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隐没的现代思想史家郭湛波

许多人都读过郭湛波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相信相当多的读者跟笔者一样,在初读这本1930年代的前人著作时,都曾有过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说它是中国近代思想史方面的经典著作,许多人可能要反驳,但如果说它是这方面有相当地位和影响的著作,质疑的人当不会太多。该书初稿完成于1934年9月,原名《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1935年11月由北平大北书局发行,作者署名“郭湛波”。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在当时是当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山著作,该书出版后市场反应极好,三个月后即收到再版请求,经增补修订,由北平人文书店在1936年8月再版,书名经清华大学教授冯友兰建议改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本子。全书共分八篇,分别从三个阶段的总体演变、思想方法的发展、对传统思想的整理与批评、几次重大的思想论战以及对西方思想的引进等角度对晚清到193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思想和思潮演进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对从康有为、谭嗣同到冯友兰、金岳霖等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二十多位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流派、不同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介绍,有纵有横,有浅有深,有断有联,别具一格,虽然不免草创者的“粗糙和鲁莽”(高瑞泉语),毕竟有筚路蓝缕之功。作者在“再版自序”中说“本书以大无畏的精神,纯粹站在学术立场上,无任何党派的背景,以真理为依归,无丝毫成见;不畏权势,不循私情……不因师生之关系,而抹杀自己之见解,仍要秉笔直书”。现在看来,这本书的思想方法——据作者自言即当时时髦的“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法唯物论”——未免有些简化和僵硬,宋云彬在1949年的日记中更说它“内容贫乏、叙述失次”,大为失望[1],但是大抵做到了自成一家之言,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方面,现在仍然是一本被频繁援引的著作。1949年后,由于格调等方面的问题,该书在大陆长期沉寂,而作者也成为学术史上的失踪者。19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进展,这本书被重新发现,受到大陆学界的关注并得以再版,现在已经有山东人民(1997)、上海古籍(2005,2010)等不同版本,并被给予了较高评价。尽管如此,该书的作者郭湛波虽然被冠以“现代著名思想史学者”的称号,但也仅仅是人以书闻,对于他的个人生平,学界所知依然寥寥。这么有才的一个人物却从历史上消失了,个中缘由,值得考究。笔者经过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更多关于郭湛波(本名郭海清)的信息,对他的生平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郭海清,字湛波,河北大名人,生于1905年5月。曾肄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2年毕业后先入邢台的省第四师范任训育员,后回到家乡大名县的省第七师范(以下简称“七师”)任训育主任。他的这段短暂的教育管理经历并不愉快,尤其是在七师,他卷入了该校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学潮。七师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由于校领导左倾,中共地下党团领导的学生运动一度非常活跃。1932年夏,国民党蓝衣社分子郭鸣鹤出任校长后,推行“三民主义”政治教育和“新生活运动”,加强了对学生思想和活动的控制,引起了众多师生的反感,作为郭鸣鹤族侄、同为国民党员且主管学生训育工作的郭海清自然也成为学生们激烈抨击的对象。1932年冬到1933年春,七师“学生自治会”掀起了驱逐“不学无术、倒行逆施、营私舞弊、贻误青年”的“反动校长”郭鸣鹤的风潮。[2]在学生自治会给省教育厅的措辞激烈的呈文中,郭海清的名字也多次作为批判对象而出现。如说:“训育主任郭海清无学识经验,对于训育尤其门外汉。前在第四师范充训育员,曾被学生驱逐离职,河北教育界共知共闻。……到校以来对于学生一味摧残压迫,而对于如何使学生学业进步,如何使学生习惯改善漠不关心”。又说:“至其教书尤令人作呕,东拉西扯,七零八碎,毫无系统,自相矛盾之处层出不觉”。[3]曾参与此次学潮的七师学生葛吟萍回忆说:“训育主任郭湛波是个不学无术的文痞”。[4]另据名为刘鸿飞的学生回忆,他和另一个学生“分别受到训育主任国民党员郭海清的多次警告、威吓与分化瓦解。他的卑鄙伎俩,经过我们的据理辩驳,都落了空”。[5]在一篇回忆性的文字中,笔者还找到了极具戏谑嘲讽色彩的郭湛波轶事,说他写成《先秦辩学史》后,经中华书局自费出版。为筹措出版费,他的父亲卖了八车豆子,并且对他说:“小啊小!你念书我供得起,你写书我可供不起啊。你写了一本书,就卖了我八车豆子”。学生们听了这个故事,就给他取了个“郭八车”的外号。又说他平时斯斯文文,但遇事又好发脾气,学生们又给他取了个外号“郭炸弹”。[6]革命学生眼中的训育主任郭海清(“郭湛波”的名字在学生中也是很知名的)形象之糟糕可见一斑。北大哲学系毕业的郭海清为什么要到并不知名的省立师范做与自己的专业无甚关系的训育工作,不得而知,也许与今日的考公务员热有一些相像吧。学生对郭海清的评价夹杂着复杂的情绪,不可能完全客观。郭海清可能确实有不善管理、好发脾气等缺点,但大学毕业不久就出版了《先秦辩学史》、《辩证法研究》、《论理学十六讲》等著作的他绝不像学生所说的那样只是“不学无术的文痞”。总之,这时的郭湛波疲于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潮的应付,很难发挥自己的专长,也很难安心于自己喜欢的思想史研究,这样的日子是绝难忍受下去的,于是他离开了七师,来到自己曾就学的北平,致力于当代思想史的梳理和著述。

  1932年10月郭湛波所写的中国第一本中文版的中国逻辑学史专著《先秦辩学史》由中华书局出版。据作者在当年8月所写的自序,该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胡适、徐炳昶、傅佩青、嵇文甫等学者的指点,书名则由马叙伦题写。自费与否不可知,但即使如此,也并不像学生所嘲讽的那样可怜可鄙。这种反差多少反映了当时学术精英与政治时潮影响下的学生精神状态的隔阂。1934年后写作《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时,书中所涉及的许多人物还活跃在当时学界,郭湛波有幸直接与张东荪、冯友兰等学者“亲自见面询问,或通函聆教”,冯友兰更为题写了书名。后来这本书在1939年被日人神谷正男译成日文出版,定名《现代中国思想史》。到了1960年12月,经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推荐,香港龙门书店在印行该书补编时,与正编合梓,更名为《中国近代思想史》。[7]加之该书近年来在大陆的重新印行,可见其影响之长久、广泛。

  在1930年代的北平,郭湛波是以学界新锐的形象出现的,但是这本书再版后,刚刚崭露头角的郭湛波似乎昙花一现,一下子从学界消失了,除早年出版的几本书外,此后再没有产生影响,不免令人纳闷。原来本来就是国民党员的郭湛波后来转向了政界,长期以郭海清之名活跃在政坛。七七事变后,他曾在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任教,并秘密从事抗日活动。1940年12月24日,因为组织遭破坏,郭湛波被以“领导学生抗日,扰乱后方,破坏军纪”的罪名被逮捕,经多番审讯后最后关押在北平第一监狱外寄人犯临时收容所,代号四三三,直到1943年2月9日才被释放。[8]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所派同志韩家兰的帮助下,6月逃离北平避居洛阳(韩家兰则殉难于北平),9月9日到达重庆,任职于三青团中央团部和国民党中央青年部,后曾撰文悼念牺牲在北平狱中的龚世仪、葛继恩两同志,1944年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9]抗战后郭海清被派至北平接收国立各大学,任临时大学训导长,后转赴南京。1948年国民党行宪,郭海清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在立法院担任经济、外交委员会秘书,秘书处简任编审等职,直到退休。有资料说他曾在中央大学任职,可能就在此时。1948年冬,郭海清离宁赴广,次年夏到台湾,成为政学两栖人物。除担任公职外,还从事著述,完成《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补编》、《中国中古思想史》、《近代中国思想史》等著作,均由香港龙门书店出版。公职退休后转任教职,在私立中国文化学院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和“孔孟荀哲学”,在私立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讲授“当代中国哲学研究”。[10]笔者尚没有查到关于郭海清卒年的消息,如果活到现在,已是106岁高龄,想必已经去世。

  希望在大陆学界的历史记录中,不再只有作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作者的郭湛波,在郭氏乡土的历史记录中也不再只有作为可恶的训育主任、迫害学生、不学无术、绰号“郭八车”和“郭炸弹”的郭海清(郭湛波),而且还有作为抗日志士、国民党政治人物和有影响的思想史家的郭海清(郭湛波)。

  [1]《红尘冷眼——宋云彬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17页。

  [2]《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生自治会代表为反对郭鸣鹤给教育厅的呈文》,中共清丰县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共清丰党史资料选编 第2辑》,第196页。

  [3]《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生自治会代表为反对郭鸣鹤给教育厅的呈文》,中共清丰县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共清丰党史资料选编 第2辑》,第197、199页。

  [4] 葛吟萍:《在七师的两次学潮中》,中共七师党史资料征集组编:《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大名七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48页。

  [5] 刘鸿飞:《一段历史的回忆——国民党学阀对我们的迫害》,中共七师党史资料征集组编:《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大名七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76页。

  [6] 柳村编著:《洪流:直南——直鲁豫纪事》,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68页。

  [7] 林载爵:《有关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著作》,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 第二辑 史料与史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3月版,第363页。

  [8] 郭海清:《记葛继恩同志之死》,《中国青年》1944年第10卷第4期。

  [9] 郭海清:《记葛继恩同志之死》,《中国青年》1944年第10卷第4期;《记龚世仪同志之死》,《中国青年》1944年第10卷第5期。

  [10] 中华民国当代名人录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当代名人录》,台湾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80页。

作者:天渊飞鱼,来源: 民国春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