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蘇聯衛國戰爭蘇德實力對比中的決定性因素

《新史記》蘆笛


希特勒的戰略目標,是通過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便一舉消滅蘇軍主力。在某個意義上,德軍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如前所述,在戰爭頭半年,蘇軍就有6百多萬將士被打死或被俘。而戰爭爆發前夕,蘇軍總數也不過5百多萬。換言之,若按德軍的計劃,整個蘇軍都已被殲滅了。
然而該計劃卻忽略了蘇式極權政體的強大動員能力。


斯大林

蘇德實力對比中的決定性因素

戰爭爆發後不久,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便在日記中寫道:“戰爭開始時,我們計算出將有200個師抵抗我們。但現在我們已經數到了360個師。這些師不是按我們的水準裝備起來的,戰術指揮也不如人意,但它們畢竟存在。如果我們摧毀了12個師,俄國人又給我們送來一打。”

這就是蘇德實力對比中的決定性因素:德軍消滅了蘇軍12個師,斯大林馬上又能將12個由基本未受過訓練的“志願者”組成的師投入戰場。哪怕全國最後只剩兩個人,他也會逼著另一個人上去,而蘇聯可是有兩億人。反過來,德國人可做不到這點。希特勒不像斯大林,他指望讓人民既有黃油又有大炮,軍隊打仗人民還能安居樂業。在發動侵蘇戰爭前,他甚至沒有把工業生產轉入戰時軌道,以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他是靠人民的真心擁護而不是靠恐怖來維持政權的,也沒像斯大林那樣靠督戰隊來防止部隊後撤。人民心甘情願支持帝國的戰爭努力,直到最後一息。和共產極權比起來,納粹極權對本國人民(猶太人除外)要人道得多。而這就決定了元首不可能像總書記那樣無限度地榨取民力。即使他這麼做,德國人口總數也絕非蘇聯之敵。

這就決定了德國必敗:蘇軍如同孫大聖的腦袋,砍掉一個又長一個,“斷其十指”後不旋踵又長出十個指頭來,而德軍的指頭砍掉一個就再也長不出來了,起碼是無法及時長出來。所以,蘇軍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麽高明的戰略戰術,只需跟德軍拼性命消耗就行了。哪怕雙方的傷亡比再高也沒關係(戰爭頭半年內的比例是20:1,總的比例是,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軍至少有8.6百萬到11.4百萬官兵喪生,而德軍在整個大戰中包括東西線在內才損失了3.25百萬人),反正蘇聯和中國一樣,不在乎死人。而德軍兵力損耗到一定程度後來就會出現一個轉折點,此後再也沒有足夠兵力發起進攻,甚至無法防守了。

這就是戰爭的實際過程。如上所述,基輔戰役是戰爭史上無以倫比的殲滅戰,但德軍也為勝利支付了傷亡10萬的沉重代價。斯大林格勒戰役之所以被蘇方認為是戰爭的轉折點,無非因為那是蘇軍第一次圍殲戰。但即使在該役中,蘇軍的人員損失仍然是德軍的兩倍多(德軍戰死14.7萬,被俘9.1萬,共損失23.8萬人,而蘇軍戰死47.9萬人,受傷65.1萬人)。此役不但與基輔戰役和布良斯克-維亞濟馬戰役比起來不堪一提,也比不過此前的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蘇方在該戰中再次被德軍圍殲,損失27.7萬人)。然而德國卻承受不了這種損失,因為沒有雄厚的人力資源與布爾什維克萬能的動員手段。

另外一個決定因素是物質基礎。斯大林在戰爭初期的演說中正確指出:“現在的戰爭是引擎的戰爭,在引擎生產中具有壓倒優勢的一方將贏得戰爭。如果我們把美國、英國和蘇聯的引擎生產集中在一起,我們對德國就有了至少三倍優勢。這是希特勒強盜帝國主義必敗的依據之一。”

確乎如此,蘇聯的人力加老美的物力,試看天下誰能敵?美國一共向蘇聯提供了14,203架飛機,6,196輛坦克,363,080輛卡車,43,728部吉普,32,200部摩托,325,784噸炸藥,35,089個無線電站,380,135部戰地電話,5,899部無線電收報機,956,688英里電話線,782,973噸罐頭肉食,14,793,000雙靴子,2,577,000根皮帶,339,599噸銅,261,311噸鋁。斯大林幾次向部下承認:“如果我們必須一對一地對付德國,我們就沒法對付了,因為我們損失了那麼多的工業。”朱可夫也在私下說過類似的話。的確如此,戰爭後期,蘇軍已呈人力耗竭之態。1943年發動秋季攻勢時,許多師都只有兩千人,全靠極大增強了的火力與裝甲彌補。(《新史記》第3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