制从右的方面对新中国头三十年的否定。”(28)

  主流媒体之外,对包括 “十七年”在内的前三十年或者说毛泽东时代则有出自不同立场的各种不同的认识。辛子陵在《红太阳的陨落》这本讨论毛泽东后半生的书中,通过对毛泽东的评价表明了对“十七年”的看法。他认为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毛泽东抛弃了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一个左转弯走上了空想社会主义道路,接着发动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酿成饿死几千万人的大惨剧,而毛泽东此后的种种政治举措直至发动“文革”,都是为了掩盖饿死人这个空前绝后的大错误。因此这是一个由一连串的错误构成的“十七年”:从1953年以后是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六十年代以后的错误则是为了掩盖之前发生的错误。这些错误的根源是毛泽东的空想社会主义。(29)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样解读包括“十七年”在内的毛泽东时代过于简单化了。他们将“十七年”和毛泽东时代置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以制度现代化的逻辑进行审视,认为“1949年中共建政,1953年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乃是一个社会发展路径选择的方向性错误”,因为这一路径选择“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制度建构意义上,其实背离了现代文明的根本原则”。他们对毛泽东的选择作出自己的解读:“作为共产党人,毛有其独特的社会理想。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夺取政权做一个太平皇帝。他还要奋斗去建设一个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念、又符合中国人‘大同’理想的‘人间天堂’,并以此为世界人民做出榜样。”但“无论那一代人多么真诚,为这样一个选择付出多大的牺牲,错误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已经被迄今为止的历史所证明。”(30)因此这是一个虽有理想追求,但其实际结果却背离现代文明的“十七年”。就其追求“人间天堂”的理想而言,这是一个失败的“十七年”。

  还有学者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讨论“十七年”在内的毛泽东时代,认为“革命胜利后,党没有从一个工作中心为阶级斗争的革命党转变为一个工作中心为搞经济建设的执政党,对怎样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熟悉,榜样上学习了苏联模式,而且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了计划经济,生产资料所有上采取了一大二公的国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和农村人民公社社队体制,对外关系上走了自我封闭的道路”,因此,在1949年后的三十年间,中国“与整个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对这三十年的总体评价是,“我们走了弯路,延误了时机,可以说,成绩为三,问题为七。”(31)

  近年对“十七年”和毛泽东时代予以全面肯定的声音也十分引人注目,这主要出现在网络中,而以网站“乌有之乡”最具代表性。“乌有之乡”的文章许多出自非专业学者,表达直截了当。在谈到“十七年”史事时,该网站的文章基本给以肯定的评价,即使《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明确的“严重失误”如“大跃进”,网站上也有系列文章为之辩护,标题非常直白:“大跃进的基本思想和成绩不容抹杀”。在他们看来,大跃进使中国现代工业取得了进步,因此“毛泽东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的时代”。更有作者在该网站撰文称毛泽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为光辉进步的人间仙界”。(32)这个网站中出现的包括“十七年”在内的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的社会。(33)

  概而言之,上述不同的历史叙述使“十七年”或者说毛泽东时代在当今中国人中间形成了色彩斑驳甚至截然不同的历史记忆。这种多元叙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分化,除了少数严谨的学者,不同的群体大都基于自身在当今社会的境遇和体验去回观“十七年”和毛泽东时代,从而从自己当今的视角和立场描绘出不同的“十七年”和毛泽东时代。(34)这种多元的历史叙述使得人们对“十七年”会有选择地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同时也有选择地遗忘一些历史事件,尤其对那些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四 余论

  历史记忆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形成的。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总是起着决定的关键性的作用。具体到本文讨论的三个时段对“十七年”历史的叙述,主流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因时代变化而前后略有不同。在“文革”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一统天下,不容任何异端出现,因此对“十七年”历史的叙述呈一边倒的态势。“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初期,主流意识形态仍决定着有关“十七年”历史的叙述,但由于思想解放运动引发的对历史的反思,有关“十七年”历史出现了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的声音,但在主流的宏大叙事前显得轻微而终被淹没。近年来,主流意识形态仍主导着有关“十七年”历史的叙述,但已不是原先那种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甚至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叙述。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三十年来中国政治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思想的活跃。

  由于主流意识形态起着决定或主导的作用,党的文件和主流媒体的言论成为历史叙述的源头和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例如“文革”中关于“十七年”黑线的话语,最初就源自戚本禹在《红旗》杂志上的文章和《人民日报》的编辑部文章,随后由《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所加强而遍及全国。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为八十年代后对“十七年”的历史叙述奠定了基调。这种由主流意识形态确定的历史叙述进而通过报刊、教材等传播至民众,从而形成人们的历史记忆。直到近年,由于思想的多元和网络的发达,关于“十七年”的历史叙事出现多元的状态,但主流媒体仍是历史叙述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十七年”是一段离现实靠得很近的历史,因此它在“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历史话题,而是一个政治话题。也正因为如此,关于“十七年”的历史叙述有着十分鲜明的政治指向,“文革”中是为了批判刘少奇,改革开放初期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就是到了近年,虽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发生变化,出现了多元叙述的格局,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十七年”和毛泽东时代仍无法成为一个纯粹的历史话题。人们根据各自的立场和经历来叙述或者接受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十七年”和毛泽东时代,从而选择性地记忆那些能“代表”那个年代的事件或者遗忘那些不能“代表”那个年代的事件。因此,当下中国对“十七年”的历史记忆不可避免地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

  注释: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36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91页。

  ③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4册,第605页。

  ④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

  ⑤《人民日报》1966年10月2日。

  ⑥《人民日报》1966年10月1日。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143页。

  ⑧《红旗》1967年第5期。

  ⑨《人民日报》1967年4月8日。

  ⑩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中册,第542-545页。

  (11)《在批判旧世界中建设新世界》,《人民日报》1976年2月14日。

  (12)《一个地地道道的极右派口号》,《人民日报》1977年11月25日。

  (13)《人民日报》1978年11月9日。

  (14)《人民日报》1979年9月30日。

  (15)冯兰瑞:《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的拨乱反正》,《领导者》2008年第20期、第21期。

  (16)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

  (17)邓小平语,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1页。

  (1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44-446页。

  (19)郭道晖:《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炎黄春秋》2010年第4期。

  (2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63页。

  (2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49、456页。

  (2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798-808页。

  (2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848页。

  (24)《一个伟大历史文件的诞生》,《瞭望周刊》1981年第4期。

  (25)但学者们在讨论共和国的文学现象、史学发展这些具体的学术题目时,还是将“十七年”作为一个特定的时段。例如,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就有不少有关“十七年”文学的专题研究,而对“十七年”的史学发展,也已有学者著文予以专门讨论。

  (26)《正确认识新中国的两个三十年》,《人民日报》2009年8月17日,第7版。并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网站朱佳木的文章:http://www.iccs.cn/detail_cg.aspx? sid=617

  (27)梅宁华:《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红旗文稿》2010年第10期。

  (28)朱佳木:《新中国两个三十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

  (29)辛子陵:《红太阳的陨落》,香港书作坊2008年,第3-4页。

  (30) 张博树:《共和六十年——几个基本问题的梳理》,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670096.html;《“毛泽东年代”是否有“意义”》,http://ne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 /article_201005038818.html。

  (31)周天勇:《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学习时报》2008年8月26日,转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3/7727765.html。

  (32) 硬石头:《大跃进的基本思想和成绩不容抹杀——二辩大跃进》,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 /201008/175082.html;《我们要进步到毛泽东时代:一个90后的呼唤与心声》,http://www.wyzxsx.com /Article/Class21/201007/167903.html。

  (33)该网站首页上写着“公平扩大内需,正义创造财富,平等激发活力,自由享受激情”。

  (34) 在1994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和国家教委联合进行的民意测验中,对毛泽东是过大于功还是功大于过这个问题,高级干部中37%认为过大于功,30%认为功大于过,33%不回答;高级知识分子分别是67%、8%、25%;记者和理论工作者分别是40%、 18%、34%;教职员工和学生分别是40%、34%、26%。见辛子陵:《红太阳的陨落》,第2页。

  金光耀,来源: 《史林》201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