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破産”“曹憲政”“獨一無二的院外活動家”……這些稱號,說的都是曹思源——這個渾身都是活力、永遠笑口常開的中國學者,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
來,很幹了幾件“不可能的任務”,提出過更多異想天開的設想;遭受過接二連三的打擊,堅持著一以貫之的理念。2014年11月28日,68歲的曹思源猝然
去世。
知情人介紹,曹思源雖然罹患癌症並動過手術,其實癌症並未復發肆虐。他將絕症視若等閑,依舊不甘寂寞,為中國實現憲政而奔走呼號,沒有料到身體畢竟免疫力降低,一個小恙偷襲擊倒了他。
2014
年12月19日,中國研究院主辦追思研討會,多位與曹思源相識、相熟的旅美學者、媒體人,回憶了他們對曹思源的鮮活印象和感受,論及曹思源1989年5月
為解決中國嚴重危機而推動人大緊急會議導致秘密被捕,試圖從新的角度還原“六四”的實質和各方博弈真相。《內幕》記者根據研討會的錄音整理了發言全文,經
發言者訂正補充,刊載如下。
探尋和平漸進的變革方式
張博樹(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
今天是追思老曹,這會早該開,沒想到老曹68歲就走了,很可惜。最近連續發生這類事,陳子明62歲,曹思源68歲,說起來歲數都不大。
我
跟老曹這些年有接觸,記得第一次見老曹是1999年,我還在北京,參與辦一所民辦大學,人當然還是屬於社科院的人,算是半下海吧,當時為了辦大學,舉辦了
一個研討會,請來了一批北京的名流討論民辦大學怎麼辦,把曹思源、楊東平、黎鳴等都請來了。老曹侃侃而談,像個大肚子彌勒佛笑口常開,但講起話來有見解,
而且中氣十足。以前“曹破產”的名字我早知道,但沒見過他,那回頭一次見,覺得這老曹有意思。
曹思源
後
來接觸越來越多,到了2009年,我被社科院“掃地出門”,正好趕上李凡的世界經濟研究所開會,請了北京一幫形形色色的人去,老曹也去了,我記得李凡講,
今天不少人來了,博树剛被社科院開掉,但是我們歡迎他“回歸社會”,我心想我本來就在社會上啊。老曹也很高興,好像還賦詩一首,相談甚歡,留影拍照,現在
回想起來宛如昨日。
再往後,是我來美國之後的2012年10月,開胡趙基金會的學術研討會,請他來美國,他沒來成,但是很認真,特意傳過來一篇稿子作為大會正式參會論文,有七、八千字,為這個事我跟他郵件反覆往來,党國政府沒讓他來,很遺憾。
最
近一次,是2013年他到美國來,勝平帶著他到了我家,這是我跟老曹最後一次见面,當时他已經做過手術,不過看不出是個病人,狀態很好。進門要脫鞋,他太
胖了,脫鞋腰彎不下去,只好算特殊,不要他脫鞋了。老曹就是這樣一個特別鮮活的形象,到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個人還在我們中間。
老
曹的事跡大家都了解,又是“曹破產”,又是“曹憲政”。小平剛才談到,2003年的青島修憲會,他個人生計上受到重大打擊,但他一直保持著樂天向上的狀
態。這些年他在憲政知識的啟蒙和普及方面寫了很多文章,前前後後說起來大概有二三十本書,最近的一本是《亞洲憲政啓示錄》,他送了我一本,不是很厚,裡面
講的也都是些常識:亞洲各個國家如何實現民主化,它的憲政是如何運行的,都是針對中國現在存在的問題有感而發,有針對性地講些道理。這方面老曹做了很多工
作。據我觀察,他自己的研究包括他寫的帶有建言性的方案其實都是相當溫和的,他和我們海外有些朋友不大一樣,從來沒有說共產黨你現在就得下台,而是一直在
考慮自己的話當政者有沒有可能聽進去,要找個方式能夠讓之接受,從長遠看肯定對中國民主轉型的大目標是有幫助的,這樣的思路也是我們國內大部份朋友的思
路,就是找到一個和平的、漸進的、能夠讓官方接受的、或者儘可能爭取讓你接受的思路和設計方案。所以他要修憲並不是很徹底的,會考慮哪些話統治者可能聽了
覺得還行,有可能琢磨琢磨,有些根本沒戲,他會很認真地權衡這個東西。所以老曹的東西在我們這邊的某些朋友看來,就顯得太溫和了,但這正是曹思源花了很多
心思的地方,他試圖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當然我也知道北京像這樣辛勤努力的朋友很多,儘管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的官方反應是令人失望的。但不管怎麼說,像
老曹這種努力,令人崇敬、令人欽佩,特別是這幾年國內的情況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糟糕,左轉的勢頭越來越猛烈,老曹在心理上肯定是感受到壓力的,就像剛才小
平和胡平兄提到的,他得的這個病是不是和大環境給他的壓力、他所經歷的狀態有關係?儘管他是個樂天派,但人總是要受環境影響。他這麼早地離世,說起來都是
有關係的。
不管怎麼說,曹思源已經成為歷史,也肯定會進入歷史,我們這些人還在,沒有做完的事情還是要繼續。(《他承擔了“不可能的任務”》連載3。《內幕》記者馬儉 高伐林 整理,《內幕》第37期)
發言人張博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